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基本方法

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基本方法

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基本方法画面构成的原则和视觉基础,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掌握扎实的构图技巧。

构图的技巧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合适的位置、恰当的焦距、正确的透视、适当的时间等。

本章将结合画面来作具体分析。

1.选取合适的拍摄位置拍摄好照片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能否找到合适的拍摄位置。

这点很重要,需要摄影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学会在瞬间观察被摄物与背景环境的特点,并及时调整拍摄位置。

图1和图2在同一场景中,采用了两种不同拍摄点的变化。

画面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两幅图片相比较之下图1会显得较为简洁,人物突出。

图2由于是俯拍,画面所涵盖的场景元素偏多,较为复杂。

由此可见,对同一物体或同一场景变换拍摄位置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我们应当有专业的眼光和观察力来变换拍摄位置,并且在相同的条件下迅速找到最佳拍摄点。

这需要长期的实践和训练。

图1 图22.选取恰当的焦距恰当的焦距使拍摄者能够从一定位置获得想要的照片效果。

选择恰当的焦距,可以帮助拍摄者跨越其同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可以使拍摄者获得想要的构图裁剪。

图3采用了约28mm焦距的镜头拍摄,平拍,突出两个人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对婚纱裙摆的表现,相互衬托,构图大气完整,装饰性强。

图3图4运用了约50mm焦距的镜头拍摄,基本上突出了人物的表情和服装的细节,缩小了画面中大面积的空间,符合人们的正常视角。

图4图5采用了约70mm焦距的镜头拍摄,构图半身景别,突出人物的状态与情绪,合理虚化了背景,突出了人物。

图5图6采用了约105mm焦距的镜头拍摄,画面是人物特写,大的场景没有了,突出了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特征。

图63.选取正确的透视在实际拍摄中许多摄影师对画面的空间和立体感处理得不是很到位甚至有时会出现透视错误,但在人像摄影构图中透视对表现画面的整体布局、空间感、立体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习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形式是作为人像摄影师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

下面我们通过图片和示例图来了解一些最常用的基本透视形式。

“透视”是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翻译过来的,简单的讲透视是指站在一定的地点、向着一定的方向,看到一定范围内的景物的图形。

对人像摄影构图产生影响的主要是焦点透视,焦点透视可分为人物自身形体的角度、位置的变化产生的透视和场景的透视变化两方面,这里我们重点来谈下场景的透视变化。

在人像摄影的构图中,背景环境的选择也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我们就要利用场景的透视变化来完善丰富画面的构图。

在场景透视上我们基本可以分为一点透视、二点透视和三点透视。

①一点透视如示意图7-1,不平行于投影平面的视线汇集的一点为灭点也叫消失点。

消失点是一个的时候我们就称之为一点透视。

这种方法在人像摄影构图中大量使用。

图7,画面中的建筑大厅在拍摄时我们采用平机位突出空间,让空间的透视产生一点消失点的方法,使画面产生强烈的纵深感,构图平稳、大气、纵深感强、突出主体人物。

再加上人物自身的角度变化、位置的选择使画面的构图产生丰富的变化。

图7示意图7-1②二点透视如示意图8-1,二点透视可以打破一点透视的平衡、整齐感,使画面产生二个消失点,立体感强,产生交错变化。

图8,空间交错,突出环境与人物的关系,衬托出主体人物,使构图形式丰富,有利于画面的表现。

图8 示意图8-1③三点透视如示意图9-1,这是与人们眼睛正常视角不同的一种透视角度,三点透视的特点是空间变形夸张、给人以力度、视觉冲击力强。

图9采用了仰拍和俯拍也即是三点透视的视角,突出人物,构图空间变化异常,有强度、有冲击力。

图9 示意图9-14.选取适当的拍摄时间每一个景物、每一个动作都有其理想的拍摄时间和拍摄瞬间,摄影师要把握适时的瞬间的精彩构图,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更需要有灵敏的反应能力以及深厚的拍摄基础和拍摄经验。

图10 图11图12 图13一天中午的光线基本上是顶光,在这种情况下拍摄,利用不好会影响到面部的表情,例如面部会产生较重的阴影或者由于顶光光线的强烈照射致使人物的双眼无法正常睁开等等,一般情况下我们应尽量避免中午时间拍摄人像。

图10就是在中午顶光下拍摄的,为了避免顶光带来的弊端,摄影师采用了人物抬头、闭眼、面对阳光的拍摄。

图11是在下午5点至6点之间拍摄的,阳光斜射,光线柔和,色彩还原准确,人物也不会产生闷热烦燥的心情,画面自然柔和。

适当的瞬间抓拍也是需要我们不断练习掌握的重点,图12、图13是对人物动作瞬间的抓拍。

人物的动作瞬间稍纵即逝,拍摄时不能过早也不能迟钝,果断地准确地抓取十分重要。

以上这几点是我所谈的一些人像摄影构图的基本技巧,需要我们在以后拍摄中不断地学习与积累。

教你拍好人像与微距一、人像拍摄技巧人像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摄影题材,没有之一,但要拍好人像却是比较困难的。

小编介绍几个简单的方法,让你瞬间提升人像拍摄的水平。

1.时刻带上反光板都说摄影是追逐光影的游戏,这点在人像摄影中表现更甚。

很多爱好者拍出来的美女总是皮肤黑乎乎,完全和美女白嫩的皮肤差距甚远。

其实解决的方案很简单,一块廉价的反光板就能改变这种状况了。

反光板使用前后对比上图很直观地告诉大家,在同样的光圈快门ISO情况下,有反光板和没有反光板的区别。

通过反光板打光,美女的皮肤由暗淡变得通透起来,光线好的图基本上就可以直接出片了。

光线通透均匀是基石逆光总是很吸引人,但是主体却在逆光环境下变得发黑,反光板补光可以帮助你拍好逆光作品。

但记得不要让阳光在头顶穿过,否则面部会由于眩光显得灰蒙蒙,除非你想要意识流的摄影作品。

温馨柔美的逆光2.拍摄角度有讲究很多女孩子都会纳闷,为什么相机拍出来的脸部显得很胖?其实,这可能与拍摄角度不佳有莫大的关联,杯具的仰拍会让有点baby fat的脸部显露无遗。

由下往上拍摄会显胖通过高角度向下拍摄,修脸效果相当明显,可爱的小胖妞马上变动人的少女。

记住,人像拍摄最好还是从较高的角度拍摄,特别是拍脸部显胖的女孩时,强烈建议你这样做。

高角度俯视拍摄能显瘦当然,平视角度拍摄时最简单和常用的,还有比较难掌握的仰视角度拍摄,建议多尝试才能把握每个角度带来的不同效果。

3.构图令画面生动优秀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显得生动有趣,反之会令人觉得死板乏味。

下图的美女和背景都很美,可是失败的构图让画面变得平淡。

平淡无奇的正中构图切忌人物放置过于正中,尝试着把主体放到画面靠边的地方,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主体放在画面靠边只需稍稍倾斜相机进行拍摄,你会发觉画面马上没有那么刻板了,美女范儿的感觉马上出来了。

适当倾斜相机拍摄4.透视畸变要注意使用镜头的广角端拍摄时,很容易会出现透视畸变现象,导致美女看上去变形了。

这种透视畸变在画面的边缘比较明显,人脸就千万不能放在这里了。

透视畸变令头手比例不协调不过透视畸变有时候是有利的,我们可以好好地利用,可以突出模特的修长美腿。

利用透视畸变突出长腿二、微距小品拍摄技巧漂亮的花朵、精致的工艺品随处可见,每次看到都很有冲动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

如果你不喜欢拍美女,接下来的微距小品拍摄技巧可能会适合你。

1.简洁的背景是大前提拍摄小品或微距,首先要找一个干净的背景。

所谓干净,就是背景颜色比较单一,而且亮度不适宜太高,否则会喧宾夺主。

干净的背景假如背景太亮或者有点杂乱,不妨使用DC常见的LOMO滤镜来降低影响。

同时LOMO效果对于营造照片氛围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使用LOMO滤镜拍摄2.尝试截取画面表现局部有时候仅仅截取物件最漂亮的部分,会让作品更加有吸引力。

这也是摄影中一个很重要的思维:减法法则。

简而言之,就是要突出主题,构图内容越简洁越好。

摄影常见错误截取画面最精彩的部分上图估计是很多朋友经常采用的拍摄方式,画面显得相当的平淡,没有重点。

假如突出重点,把你想表达的东西来个大特写,裁走其他冗余部分,画面将会变得更精彩。

3.精细对焦很重要微距拍摄有个特点,就是画面景深非常浅,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跑焦的情况,因此细心地对焦相当重要。

跑焦浪费好作品在拍摄时注意对焦点的选择,建议使用相机的单点对焦模式并手动控制对焦位置,假如相机支持“对焦点放大”功能就最好打开,以观察对焦是否准确。

拍摄完记得及时回放,放大图片看焦点位置,及时检查对焦是否准确。

准确对焦很重要4.利用光线刻画植物脉络光其实是摄影的画笔,用光线可以把神奇的叶脉清晰地“勾画”出来,惊人的脉络细节是顺光无法表现的。

令人惊叹的叶脉需要注意的是,逆光拍摄很容易造成眩光和鬼影,会严重影响画面的颜色和细节。

因此你需要缩小光圈,以降低逆光的不利影响。

5.用滤镜营造氛围现在的相机大部分都内置了好玩的机身滤镜,善用这些滤镜可以很方便地营造你想要的氛围。

比如说使用黄色过滤突出鲜花的颜色,而背景渲染成灰色,烘托出一种莫名的孤寂感。

使用黄色过滤烘托孤寂感使用怀旧色彩,烘托出落叶的破败感。

滤镜还有很多种,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各位看官可以多做尝试。

使用怀旧色彩烘托破败感总结:在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的今天,越来越多人欣赏作品和学习摄影。

但是摄影的学问相当高深,小编作为摄影爱好者,至今还觉得有很多知识未完全吃透。

怎样才能拍出好作品?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也没有成功的方程式。

小编建议大家多看好作品,然后结合上文技巧多拍摄,当你拍摄到一定量的时候就自然会出感觉了。

摄影构图技巧前言: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师”随处可见,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吧。

内行戏称我们这些业余“摄影师”是:一个傻瓜(一点摄影知识都不懂),拿着傻瓜相机(全自动相机),照镜头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在镜头前面),这也许是对照相的真实写照吧。

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们这些菜鸟的最爱: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画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

结果是,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和美感。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

“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

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游船在画面中心画面整体显得十分呆板 游船放到画面偏左1/3的位置后效果变协调了对于对焦点位于中心的相机,可以先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对焦,然后重新构图,过程要注意不要松开,要保持半按快门状态,并且不能前后移动相机和变焦。

常见的几种构图方法下面的这些构图方法你可要记住喔,当你拿起相机的时候,构图设想应该在你心中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