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名词解释

自考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耐火极限:指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2.建筑模数: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

(目的作用,为了全国设计标准化规范化;为了施工机械化现代化;为了预制构件企业化工业化)3.模数数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4.大量性建筑:指规模不大,但建造量较多的建筑。

地基:支承建筑物土壤的土层。

5.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地基。

6.基础埋置深度: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7.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

8.柔性基础:不受刚性角限制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9.刚性角:对于刚性材料的基础,为了保证基础不被拉力、剪力破坏,必须限制基础的出挑长度与高度之比,因此,基础的允许宽与高所夹的角为刚性角。

隔墙: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非承重构件。

10.过梁:为支承门窗洞口上部墙体荷载,并将其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所设置的横梁。

11.圈梁: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梁。

12.散水:勒脚下端沿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向外倾斜的防水构造,也称护坡。

13.勒脚:是外墙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为防止雨水上溅墙身,以及防止土壤中水份侵蚀而做的防潮层。

14.变形缝:是指为了减少由于温度变换、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将建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预留缝。

15.伸缩缝:是指为预防建筑物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致使建筑物出现不规则破坏而预留的缝。

16.沉降缝:是指为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

17.防震缝:是指在地震区,为减少由于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18.无梁楼板:指等厚的平板直接支承在墙上或柱上。

19.顶棚:是楼板层的最下面部分,是建筑物室内主要饰面之一。

20.雨篷:设置在建筑出入口处,起遮挡雨雪、保护外门、丰富建筑立面等作用。

21.阳台:是指多层及高层建筑中人们接触室外的平台22栏杆扶手的高度:指踏步前缘至扶手顶面的垂直距离。

23.明步:梯梁在踏步板之下,踏步裸露。

24.暗步:梯梁在踏步板之上,形成反梁,踏步包在里面。

25.楼梯净高:楼梯净高包括梯段净高和平台净高,梯段净高是指梯段的任何一级踏步至上一层平台梁底的垂直高度;平台净高是指底层地面至底层平台(或平台梁)底的垂直距离。

26.材料找坡:将屋面板水平搁置,然后在上面铺设炉渣等廉价轻质材料形成坡度。

27.结构找坡:将屋面板搁置在顶部倾斜的梁上或墙上形成屋面排水坡度的方法。

28.无组织排水: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

29.有组织排水:指雨水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30.卷材防水屋面:以防水卷材和粘结剂分层粘贴而构成防水层的屋面称为卷材防水屋面。

31.泛水:屋顶上沿所有垂直面所设的防水构造。

32.塞口:砌墙时将门(窗)洞口预留出来,然后再安装门(窗)框。

33.立口:砌墙时就将门(窗)框立在相应的位置,找正后继续砌墙。

简答题1.建筑物按耐久年限划分为几类,各级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答案:分为四级。

一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三级:耐久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2.建筑物的构造组成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六大部分组成。

基础:承担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

墙或柱:是建筑物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

外墙还起围护作用,内墙起分隔作用。

楼地层:建筑物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并分隔建筑物的竖向空间。

屋顶:建筑物的承重兼围护构件。

承受建筑物上部的荷载并传递给墙或柱;并满足屋顶的保温、隔热、防水、排水等功能。

楼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并兼起垂直交通联系之用。

门和窗:建筑物的非承重构件。

门起水平交通联系之用;窗起采光、通风、眺望等作用。

3.影响建筑构造设计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外界环境,如外力作用,气候条件,各种人为的因素;(2)建筑技术条件;(3)经济条件4.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是什么?答案:.坚固耐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5.地基与基础的关系如何?答案: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地基;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6.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2)工程地质条件;(3)水文地质条件;(4)地基土壤冻胀深度;(5)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

7.基础按构造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各自的适用范围如何?答案:.基础按构造型式不同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式基础、井格式基础、片筏式基础、箱形基础。

各自的适用情况如下(1)条形基础,适用在墙承重的结构中;(2)独立基础,适用在柱承重的结构中;(3)井格基础,适用在柱下基础,当地及易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情况;(4)片筏基础,适用在地基较软弱,易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基础底面积较大等情况;(5)箱形基础,适用在高层建筑设地下室或软弱地基上建造的重型建筑物情况。

8.确定地下室防潮和防水的依据是什么?答案:主要依据是地下水位的高低。

当设计最高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且周围无形成滞水可能时,地下室的外墙、底板需做防潮处理。

当设计最高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时,其外墙、底板均需做防潮处理9.当地下室的底板和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采取何措施提高防水性能?答案:.可采取自防水方式,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骨料级配混凝土,是采用不同粒径的骨料进行级配并提高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含量,使砂浆充满于骨料之间,从而堵塞因骨料间不密实而出现的渗水通路,提高防水性能;二是外加剂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加气剂或密实剂以提高抗渗性能。

10.实体砖墙的组砌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答案:一顺一丁、多顺一丁、每皮丁顺相间式、两平一侧、全顺式等。

11.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如何确定?答案:1)当室内地面垫层为不透水材料时,其位置应设在室内地面垫层高度范围内,一般为室内地面下一皮砖处;(2)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其位置通常设在室内地面面层高度处;(3)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不等时,应在墙身两侧地面附近设两道水平防潮层和一道垂直防潮层12.勒脚的作用是什么?常用的材料做法有哪几种?答案:勒脚的作用主要是:(1)保护墙身,防止雨水渗入;(2)加固墙身,防止外界机械碰撞;(3)装饰强身,美化立面。

材料做法主要有:石砌、抹灰类、贴面类等13.墙面装修按材料和施工工艺不同主要有哪几类,其特点是什么?答案:墙面装修按施工方式和材料作法不同分为:勾缝类、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铺钉类。

(1)勾缝类:多用于砖墙的外表面,能够保持砌体材料的本色及质地,因而称清水墙面。

(2)抹灰类:属现场湿作业,其特点:材料来源广、施工操作简便、造价低廉。

但抹面的耐久性低、易开裂、变色,且功效低。

(3)贴面类:具有耐久性强、施工简便、工期短、质量高、装饰性好并易清洗等特点。

目前应用较广泛。

(4)铺钉类:通常有木质板墙面和金属薄板墙面。

其中木质板墙面具有美观大方、安装方便等特点,但防潮、防火性能欠佳;金属薄板具有重量轻、外形美观、经久耐用、强度高等特点。

(5)裱糊类:具有色彩艳丽、图案雅致,且耐水、抗油污、易清洁等优点。

如PVC塑料墙纸、纺织物面墙纸等,常用于室内墙装修14.简述墙身水平防潮层的常用作法。

答案:(1)防水砂浆防潮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水泥用量3%-5%防水剂,厚度为20~25mm或用防水砂浆砌三皮砖作防潮层;(2)细石混凝土防潮层,采用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带,内配三根φ6钢筋,其防潮性能好;(3)油毡防潮层,先抹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一毡二油,此种做法防水效果好,但不应在刚度要求高或地震区采用15.砖混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主要有哪些?答案:(1)限制建筑物的总高度和层数;(2)限制横墙间距及墙体的局部尺寸;(3)提高砌体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4)设置圈梁;(5)设置构造柱。

16.圈梁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圈梁的作用:(1)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及稳定性;(2)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3)抵抗地震力的影响。

17.门窗洞口上部过梁的常用做法有哪几种,其适用范围如何?答案:有三种。

即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和钢筋混凝土过梁。

砖拱过梁适用于用于非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宽度1.8m以内;钢筋砖过梁用于2m宽以内的洞口。

二者不宜用于洞口上有集中荷载、振动较大、地基土质不均匀或地震区等。

钢筋混凝土过梁,具有坚固耐用、施工简便等特点,可用于较大洞口或有集中荷载等情况,目前广泛采用。

18.构造柱的作用和设置位置是什么?答案:构造柱的作用: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提高墙体抗变形能力,即使开裂也不倒塌。

构造柱设置的位置:多层砖混建筑一般设置在建筑物四角、外墙错层部位,横墙与外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电梯间以及某些较长墙体中部,以加强墙体的整体性。

19.变形缝包括哪几种缝?简述其各自的特点及设计要求。

答案: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1)伸缩缝,作用是为了减少由于温度或材料自身的伸缩变形而造成房屋的破坏,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沿着墙体、楼层、地层、屋顶全部连续断开,宽度一般为20-30mm。

(2) 沉降缝,作用是为了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造成房屋的破坏,设置在从基础开始,沿着基础、墙体、楼层、地层、屋顶全部连续断开,宽度一般为30-70mm。

(3)防震缝,作用是为了减少由于地震时的拉伸、挤压破坏,设置在基础以上的墙体、楼层、地层、屋顶全部连续断开,在砖混结构中缝宽一般取50-100mm 20.民用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有哪几种?答案:.设防震缝、设构造柱、设圈梁,加强建筑物的整体性21.抹灰类墙面装修中,抹灰层的组成、作用是什么?答案:一般有底层、中层和面层组成。

底层的作用是与基层粘结并初步找平;中层进一步起找平作用;面层起装饰美观作用。

22.楼板层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答案:.楼板层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面层、机构层、附加层及顶棚层。

各层的作用如下:(1)面层起着保护楼板层、承受并传递荷载的作用和绝缘的作用,同时对室内有很重要的清洁及装饰作用。

(2)结构层主要功能在于承受楼板层上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同时还对墙身起水平支撑作用,以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