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第八条)

可伸缩带式输送机(第八条)

矿联井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使用维护说明书FSDKL-SMS(第八套)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2007.09矿联井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使用维护说明书(FSD)1 用途本机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设计制造,用于平朔分公司矿联井顺槽运输煤炭。

2 主要技术特征3 设计结构概述本设计采用机头集中双滚筒双电机驱动方式(图1),采用调速型偶合器软起动技术以及能实现输送带自动张紧的自控液压张紧技术,保证输送机正常运行。

本机由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卸载装置、储带仓架、卷带装置、机身、张紧装置及机尾装置(用户自备)等几大部分组成。

图1 双滚筒双电机驱动方式(示意)3.1 驱动装置(图2)图2 驱动装置(FSD03)驱动装置由电动机、联轴器、M3PSF70型减速器、YOTC650R型偶合器等组成。

减速器通过联轴器分别与偶合器及传动装置滚筒相联。

3.2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Ⅰ) (图3)由SSD0201(φ1024x1600)传动滚筒(图4)、SSD0101(φ1030x1600)改向滚筒(图5)和传动机架组成。

图3 传动装置(Ⅰ)图4传动滚筒SSD0201(φ1024x1600)传动装置(Ⅱ) (图6)由SSD0301(φ1056x1600)传动滚筒(图7)、SSD0101(φ1030x1600)改向滚筒和传动机架组成。

传动滚筒和改向滚筒均采用铸焊结构,滚筒体和轴采用胀套连接,安装方便,图5改向滚筒SSD0101(φ1030x1600)连接可靠。

传动滚筒包菱形阻燃橡胶,以增加与输送带的摩擦系数。

机架为三角形焊接结构件,重量轻,受力合理。

机架左右可拆开,拆装运输方便。

图6传动装置(Ⅱ)3.3 卸载装置(图8)图7 传动滚筒SSD0301(φ1056x1600)卸载装置由SSD0101(φ1030x1600)改向滚筒、清扫器及机架组成。

卸载机架采用三角形焊接结构,装有可以改变卸载位置的探梁,在机架前端下方装有P型、H型两个铝合金清扫器。

图8卸载装置3.4储带、张紧装置储带、张紧装置由储带转向架(图9)、储带仓架、游动小车(图10)、托图9 储带转向架(SSH04A)图10游动小车(FSD01)辊支承小车(图11)和液压张紧绞车(外购,见其说明书)装置组成,采用液压自动张紧装置(外购),储带转向架布置在机头传动装置之后,由机架、三个图11托辊支承小车S6B6D(φ630x1600)改向滚筒和一个S6B8E(φ1030x1600)改向滚筒组成。

游动小车布置在储带仓架的轨道上,由机架、滑轮组、三个S6B6D(φ630x1600)改向滚筒和一个S6B8E(φ1030x1600)改向滚筒组成滑轮组。

由于本机要求储存胶带的长度达100m,故储存部分胶带设计成往返折叠成6层。

利用张紧绞车上的钢丝绳,使游动小车移动、张紧、改变折叠带的长度,以达到储存或放出胶带的目的,液压张紧绞车的钢丝绳通过滑轮组的倍力功能,实现以较小的牵引力获得所需倍数张紧力,并通过张力传感器显示张力的大小。

为了使储带转向架与游动小车之间间距过大时,胶带下垂度不致太大,而引起上下层胶带间摩擦打带,因此在储带仓架的小车轨道上另设3台托辊小车来承托胶带,它由平托辊、车架、车轮等组成。

托辊小车通过牵引链与游动小车连接,可自动调节托辊小车的位置;采用液压自动张紧装置张紧既能满足要求,又简化了张紧形式。

3.5卷带装置(图12)卷带装置由泵站、卷带机架和夹带机架组成,卷带系统设计为自动卷带功能,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维护,卷带长度是100m,胶带拆卸部分可方便地取出。

其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说明详见液压系统技术文件。

图12卷带装置3.6机身和托辊机身(图13)由支腿、纵梁、上托辊架、上托辊、V形托辊等组成。

中间架要适用于地面安装,带有可调节支腿,坚固耐用。

机身采用易于拆卸的非螺纹连图13 机身接方式,纵梁、支腿、上托辊架采用U形销联接,拆装调整方便。

上托辊间距为1.5米,下托辊间距为3米。

上托辊架上开有调整孔,通过调整上托辊架的调整托辊采用托辊专用轴承和冲压轴承座,设有双重密封,与普通托辊具有密封性好、旋转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3.7自移机尾(用户自备)4 产品设计的特点4.1 改善起动性能,实现慢速起动,实现多机驱动的功率平衡对于长距离、大运量带式输送机来说,采用偶合器的驱动装置在微机系统控制下能满足起动时带式输送机对加速度的要求,实现软起动,减少输送带的动态张力。

在电动机空载起动后,通过控制偶尔器转速和传递功率,实现带式输送机满载慢速起动,减小输送带的动态张力。

本机采用两台电动机驱动,由于电动机的特性差异和传动滚筒由于制造质量表面磨损等原因使滚筒直径不相等等因素,会使得各电动机的负载不平衡。

如果电机容量选择没有富裕的话,会使得某些电机超负荷运行。

4.2 降低对主电机的技术要求主电机的每一次起动,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它包括温度升高、湿度排除、经受离心负载、绝缘化学物质的损害等诸多因素。

电机起动的时间愈长,起动时的峰值电流存在的时间愈长,则电机的温升也愈大,这会使电机绝缘材料的热老化程度加剧,导致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下降。

在本设计中,电机可以空载起动,缩短起动时间,这就大大降低了对主电机的技术要求,提高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4.3 降低对电源系统的要求假如一台大型带式输送机的多台电机同时起动,会造成电源系统电压的严重下降,这不仅影响电机的正常起动,而且会直接影响在同一电网上的其它用户的正常工作。

带有偶合器的驱动装置不仅能使电机空载起动、减小冲击电流的作用时间和电能损失,而且还能实现带式输送机的多台电机分时空载起动,大大减小起动电流对电网的冲击,降低对电源系统的技术要求。

4.4 具有多种保护功能本机具有防过载、防跑偏、防打滑等保护,并有断电、断相、漏电及油位等保护措施。

4.5 大包角、包胶传动滚筒为防止输送带与滚筒打滑,除采用较大的包角外,传动滚筒采用带有菱型的包胶以增大摩擦系数。

传动滚筒采用菱型的包胶后,不仅增大了与输送带的摩擦系数,而且还具有排水排污的能力,提高了输送机传动的可靠性。

传动滚筒采用高强度的整体铸焊结构,传动轴与筒体之间采用胀套连接,这不但改善了轴的加工条件,提高了轴的强度,降低了安装要求,并且轴向定位易调整,拆装方便,滚筒损坏后可再利用,降低了维修成本。

4.6 安全可靠的拉紧装置输送机的张紧采用液压自动张紧装置。

液压自动张紧装置能根据输送机在起动和正常运转时拉紧力的不同,确定合理的输送带张力。

起动时的拉紧力是正常运行时拉紧力的1.4~1.5倍,而且具有断带时自动停止输送机和打滑时自动增大拉紧力的功能,保证输送机在理想的工作状态下工作。

4.7采用结构简单、受力合理、重量轻、安装运输方便的三角形机架;落地侧装式钢架为机身,上托辊组间距为1.5米,下托辊组间距为3米。

托辊架上开有调整槽,通过调整托辊位置来调整输送带的跑偏。

托辊均采用冲压轴承座托辊专用轴承,设有双重密封,具有重量轻、密封性能好、旋转阻力小、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5主要部件的最大尺寸和重量6. 安装、调整、试运转6.1 安装6.1.1 首先确定输送机的安装中心线和机头的安装位置,并在顶底板上相应地标志出来。

机架中心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垂直度不应超过3毫米。

6.1.2 清理巷道底板,平整驱动装置、机头装置、传动装置、储带转向架、储带仓架、张紧装置、卷带装置、卷带机架等处的巷道底板,以便安装输送机的固定部件。

安装非固定部分的巷道也要进行一般性的平整。

6.1.3 峒室既可按总图布置,矿方也可根据具体条件决定峒室尺寸和布置。

6.1.4 按顺序将输送机各部件运至该件安装处附近,然后根据已确定的位置按总图顺序安装。

6.1.5 输送机的各固定元部件均通过预设地脚孔进行安装,调整到位后二次灌浆埋设螺栓。

6.1.6 安装后要达到如下要求:6.1.6.1 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直线度全长不应大于150毫米,且应保证在任意25米长度内,其偏差不大于5毫米。

6.1.6.2 滚筒轴线与水平面的平行度公差值不大于1/1000。

6.1.6.3 滚筒轴线对输送机机架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值不大于2/1000,滚筒或托辊与输送机机架对中,其对称度公差值不大于3毫米。

6.1.6.4 驱动滚筒轴线与减速器低速轴轴心线的同轴度按GB1184中10级的规定。

6.1.6.5 托辊上表面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水平面或倾斜面),在相邻三组托辊之间其高低差不得超过2毫米。

6.1.6.6 储带仓内轨道轨顶的高低差不得超过2毫米,轨道应成直线且平行于输送机中心线,其直线度公差在1米内不大于2毫米,在全长内8不大于5毫米。

轨距偏差不得超过±2毫米,轨道接缝处踏面的高低差不大于0.5毫米。

6.1.6.7 游动小车在输送带连接后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400毫米。

6.1.6.8 清扫器安装后,其刮板与输送带在滚筒轴线方向上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85%。

6.1.6.9 驱动装置各部件电动机、联轴器、减速器、偶合器等安装后,应保证:减速器低速轴与传动滚筒间的联轴器允许径向偏差不超过0.38毫米,角向偏差不超过0.38毫米。

6.1.6.10 安装后应保证各托辊、滚筒与输送带接触良好。

6.1.7 各地脚螺栓、连接螺栓应可靠拧紧,露出部分不得秃扣。

6.1.8 输送带接头的接缝处应平直,在10米长度上的直线公差值应不大于20毫米。

6.2 试运转试车前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各润滑部位按规定注油,输送机沿线清除妨碍设备运转的任何障碍,检查电气系统的接点和线路是否正确可靠,各防护设备是否全部就位,并通知沿线无关人员撤离现场,待检查一切顺利后,发出准备试车信号,等各点管理人员回复准备就绪后可开始试车。

先“点动”启动电机,观察电机运转方向是否正确,输送带张紧是否合适,然后使输送机进入正常空载运转,并由沿线工作人员全面检查各部运转情况,然后停机,处理试运转中的有关问题,解决后即能正常运行。

试运转要求达到:6.2.1 输送机运行应平稳可靠,正常负荷运转时不应有不转动托辊存在。

6.2.2 输送带运行时,其边缘不得超过托辊辊子或滚筒的端缘。

6.2.3 张紧装置应保证调整方便,移动灵活,输送机启动和运行过程中输送带松紧适度,不得打滑。

6.2.4 清扫器性能应稳定,清扫效果良好。

6.2.5 各机械保护装置反应灵敏可靠。

6.3 调整6.3.1 输送带跑偏调整6.3.1.1 输送带跑偏是输送机运转过程中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必须通过试运转加以调整,使输送带保持在托辊中部运转。

调整输送带跑偏,应在空载运行时进行,首先从机头卸载滚筒处开始,沿着输送带运行方向先调回空段,后调承载段。

6.3.1.2 在运转过程中,若输送带在一处或数处跑偏,则应根据输送带运行方向和跑偏方向确定跑偏原因,分别调整托辊和各改向滚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