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产品风险规避措施主要有哪些
在投资渠道逐渐拓宽的时代,信托投资以其平均10%的年化收益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众所周知,高收益背后往往隐藏着高风险。
投资者在选择信托投资时,应该有哪些规避信托风险的措施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首先,看信托资金所投资项目的好坏,项目所处的行业是否受政策扶持、项目运作过程中现金流是否稳定可靠、项目投产后是否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等。
这些都隐含着信托项目的成功率,关系着投资者的本金及收益是否能够到期按时获取。
信托产品的资金投资方向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风险及收益。
一般而言,投资于房地产、证券市场的信托项目风险略高,但其收益也相对较高;而投资于基础设施的信托项目比较稳定,现金流量明确、管理成本比较稳定,安全性好但收益相对较低些。
因此,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应风险的信托理财产品。
安全起见,投资者最好购买低风险、收益适中的信托产品。
其次,投资者应了解发行该产品信托公司的实力和资信情况,包括其资产状况、组织结构、诚信度、内部管理水平和历史业绩等。
选择信誉好、资金实力强、诚信度高、资产状况良好、人员素质高和历史业绩好、最重要的是该信托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体系完善的信托公司。
再次,应考察信托公司的风险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主要包括抵押、质押、担保措施和结构化设计等。
有的产品只采用一种风控措施,有的产品同时采用多种风控措施。
抵押或质押,融资方将其不动产或动产(房产、股权等)抵押或质押给信托公司,若融资方无法按期支付投资人的本金及收益,信托公司可以拍卖抵押或质押物,以保障投资人的利益;对于没有抵押、质押或者抵(质)押率比较高的,信托公司往往会要求融资方对信托财产提供相应的担保。
比如,担保公司担保、第三方担保(融资方的母公司或关联公司)、公司法人无限连带担保等;结构化设计就是将信托收益权进行分层配置,购买优先级的投资者享有优先收益权,购买次级和劣后级的投资者享有劣后收益权。
在固定收益类信托理财产品中,劣后级投资一般由融资方投资,信托期满后,投资收益在优先保证优先级受益人本金、预期收益及相关费用后的余额全部归劣后级受益人,若出现投资风险,也先由劣后级投资者承担。
投资者要查看风险控制措施是否完备,万一项目出现问题,原先预设的风险控制措施是否能及时有效地补偿信托本息。
现在很多信托产品会采取双重甚至三重风险控制措施,以提高信托产品的信用等级。
而结构化设计要关注优先级与劣后级之间的比例,看劣后能否很好的覆盖优先级本息。
建议投资者购买享受相对固定收益的优先级,其本金和收益由劣后级信托资金提供担保。
如果信托产品整体出现亏损,则首先亏的是劣后级信托资金。
同时该类产品还设定有止损线,从制度上保证了优先级本金和收益。
最后,一般来说,信托产品的期限越长,不确定性因素就越多,如政策改变,市场因素的变化都会对信托产品的收益产生影响。
而且信托产品的流动性很差,投资者不能提前中止信托计划。
如果将其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需要的手续也很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投资者应尽量选择期限短的信托产品。
以上介绍的几点都是投资者选择信托产品时必需考虑的,以规避投资风险,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此提醒广大投资,无论何种投资方式都不能完全规避风险。
如果投资者倾向于接近零风险理财,建议选择保险产品、银行定期存款以及银行保本保息理财产品进行投资,在获得收益的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