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数据库的初步认识
一直以来,数据库这一概念,像一位戴着面纱的美人,时不时地与我们见面,却又总是给人一种朦朦胧胧感觉,对它的了解也仅限于几个基本的概念。
然而,我们虽然见不着美人的真面目,却隐约可以察觉她的高贵,一如数据库的重要性。
而这一学期开设的数据库这门课,为我们撩开了那神秘的面纱。
首先,我们初步认识了数据库的几种当今最主要的操作环境有:oracle 11g、PL/SQL Developer、MS SQL Sever2005。
并且,通过安装和操作我们更深切地认识了数据库最前沿的工具之一oracle 11g。
不得不说oracle 11g 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数据库环境,尽管我们接触到的仅仅是它的冰山一角。
当然,安装好软件接下来就该操作了。
我们先要创建一个数据库,然后,再定义用户及用户权限,接下来即可通过访问工具sql*plus或PL/SQL Developer 来访问数据库。
访问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很多操作,像创建数据用户,创建简单的数据对象(如基本表、视图),以及进行简单的数据操作(如插入、删除、修改、查询等),查看数据字典等,这些都可以通过SQL语言编写程序来执行。
以上的种种为我们揭示了数据库系统的强大的且实用的管理数据的功能。
接下来,我们开始真正来认识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
首先,什么是数据库?顾名思义,是存放数据的仓库。
严格地讲,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并且可共享的数据的集合。
其次,我们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呢?纵观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有着明显的优势:简洁、快捷、省力、方便、数据的集中控制(共享、减少冗余、一致性、事物支持、完整性、安全性等)。
再次,我们该如何使用数据库呢?这里要求我们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下使用,且我们要认识最终用户、程序员、高级用户、数据库管理员这几种不同身份的各自权限。
上面提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实现了对数据库、数据对象的统一管理、控制和维护。
它的功能还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事物管理和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等。
并且,与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共同组成数据库系统。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中某个对象特征的模拟和抽象。
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也就是说,它是用来描述数据、组织数据、对数据进行
操作的。
它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这里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第二类,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其中,逻辑模型还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对象关系模型等。
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DBMS 的实现。
而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低层的抽象,它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式。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约束三部分。
以上便是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对数据库系统概论这门课的初步认识,因为刚接触不久,所以,我的认识可能不全,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更加深入的认识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