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资料】青铜时代——夏商周汇编
【资料】青铜时代——夏商周汇编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 1.玄鸟生商——商族的兴起 • 【玄鸟生商】商族是从有娀(读“Sōng”)氏分出
来的一个宗族而发展起来的。契封于商,赐姓子 氏,“商”是这个宗族的居住地,因而成为宗族 的名称,号称商族,子是这个宗族成员共同的姓 。
娀 Sōng 古国名 [Song state]。即有娀氏,在今山西 运城一带。如:娀简(娀妃,即简狄。旧传为有娀氏之女,帝 喾之妃,殷始祖契之母)
• 【夏桀亡国】夏朝最后一个国王叫夏桀,又名癸。 著名的暴君,荒淫无度,暴虐无道。据《竹书纪 年》中记载,夏桀“筑寝宫,饰瑶台,作琼室, 立玉门”。不仅如此,他还造酒池糟堤取乐。
• 《诗经》中记载:“时日竭丧,予及汝皆亡”。
二、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 夏桀:名癸,履癸,夏朝第17 代君主。
• 传说中的著名暴君,淫无度, 暴虐无道 。
二、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 【少康中兴】太康在失国后,弟弟仲康带领一部 分族人在斟寻建立了一个小朝廷,这个小朝廷到 了仲康的儿子相时,取得了不小的发展。这一切引 起了寒浞的注意,寒浞(zhuó)派人杀了相,相 的妻子缗(mín)已身怀有孕,从墙洞里逃脱才 得以幸免。她后来逃到娘家“虞”这个地方,生 下了儿子,因希望他能像爷爷仲康一样有所作为, 所以,取名少康。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商汤革命
商
汤
像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 3.盘庚迁殷
• 在盘庚之前,殷商又有五次迁移: • A、仲丁自亳迁于隞( áo)或嚣(河南荥阳)。 • B、河亶(dǎn)甲自嚣迁于相(河南内黄)。 • C、祖乙迁于邢(一作耿,又作庇,有说为河南
温县东,有说为河北邢台)。 • D、南庚自邢迁于奄(山东曲阜)。 • E、盘庚自奄迁殷(河南安阳)。
• 屡迁的原因(有两种主要说法) • A、躲避水患;B、王位争夺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
商
诗 经 》 :
都 城 遗 址 底
极 。 ”
“ 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邑 翼
部 的 排 水
翼
,
四
方
之
最早的城市——商都亳
二、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 1.农业是主要的生产事业
• 生产工具:以石、骨、蚌等材料器为多,以耒耜为主。 • 产品种类:有稻,谷禾(小米)、黍(大黄米)、粟(小
——
一、夏王朝的建立
夏 朝 的 建 立 者 启
夏朝,是由治水英雄禹的儿子 启建立的。禹年老的时候,准 备效法尧舜,将王位禅让给伯 益,但此时禹的儿子已经掌握 了很大实权,杀了伯益,继承 了禹的位置,成了夏的第一代 国王。
伯 益
一、夏王朝的建立
一、夏王朝的建立
夏商周断代工程年表 夏代年表(公元前2070——前1600年):
青铜时代——夏商周
第一节 夏代奴隶社会的确立
(约公元前2070年-前1600年)
一、夏王朝的建立
• 【禹传子家天下】
• 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这种“家天下”的 世袭制一直延续了四千年之久,直到1912年2月 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王位世袭制才算终结。
• 夏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它的建 立标志着我国历史正式进入了文明时代。
• 《竹书纪年》中记载: “筑 寝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 门”。
• 夏桀自比为太阳,认为自己 可以和太阳一样,永世长存。 《诗经》中有一句话,叫“时 日竭丧,予及汝皆亡”,就是 老百姓诅咒他的话。
• 公元前1600年,商汤起兵, 传说中历时五百年的夏王朝宣 告灭亡。
夏桀的奢靡生活
二、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启→ 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 泄→不降→扃(jiōng )→孔甲→皋→发→ 癸
二、夏王朝的发展和衰亡
• 从启开始,夏国家建立起来了。但夏的政权并不 是很稳固。《墨子》称夏启晚年,生活日益腐化。 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启死后, 其子太康继位。
• 【太康失国】太康昏庸无道,沉湎于田猎,不恤 民事,政事不修,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 四夷背叛。东夷族有酋氏首领后羿看到夏王朝内 部矛盾重重,趁着太康外出狩猎数月不归之时, 乘机带领族人攻入夏都,掌握了夏的政权,并把 太康驱逐出国,太康在流亡中死去,最终他的弟 弟仲康即位。这就是“太康失国”。
•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学术界终于得到基本共识,即在 文献中夏人集中活动的豫西、晋南地区发现的二里头文化 以及“东下冯类型”和“陶寺类型”,可以确定为属于夏 王朝时期的的文化。有关夏文化的探索仍在继续深化之中。 但由于二里头文化没有发现文字,目前还不能完全断定这 种文化就是夏文化。
第二节 商代奴隶社会的发展 (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
夏桀宠妃 妹喜
三、夏文化的探索
• 根据文献记载,夏朝的中心区域在今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 南部一带;它存在的时间大约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 16世纪。据此推断,在上述地区和纪年之内发现的考古文 化,就有可能是夏朝遗留下来的。
• 从1958年开始,考古学界即在豫西一带展开了夏文化的 探索工作,发现了偃师二里头文化,其分布范围在夏朝的 中心区域,年代也在夏朝的纪年之内,文化内涵亦与夏代 奴隶社会的情况相符合。
黄米)、麦(大麦)等。 • 数量增多:统治阶级嗜酒成风(酒池肉林),反映了粮食
生产较为丰盛。
• 2.青铜器工艺高度发展
• 青铜是铜、锡、铅三种金属按比例炼成的合金,这种合金 浇铸的工艺水平要求相当高。
• 纹饰:饕餮(tao tie.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 特点就是能吃)、夔、蝉、云雷纹等。
二、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方座簋(guǐ)—盛食器
饕餮纹
二、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商
司 母 戊 大 方
朝 青 铜 礼 器
鼎
——
四 羊 方 尊
二、商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 3.甲骨文是商代文化发达的重要标志
一、商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 2.成汤灭夏——商朝的建立
• 商汤(唐、成唐、成汤),发展势力,为夏的忌 讳,囚于夏台,放出后,任用有莘氏媵臣伊尹、 车正奚仲后裔仲虺(读“huǐ”,)为相,聚集人 才,实施灭夏策略。
• 当商汤率领大军进攻夏朝时,失去人心的夏朝立 刻土崩瓦解。经鸣条一战,统治了五百多年的夏 朝彻底完结了。商朝取代夏朝成为新的中原王朝, 它以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西南部为统治中 心,起初以亳为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