淡水捕捞学
①要了解鱼类活动规律,必须具备鱼类分类学(品种)、鱼类形 态学(体型)和鱼类生态学(栖息水层、水域、性情、游速等) 等方面的知识。“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
②科学地运用渔具渔法,必须掌握渔具材料学、网具装配工艺以 及渔业机械、电工、流体力学等相关知识。
③进行最有效地捕捞,做到“充分而合理、高效而适当”,必须 要考虑生态环境,饵料再生产能力,鱼类种内种间关系等,才能 做到不滥捕又不浪费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就是既要有经济头脑, 又要有环保意识,才能使之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水产工作者应 尽的职责。
② 渔具渔法的改进 小网改大;密网改稀;网改网与非网联 合;单层改多层; 单一作业改兼轮作业;海洋渔具渔法移入淡 水领域
③ 机械化程度提高 探鱼仪、绞索机、高速船、潜水装置等。
2.3.2 五十多年来出现了两个捕捞产量高峰 ① 50年代初,主要是因为解放前的剩余群体很大,资源丰富。 ② 60年代初,有两个原因:其一,58年大跃进,大兴土木,全
第一章 绪论
一、淡水捕捞学的概念 二、淡水捕捞学发展简史 三、淡水捕捞学当前需解决的问题 四、渔具的分类
本章重点:
1. 淡水捕捞学的概念 2. 渔具的定义 3. 渔法的淡水捕捞学的概念
1. 1淡水捕捞学的概念
(包含三层意思:淡水、捕捞、学科) ①淡水:指内陆水域(江、河、湖、库等),也包括像青海湖 等咸水湖泊。这里是按地域来划分的,而不是按盐度来划分的。
国修建了许多水库,使得水体面积剧增;水库蓄水初期,有机质 丰富,鱼类生长快,产量高。其二,58年家鱼人工繁殖在广东成 功(世界首创),为许多水体提供了充足的苗种,使得产量在蓄 水后头两年达到很高水平,许多水库至今尚未突破这一水平。
渔业产值及淡水捕捞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我国是渔业大国。水产品占世界的总产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 6.3%提高到目前的30%以上。
1.2 捕捞学的分类
天然捕捞、养殖捕捞、淡水捕捞与海洋捕捞
* 根据捕捞对象来源不同,淡水捕捞分为天然捕捞和养殖捕捞 天然捕捞:捕捞大水域等敞水区中自生自长的经济动植物; 养殖捕捞:捕捞湖、库、池等水体中人工放养的经济动植物。
由于水面利用率越来越高,养殖捕捞已是前者的十几倍 * 淡水捕捞与海洋捕捞的主要区别: 淡水捕捞:历史悠久;较原始(鱼叉、钓钩或砖头、木棍等);
②捕捞:是一种生产方式,也是人与大自然斗争的一种方式, 即是将各种水体内经济动植物转变成渔获物的综合应用技术。 既然是一种斗争方式,必然有其斗争工具和方法,所以,捕捞 即是使用渔具(斗争工具)采取合理的渔法(斗争方法)的技 术。 ③淡水捕捞学:是根据捕捞对象种类、数量及其分布习性和 渔场、环境特点,研究、设计捕捞工具和捕捞技术,达到捕 捞目的的综合性学科。
当前捕捞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渔具材料和工艺学 渔具、渔法基础理论 渔具、渔法的设计 渔业资源、渔场、渔期和环境条件 渔船、捕捞设备和仪器等配置的研究
二、淡水捕捞学发展简史
2.1 历史悠久 肯定在养殖之前,也可能在语言之前。 ① 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周口店遗址) 发现石制鱼叉 ② 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骨制鱼叉、鱼钩 ③ 4000年前的夏禹时代 出现网罟(竹编) 记载有“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④ 3000年前的商周时代 出现金属渔具 设有“渔师专营捕鱼之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⑤ 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 出现淡水养殖,公元前456年范蠡
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低,设备落后;鱼群分散,季节性不强; 环境影响小;以被动为主。 海洋捕捞:规模大;现代化程度高,发展快;以追捕为主;资 源靠天养;季节性强(渔汛、洄游等);渔获单一,产量高, 规格齐整。
1.3 淡水捕捞学的目的和任务
*根据鱼类活动规律,科学地运用渔具渔法,进行最有效地捕捞, 并不断地提高渔获水平,要做到这些,具体要求:
三、淡水捕捞学当前需解决的问题
①如何提高大中型水库、湖泊增养殖和捕捞综合技术? ②如何设计出低耗而可靠、价廉而安全的拦鱼设施? ③如何对敌害凶猛鱼类进行有效的控制? ④如何提高底层鱼类的起捕率? ⑤如何加快淡水捕捞的机械化程度?
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需进一步加强研究
淡水捕捞学
课程地位、安排
课程地位:主要专业课(养殖学、捕捞学)之一;后来养殖 学又分为养殖学和鱼病学;养殖学再分为池塘养殖学和内陆 水域增养殖学(俗称大水面)。
课程安排: 总学时: 32学时 理论讲授:26学时 实验:6学时 Chap.1 绪论 Chap.2 渔具材料与工艺基础 Chap.3~13 各种渔具设计理论及捕捞技术
自1988年起至今连年居世界唯一一位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 的国家。
自1989年起至今连年居世界首位。
2016年最新渔业统计数据,按当年价格计算,全社会渔业经 济总产值22019.94亿元,实现增加值10203.55亿元。其中, 渔业产值11328.7亿元,实现6416.36亿元。渔业产值中,海 洋捕捞产值2003.52亿元,实现增加值1150.42亿元;海水养 殖产值2937.66亿元,实现增加值1718.13亿元,淡水捕捞产 值 434.25 亿 元 , 实 现 增 加 值 257.58 亿 元 ; 淡 水 养 殖 产 值 5337.12 亿 元 , 实 现 增 加 值 2978.95 亿 元 ; 水 产 苗 种 产 值 616.16亿元,实现增加值311.27亿元(渔业产值、增加值以 国家统计局年报数为准)。
有《养鱼经》问世,其乃渔业鼻祖业。 数万年来,捕捞由石器到网具、淡水到海水、近海到远海
2.2 1949年(解放)前 1929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渔业 法》。
2.3 1949年(解放)后
2.3.1 天然捕捞产量,总体上讲还是上升的。这是因为: ① 渔具材料的改革 合成纤维取代天然植物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