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势八掌一、定势八掌简介定势八掌,是以八个固定的掌势依次(或相互交叉)按照八卦步法的标准。
沿着八卦图形不停地往复围圆走转。
根据不同的年龄分上、中、下三盘,年龄大的、腰腿功夫较差的可走上盘,年轻的、基本功好的可走下盘,次之走中盘。
定势八掌是八卦掌的基础掌法和入门功夫,以练功为主,是习练者每日必操之功。
初练者可以不用转腰,仅面向前沿圈线走转,待日久功深后逐渐以腰为轴面向圆心走转。
为了使初学者能够看清动作,每一掌都在同一个位置起势,并以左势动作(逆时针沿圈线走转)为例,走转圈数不限,待日久熟练后可做左右换势走转。
掌型、掌法按照第三部分中程式掌开、合、领、顶、裹的要领去做。
步型、步法按照第三部分中趟泥步(行步)的要领去做。
身型、身法按照第三部分中拧、裹、钻、翻的要领去做。
二、动作名称第一掌下踏掌第二掌平托掌第三掌双撞掌第四掌合抱掌第五掌阴阳掌第六掌横开掌第七掌指天打地双插掌第八掌推转掌(推磨掌)三、动作说明第一掌下踏掌方法:两臂圆撑按于腹前丹田位置,相距一拳,踏腕顶指,两肘窝与两手指尖均和对(图4-1-1)。
要领:行走时,两掌似按一球在水中行走,用意不用力,呼吸自然。
作用:此掌以练气为主,使气归于下腹,做到胸空腹实,即合八卦中的坎中满卦。
是调身、调心、调息的主要掌法。
意识:内观下腹动态。
禁忌:翘额、撅臀、憋气、僵直。
第二掌平托掌方法:两掌从颔下分别沿眉梢方向向两侧搓出,当目平视时,以余光能看到两掌为准,两臂微屈,含胸沉肩,两肘里合,两掌外开。
掌心向上(图4-1 -2)。
要领:背部要圆,两掌掌心要空,掌要平,好像托着盛满水的两只碗,行走时不能将水洒落。
技击作用:此掌能练两臂的六合力,即上托力、下压力、里合力、外开力、内抽力(带或领)、斜搓力,起到斜拢胸肩、掌穿面眼的作用。
养生作用:腹实胸空离中虚,心火下炎温肾气。
意识:接自然界之阳气,使之下行。
禁忌:抬肩、臂高举、肘过屈。
第三掌双撞掌方法:两臂向前圆撑,臂和掌向内拧裹,掌与口平,沉肩坠肘,两肘窝与两掌中指均相对,掌心向前、力在掌根(图4-1-3)。
要领:裹(圆)背、含胸与掌、臂形成一个圆(球)。
技击作用: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对方胸部撞击。
养生作用:二阳托阴卦中兑,宗气充实宣理肺。
意识:推物而行。
禁忌:挺胸、屈肘、掀肘。
第四掌合抱掌方法:左掌从颔下穿出,掌心向上,掌指微上翘,左臂微屈,肘掩前胸;右掌从右耳侧向上、向前穿过头顶,掌心向下(如掌心向上即形成托枪掌),与左掌相应成抱球势,又似狮子张嘴。
目视左掌方向(图4-1-4)。
要领:腰、肩反拧,左肘护心,两臂圆撑要有合抱力。
技击作用:左掌穿面喉,右掌变换托带领。
养生作用:八卦之中震仰盂,疏肝健脾不相离。
意识:两掌抱球,重量随心而定。
禁忌:歪头、左掌横出过高、右肩抬起。
第五掌阴阳掌方法:两臂内拧,一前一后圆撑,构成S形。
前(右〕掌与眉同高,后(左)掌与腰眼齐平,两掌相连成一条直线似圆的直径(图4-1-5)。
要领:两臂圆撑构成太极图的阴阳鱼,两肩峰为鱼眼,两掌与圆线顺应。
技击作用:前(右)掌弧形推撞,后(左)掌掖撞。
养生作用:太极八卦分阴阳,心肾浑元精气壮(平补平泻)。
意识:自身成一个球(圆),前后(右左)掌在圆内擦壁而行。
禁忌:两掌不对称,后(左)掌未能撑开。
第六掌横开掌方法:两掌向左横向开出,左臂圆撑里拧,掌心向下,掌里扣;右臂外拧,横掌心向上,助左掌向同方向削出(图4-1-6)。
要领:以腰带臂,以臂带肘,以肘带掌,左(上)掌力在前臂和掌的外缘。
技击作用:右(下)掌助着左〔上)掌力,打向敌胸、肋、脐。
养生作用:横开掌力在腰,两肾相摩病气消;翼卦为风身为股,步随身行气贯梢。
意识:将物横向击出。
禁忌:臂动腰不动。
第七掌指天打地双插掌方法:左掌、左臂贴耳钻天,右掌、右臂经腹部、左胯旁斜插向地,力在掌根,左右(上下)掌成一条直线(图4-1-7)。
要领:左臂、左掌外拧,掌心向侧后;右臂、右掌外拧,掌心向圆心,腰随右(下)臂拧向掌侧。
技击作用:左(上下)掌指天高、挑、靠,右(下)掌打地掖腹胯。
养生作用:沉肩紧背上下拉,阴阳娇维自通达;乾坤定位连冲脉,看似两卦生八卦。
意识:将背侧巨物掖撞挤靠出局。
禁忌:翘颔、耸肩。
第八掌推转掌(推磨掌)方法:左掌于身体左前135°向,左臂微屈,肘窝向上,立掌、掌心向外;右掌经胸前至左臂肘下,时窝向上,立掌向外推,掌心向外,掌指与左臂肘尖相对。
拧腰向左前方,面向圆心(图4-1-8)。
要领:两臂前伸,两肘合抱,两掌共推,腰向左拧使左掌与右(后)脚脚跟相对,目光从左掌虎口穿出远视。
技击作用:此掌是八卦掌的代表掌势,也是技击的预备势,练力练气,有调节大脑、小脑的功能。
养生作用:七星八卦自修身,奇经八脉通为真;练功导气圈中求,松静自然出出于心。
此掌法使人体构成七星图形,始练时可能会出现头晕,日久就会如履球体。
意识:掌、臂与腿、足形成北牛七星,不断地走转。
禁忌:歪头、翘颔、撅臀、弯腰。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以掌为主,以走为先,身随掌转,步随身行。
其运动路线是沿着八卦图线循环往复、不停走转,以此达到练神导气的功效。
就其步法而言,里脚(靠近圆心的脚)直迈似圆的弦线,外脚迈扣合圆弧(图2-3),重心在后如坐椅,前腿虚探需自如。
迈步过程中,两腿胫骨相磨,两脚踝骨相蹭,形成剪刀股形。
迈出时脚面绷直,脚底与地面平行,前涌似趟水,落地似踩泥,平稳而有力,俗称“趟泥步”。
这种步法似走非走、似跑非跑,是在走与跑之间。
“走”,前腿和脚面绷直,步距尽量拉大;“跑”,后腿用力后蹬,将重心移至前腿,即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有在练好步法的基础上才能开始练掌,底盘功夫练扎实了,上掌后才能协调全身。
练掌时要双目平视、提项直颈、舌抵上腭,含胸裹背、沉肩坠肘、坐腰溜臀。
行走中要抽腰顺胯、合膝掩档、十趾抓地,犹如壁虎,落地生根,以摆扣步来变换方向,两脚不能原地拧转,做到三空(胸空、手心空、脚心空)、三顶(项顶、舌顶、中指顶)、三圆(虎口圆、档圆、背圆)和六合(内三合,即意、气、力合;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腕与踝合),以及外动其形、内动其神,身法、步法、掌法相互配合,身随掌转,步随身行,拧肩调臂,拧裹钻翻,腰为主宰,发力在根(脚)。
走转时,还要做到心气沉静、灵活应变、气沉丹田、生生不息。
此乃动中求静之法,即所谓“动中之静乃真静,静极生动,其动神速”。
在行走中不断变换掌势,并以八大功夫掌势(定势八掌)为基础开始练起,以后逐步演变。
八大掌势为下踏掌、平托掌、双撞掌、合抱掌、阴阳掌、横开掌、指天打地双插掌、推转掌,从这八个掌势可以看出,掌掌分阴阳,有踏就有托,有合就有开,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最后浑元一气。
不论是何种掌势,伸掌即拧臂,踏腕即顶指,动则拧腰摆扣步,静似麻绳紧又松。
手足四梢要随八节(肩、肘、腕、胯、膝、踝、掌、足)的变动而不停地拧转,即螺旋运动。
运动中不仅要保持上身中正(“中”就是百会穴与会阴穴的连线与地而保持垂直,此乃人体的中心垂直线;“正”是指鼻子与脐垂直相对),而且还要心静气沉,精神高度集中。
要先慢行,一步3秒钟,而后加快速度,形成自然的动作。
行走时切忌歪头、翘颔、驼背、撅臀、前俯后仰、左摇右摆、上下起伏、行速不均。
呼吸用鼻,切忌用口。
八卦掌的技击特点:首先,八卦掌是在不停地走转中求静,以练内气,以安其神,神安自能生津,精足自能化气,气满则力充,气血调达,筋骨舒展,肌肉紧而不僵、富有弹性,爆发力强。
其二,八卦掌训练以步为先,分上、中、下三盘,上盘即直立行走,中盘屈腿而行,下盘最难,俗称“最吃功夫”。
走转时要求大腿与地面平行、与小腿垂直,所谓“底盘稳固,重如泰山”,实际上就是要求胯、膝、踝、趾关节灵活有力,腿部韧带伸缩自如,肌肉弹力最大限度地增强。
上盘以掌为先,中盘摔法较多,下盘神出鬼没,更有七十二暗腿随时可用。
技击中注意身低、步稳、灵活、神速、力整。
其三,八卦掌在运动中不停地拧旋走穿,使身体形成一种螺旋劲,出掌如同枪炮发射子弹,旋转圆活,钻透力强,拧肩、调臂、拧腰变向神速而动作勇猛。
其四,“八卦掌分阴阳,两手全在肋中藏”,意指两掌分别在前后、左右、七下、内外各个方位的变化中从肋下打出,说明了出掌的隐蔽性和多变性,让人防不胜防。
其五,推磨掌,即单换掌,是技击的基本掌法,也是预备势,许多招法都是从此掌演变而来,如同拳击的基本姿势一样,一前一后、一明一暗、一主一次、一攻一守,不同的是掌比拳长一点。
另外,拳击是正身正面,八卦掌则是侧身正面,这就形成了八卦掌的独特技法,如回身如猴、换掌如鹰、穿掌如鹤,即避实打虚、避正打斜、指上打下、击左防右、迎前顾后、八面玲珑、随走随变、八方御敌,出手即连环,最少是三招,使敌不能见你手,进退于无形,毙敌于瞬间,刚、柔、化、生浑元一体,变化无穷。
运动不息,蓄气而力含以内养;技击不止,见招即出手而外发。
八卦掌的养生特点:八卦掌是以《易经》、“易理”为依托,以八卦理论为版本,以天、地、人三才的自然融会为练功要法,即人处于天地自然之中,以变为法,顺应气候、环境;以动为用,运动不息,随时调整阴阳平衡,防病祛疾。
常言道:“人老先从腿上老。
”其实这是外在的表现,如有些老年人经体检,血常规、心脑电图、胸片等都正常,腿脚也不痛不痒,但就是不利索或行走不便,逐渐走向衰老和死亡。
道家医理认为“精从足底生”,这是内在的表现,是不易至理。
一个人的健康与两腿、两足有密切的关系,婴儿与小孩的活动多在两足,但人过中年腰部以下的部位就会渐感无力,喜欢叠足或翘腿而坐,不愿意活动。
活动少了,就易导致功能减退、肌肉逐渐萎缩、筋骨失去弹性、力量减弱、缺乏气血荣养、精衰而力竭。
八卦掌恰恰是以走为先,其运动规律就是围绕一个中心不停地走转,俗称“走八卦”“转八卦”,八卦掌主要以足、腿、腰的运动为主,能使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气血得以充分运行,加上掌法,又能使手三阳经、手三阴经的气血运行充分,进而通达奇经八脉,促进全身经脉的畅通。
中医称“通者不痛,痛者不通”,经脉通则精气足,脉通精足则能很好地濡养脏腑、筋骨和肌肤。
通过八卦掌围圆走转的练习,做到“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进而达到易筋、易骨、易髓的功效。
“百练不如一走”的道理就在于此。
练习八卦掌,从基础的“定式八掌”开始就要求松、静、自然。
松,整个身体关节、韧带和肌肉松而不懈、紧而不僵,即松身;情志安闲、精神集中即松心。
静,则是心里安静,清心寡欲,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自然,是指动作协调自然,五脏六腑随不同的动作而协调运动,并效法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顺其自然;吸天地之灵气补充自己,吐体内之浊气以净身心,合于自然;避开自然界致病因素的侵袭,随天地而作息,融于自然;练外形为方法,外练其身;练内气为宗旨,内练其命,使精气和神气固守于内而养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