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险近因原则(含案例)

保险近因原则(含案例)

1、单一原因:即损失由单一原因造成,则该原
2、多个原因造成保险事故的认定
(1)两个以上原因危险连续发生造成损害,若后 因是前因直接、必然的发展结果或合理的延续 时,以前因为近因。在此,前因与后因之间, 自身存在着因果关系,后因不过是前因作用于 保险标的上因果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或者说, 后因在前因与损害结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起 到中介或媒介的作用,但其对结局不具有决定 性的影响,前因才是近因。保险人的责任可根 据下列情况来确定:
案例: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被保险人有结核 病史,且动过手术,体内存留有结核杆菌,某 日不慎跌倒致使上臂肌肉破裂,后伤口感染, 导致右肩关节结核扩散至颅内及肾,医治无效 死亡。该案中,介入的结核杆菌不是独立原因, 它的出现并没有使摔伤这一起因停止发挥作用、 伤口与死亡之间的直接联系。被保险人是在两 种原因共同、持续作用下死亡的,单纯体内存 留结核杆菌或摔伤都不会导致被保险人死亡。 故两种原因同为并存的近因。
1)如果连续发生导致损失的多种原因均属保
3)如果连续发生导致损失的多种原因不全属于 保险责任,最先发生的原因属于保险责任,而 后发生的原因属于责任免除,则近因属保险责 任,保险人负赔偿责任。
例如,皮革和烟草两样货物被承运人合理地装 载于船舶的同一货舱,由于船舶在航行途中遭 遇恶劣气候,海水进入货舱,浸湿了置放在货 舱一侧的皮革,湿损的皮革腐烂发生浓重气味 将置放在货舱另一侧的烟草熏坏。烟草是被腐 烂皮革散发出的气味熏坏的,而皮革发生腐烂 是被进入货舱的海水浸湿所致,因此烟草损失
案例:投保人只是投保了火灾险而没有投保盗窃 险,当发生了火灾时,有的财产被抢救出来放 在露天又被盗走。该案中,虽然是事出火灾, 但保险标的被放在露天,不是火灾的必然结果, 即使放在露天,如果加强监管,也不必然会被 盗走,可见火灾与盗窃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盗 窃行为介入了火灾,而独立地导致保险标的的 灭失。故保险人不必承担火灾险的赔偿责任。
保险利益原则解析
二、近因原则的认定及类型
在保险实践中,产生损失的原因可能是单一的, 也可能是多个的;既可能是承保危险,也可能 是除外危险或者是保险单中未提及危险。在单 一原因造成损失时,此致损原因即为近因,保 险人的责任较易确定。如果该原因是承保危险, 保险人必须予以赔偿,如果是除外危险或者是 保险单中未提及的危险,则无需赔偿。在多个 原因情况下,则要考察其内部逻辑关系。
张先生死亡的“近因”是车祸,属于意外伤害保 险责任约定的范围,保险公司履行赔付保险金 义务,赔偿10万元。
赵先生在车祸中撞断胳膊,属于意外伤害保险 责任的范围,可获赔意外伤残保险金5万元。 但是,赵先生最终死因是心肌梗塞,不属于意 外伤害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因此,保险公司 不承担意外身故保险金10万元。
从实践来看,“近因”是影响理赔的关键因素, 也是容易引起纠纷之处。对于单一原因造成的 损失,单一原因即为近因;对于多种原因造成
保险利益原则解析
一、近因及近因原则 近因: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 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的原因,而不 能理解为时间上的、空间上最接近的原因。
近因原则:是通过判明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的 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以确定保险责任的一 项基本原则。含义是:在风险与保险标的之 间的关系中,若引起保险事故发生,造成保 险标的损失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则保险人
(3)多因并存发生 在并存的近因下,同时发生的多种原因均属近 因,如果多种原因均属被保风险,保险人负责 全部保险责任。既有承保近因又有非承保近因 的,如何确定保险人的责任?一般来说,如果 它们各自所造成的损失能够区分,则保险人只 负责由承保近因所造成的损失。在不可分时, 则存在争议。有的认为保险人概不负责,有的 认为保险人全盘负责。通说认为,一般由法官 酌情按比例分配为宜。
例如,人身意外险的被保险人患心脏病多年, 因车祸入院,急救过程中因心肌梗塞死亡。保 险公司认为被保险人的死亡结果并非由意外伤
(3)多因并存发生 所谓并存,是指在造成损失的整个过程中,多 个原因同时存在,相互之间没有前后继起关系。 注意,“并存”并不意味着是“同时发生”, 在时间上,多个原因可能有先有后,但只要在 作用于保险标的而导致损害结果发生的时点上 是“同时存在”,则足矣。关键是要考查,后 因与前因之间,本身是否有因果关系,即后因 是否是前因引起和发动的,如果不是,即使后 因落后于前因,也仍成立并存关系,这是此种 类型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质的规定性。同时要注

4)最先发生的原因属于责任免除,其后发生的原 因属于保险责任,则近因是责任免除项目,保 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例如,船舶先遭敌炮火击坏,影响了航行能力, 以致撞礁沉没。显然,船舶沉没的近因是战争, 而如果被保险人未加保战争险,则保险人不负 赔偿责任。
(2)多因间断发生
多种原因危险先后发生,但后一原因介入并打 断了原有的某一事件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 系链条,并对损害结果独立地起到决定性的作 用,该新介入的原因即作为近因。此时,前因 与后因之间本身没有继起的因果关系,后因不 是前因的直接、必然的发展,而前因也失去了 对损害结果原本可能有的支配和作用力。需要 指出的是,这里,介入原因“独立地”对损害 结果产生作用,或者说,介入原因是损害结果 的“独立原因”,并不排除现实生活中,更多
上述案例保险公司的理赔过程中,运用了“近 因”这一保险业常用的概念。所谓“近因“, 依《保险法》的相关精神,就是最直接和最接 近的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只要造成被保险人 人身伤害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之内,保 险公司就应当履行赔付责任;而如果近因不在 保险合同约定的范围之内,保险公司就不履行 赔偿的义务。
案例简介:
2008年11月的一天,某公司的工作班车在城郊的 公路上,与迎面而来的大货车相撞。张先生所 坐的驾驶副座是直接的碰撞部位,他当场身故; 赵先生坐在他后面,撞断了胳膊,失血很多, 送往医院抢救,急救中又因心肌梗塞,于第二 天撒手人寰。 公司曾为他们购买过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保险金额10万元。惨剧发生后,立即向保险公 司报案,并提出理赔。 保险公司经过调查后,作了如下理赔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