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课件
病理学: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PT课件
1. 栓子的运行途径
●右心及体循环静脉系统
肺动脉及分支
●左心和体循环动脉系统
全身动脉分支
●肝内门V分支
肠系膜V栓子
.
8
2. 栓塞的类型
(1) 血栓栓塞 血栓脱落形成,最常见(99%)
a. 肺动脉栓塞
右心或全身V系统(门V除外) 90%来自下肢深部V(腘、股、髂V) b. 体循环动脉栓塞
左心瓣膜赘生物,附壁血栓; 动脉瘤 心、脑、肾、脾栓塞常见
镜下: 肺泡壁结构不清, 充满红细胞,周边肺组织
弥漫淤血水肿。
.
37
梗死区肺泡壁结构不清,充满红细胞,周边肺组织有弥漫 淤血水肿
.
38
肠出血性梗死: 节段性, 紫红色,肠腔暗红色液体
.
39
肠壁各层组织坏死及弥漫性出血
.
40
(3) 败血性梗死
●含有细菌的栓子阻塞血管 ●常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肿瘤细胞栓塞 ●寄生虫及虫卵栓塞 ●细菌栓子栓塞
.
23
第四节 梗死
概念: 由血管阻塞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
死,称为梗死
.
24
1. 梗死的原因
●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动脉栓塞 ●动脉痉挛 ●血管受压
.
25
血管受压
1. 肠套叠 2. 肠扭转 3. 嵌顿疝
.
26
2. 梗死的类型
心肌梗死: 地图形
.
32
心肌梗. 死 : 地图形
33
心肌梗死: 组织轮廓尚存
.
34
(2) 出血性梗死
●组织疏松器官 (肺, 肠) ●双重血供 / 侧支循环丰富 ●严重静脉淤血
●淤血基础上坏死 / 坏死后血液再灌注 ●弥漫出血
●暗红色 红色梗死
.
35
肺出血性梗死
.
36
❖肺出血性梗死
❖大体: 切面呈锥体形, 暗红色,质较实。
●机化 ●纤维包裹 ●钙化 ●液化
脑梗死→液化性坏死 →贫血或出血性梗死 →形成囊腔
.
44
.
45
.
46
本课小结:
栓塞
概念 途径 类型
梗死
原因 类型 影响 结局
血栓栓塞 气体栓塞 羊水栓塞 脂肪栓塞
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 败血性梗死
.
47
习题:
1.淤血时扩张充盈的血管主要是: A. 动脉 B.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C. 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D. 小静脉、小动脉和毛细血管 2.左心衰竭首先引起淤血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肠 3.右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主要栓塞于: A.门静脉 B.肺动脉 C.肾动脉 D.脑动脉 4.下列器官容易发生充血性梗死的是: A.心、肝 B.心、肺 C.脾、肾 D.肺、肠
肺循环阻塞 过敏性休克 DIC(促凝血物质)
呼吸困难, 发绀, 休克, 抽搐, 昏迷, 死亡
.
19
肺血管内有角化上皮、胎毛、胎粪、粘液
.
20
(4)脂肪栓塞
长骨骨折 严重脂肪组织挫伤 脂肪肝挤压伤
阻塞微血管释 放脂肪酸内 皮损伤
肺水肿,肺出血, 脑点状出血,脑梗死
.
21
脂肪栓塞
.
22
(5)其它栓塞
.
9
a. 肺动脉栓塞
肺A与支气管 A双重血供
少数小栓子栓塞
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
于肺动脉小分支
肺已有严重淤血
大量小栓子栓塞于肺动 脉多数分支
.
肺组织坏死--梗死
急性右心衰竭--猝死
10
肺动脉主干栓塞
肺循环机械性阻塞肺动 脉内压过高
左心室流入血量显著 减少
急性右心衰竭
.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心肌缺血
11
肺动脉栓塞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 第二节 血栓形成 第三节 栓塞 第四节 梗死
.
1
复习:
1. 充血、动脉性充血、淤血概念 2. 血栓的概念 3. 血栓的形成机制 4. 血栓的转归
.
2
充血:
器官或组织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现象 动脉性充血:
局部器官或组织由于动脉血输入过多而发生的充血 淤血:
局部组织或器官由于静脉回流受阻使血液淤积于
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而发生的充血。
血栓:
活体心血管腔内,血液成分血液某些成分析出、凝 集形成的固体质块
.
3
血栓的形成
血栓头:
血小板黏附沉积与粘集——血小板血栓
血栓体:
血流变慢和出现涡流——血小板粘集堆
血栓尾:
血栓体积增大,阻塞血管,血流停滞,血液凝固
.
4
血栓的转归
1. 软化溶解吸收 2. 机化→再通 3. 钙化→血管内结石 4. 脱落→栓子→栓塞→梗死
●贫血性梗死
●出血性梗死
.
27
(1)贫血性梗死
组织致密实质器官 (心、脑、肾、脾) 侧支血管细少
局部单纯缺血 凝固性坏死 侧支反射痉挛 进入坏死区血很少,
颜色苍白 白色梗死
.
28
(1)贫血性梗死
脾梗死: 灰白、干燥、质实、边界清,锥体状
.
29
肾梗死: 锥体形
.
30
肾梗死: 组织轮廓尚存
.
31
.
12
肺A栓塞—混合血栓
.
13
肺 出 血 性 梗 死
.
14
b. 体循环动脉栓塞——大多来源于左心
●栓塞的动脉分支较小,或有 足够的侧支循环, 无严重后 果(肝,上肢)
●栓塞的动脉分支较大,或缺 乏侧支循环, 组织器官缺血 梗死(脑,肾,脾)
.15Biblioteka (2)气体栓塞概念 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溶解在血液 中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血管的现象
空气栓塞 分类 氮气栓塞
空气栓塞试验
.
16
●空气栓塞
颈部或胸部手术 外伤 分娩
100ml(心衰) 300ml(猝死)
●氮气栓塞(减压病) 沉箱作业、潜水等 迅速上升,气压减低 氮 气游离 形成无数小气泡
.
17
❖肺血管空气栓塞
.
18
(3)羊水栓塞
分娩胎儿堵塞,子宫强烈收缩,羊水压入 破裂的子宫壁静脉窦,羊水进入肺循环, 形成 羊水栓塞。
●梗死灶内见细菌菌团及大量炎细胞 ●脓肿形成
.
41
.
42
4.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梗死的器官及梗死灶大小、部位、有无细菌感染 ● 肾梗死—腰痛、血尿 ● 肺梗死—胸痛、咯血 ● 肠梗死—腹痛、血便、腹膜炎 ● 脑梗死—定位症状, 死亡 ● 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 ● 四肢—坏疽, 截肢
.
43
5. 梗死的结局
.
5
教学要求:
掌握: 栓子的类型及其运行途径 熟悉: 1. 栓塞的概念 2. 梗死的概念及其类型 了解: 1. 栓塞的类型、后果 2. 梗死的原因
.
6
第四节 栓 塞
定义:血管内出现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至远处阻塞 血管的现象叫栓塞。 栓子
血栓栓塞 脂肪栓塞 气体栓塞 羊水栓塞
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
医药化工系
.
48
习题:
A.血栓栓塞 B.空气栓塞 C.氮气栓塞 D.脂肪栓塞
5.股骨骨折可能引起
6.颈静脉破裂可能引起
7.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可引起
8.潜水员浮水上升过快可发生
9.名词解释:
动脉性充血、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