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古诗词公开课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古诗词公开课精品课件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 船瓜洲》)这个“绿”字是形容词作使动,写出了春风 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 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 安邸》)这两句表面上是说那些宴乐西湖流连光景的游 人,陶醉于香风而逍遥自得。实际上这一“醉”字表明 了那些忘怀故国的可耻嘴脸。这些人不但志气丧失,甚 至连骨气也没有了,诗句凝聚了作者的感慨和激愤。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 是__________,《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 他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轼壮美,请结合诗句 赏析。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注意:要体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不是拘泥于某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3.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 以赏析。
微雨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 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 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海楼晚景五绝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 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
古诗词鉴赏
古诗中的形象
人物形象 物象、意象
冯头滩 汤显祖
南飞此孤影,箐峭行人稀。 鸟口滩边立,前头弹子矶。
注:本诗写于世人贬官南行途中,冯头滩, 鸟口滩、弹子矶均为地名。
本诗第一句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试分析诗人在诗中所表现的人生感受。
小斋即事
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天仙子》)
月本是相对静止的,但因为有了云的飘动,将 “月”也写得动起来了。着一“破”字,写出 明月冲破云层的动感。“花”本也是相对静止 的,但着一“弄”字,便将它写得摇曳多姿起 来。“弄”字意在点明:从云缝中探出头来的 月亮,把月光洒在娇花上,像给娇花蒙上了一 层轻柔的白纱,晚风轻轻地撩拨着含羞带娇的 花。花在月光的映照下摆弄着娇羞柔美的倩影。 “破”、“弄”两词,将云、月、花三种景物 都人格化了,富有生命感。
1、意象前的形容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古道、西 风、瘦马、孤城、寒山 2、描写色彩的词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描写动态的词语:野渡无人舟自横、寂寞梧桐深院锁清 秋 4、数量词: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七八个星 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欣赏古诗词的语言
动词 形容词 数量词 副词 特殊词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尽:都。着 一“尽”字,写出了征人思乡的普遍,伫 立盼望的时间之长。
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4)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 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1、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 江)人。 2、消魂:这里形容及其哀愁。 3、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4、萦纡:旋绕曲折
霜天晓角 蛾眉亭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
碧。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词,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 梁山比作“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 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明材 诗月上 分何看析皎,不皎这正”这是确一一的句首一运五项用言是了(□比□状分诗兴)态 )手1法分。;情绪1分;情感1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注:1、刘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进士。曾任监察 御史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桧”而被罢官。 2、局: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 样的情怀?
古诗中的景与情
景略情在,直抒胸怀 景语情语,情景交融 缘情造景,景由情生 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湖州歌 (南宋)汪元量
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木兰花》)“春意”是只可感知, 不可听闻的。春天来了,红色的杏花挤满 枝头,诗人就在这幅春景图上着一“闹” 字,用拟人手法,把它写活了。这一“闹” 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了杏 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 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
晓至湖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1、湖:杭州西湖 2、折:弯曲 3、景:影
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从景语到情语
积累一些特殊的意象,领悟其象征意义 掌握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通过意象特点准确把握诗人寄寓的情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