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齿轮及轴的几何精度设计

齿轮及轴的几何精度设计

齿轮及轴的几何精度设计
学生作品
所属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小组成员:
组长:
授课教师:
提交时间:
传动轴设计准备工作——明确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1.问题提出:
零件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而零件的配合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的精度要求高低各不相同;即便是配合表面,其工作性质不同,提出进度要求及公差项目也不相同,针对车床传动轴进行几何精度设计。

2.专题研究的目的:
(1)理解零件几何精度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
(2)根据零件不同表面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提出相应的公差要求;(3)掌握正确的零件公差标注方法;
(4)掌握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

车床传动轴的几何设计要求——研究内容
1.完成图1所示传动轴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

(1)对轴上各部分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
(2)对零件各表面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3)根据零件不同表面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提出相应的公差项目及公差值;包括传动轴的尺寸精度设计、形状精度设计、位置精度设计及表面粗糙度。

2.把公差正确的标注在零件图上。

图1 传动轴 工作安排
1.查阅资料了解传动轴各部位的作用;
2.根据相关资料及所学知识设计相应的尺寸及公差要求;
3.绘制传动轴零件图;
4.在零件图上准确地标出相应的尺寸及公差要求;
5.总结上述过程,完成研究报告。

组员分工
1.查阅资料——
2.设计尺寸及公差要求——
3.绘制零件图——
4.制作报告——
技术要求
一、传动轴的作用:
车床传动轴多用于传动,两端圆柱面与轴承配合。

轴肩的位置是
② ①





为了便于轴与轴上零件的装配,键槽通过与键配合实现扭矩的传递。

由给定传动轴的零件图可知,各阶梯轴的基本尺寸均已给出,但在设计时,我们要根据轴所受的转矩来初步估算,然后再按轴上零件的配合方案和定位要求,从而逐一确定各段直径。

在此过程中,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1)轴上装配标准件的轴段(如图1中①、③、⑤、⑦),其直径必须符合标准件的标准直径系列值。

(2)与一般零件(如齿轮、带轮等)相配合的轴段(该轴中无此段),其直径应与相配合的零件毅孔直径相一致,井采用标准尺寸(GB2822--81)。

而不与零件相配合的轴段(如图1中②、④、⑥),其直径可不取标准尺寸。

3)起定位作用的轴肩称力定位轴肩(如图1中①与②、③与④之间的轴肩),其高度按相关的原则确定。

为便于轴上零件安装而设置的非定位轴肩,其高度一般取1~~3mm。

二、基准的选择及加工工艺:
1、定位基准的选择①粗基准的选择:轴类零件粗基准一般选择外圆表面。

这样,一方面可方便装夹,同时也容易获得较大的支撑刚度。

②精基准的选择:轴类零件的精基准在可能的情况下一般都选择轴两端面中心孔。

这是因为轴类零件的各主要表面的设计基准都是轴线,选择中心孔作精基准,既可满足基准重合的要求,又可满足基准统一的要求。

当不能选中心孔作为精基准时,可采用轴的外表面或轴的外表面加一中心孔作为精基准。

对精度要求不高的轴,为了减少加工工序,增加支撑刚度,一般选择轴的外圆作精基准。

2、工艺路线:轴类零件主要表面加工的工艺路线如下:下料(圆
棒料毛坯)~~车端面、打中心孔~~粗车各外圆表面~~正火或调质~~修研中心孔~~半精车和精车各外圆表面、车螺纹~~铣键槽~~淬火~~修研中心孔~~粗、精磨外圆~~检验。

设计结果
一、尺寸设计:
1.主轴两段Φ17的圆柱面与轴承过盈配合,采用基轴制。

为保证过盈,上偏差取+0.012下偏差取+0.001。

2.键槽所在Φ24圆柱面为过盈配合,上偏差设置+0.015下偏差设置+0.002。

二、表面粗糙度设计:
车床主轴的工作面为Φ17的圆柱面与中间的Φ24圆柱面。

圆柱面承受载荷较大且属于摩擦面,表面粗糙度要求Ra1.6。

键槽所在圆柱面为工作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3.2。

轴肩为了便于轴与轴上零件的装卸,表面粗糙度要求Ra1.6。

三、形状位置精度设计
1.两段的圆柱面与键槽圆柱面和轴承配合有圆柱度要求,并且圆柱面间为装配关系有同轴度要求。

为便于检测采取径向圆跳动0.015。

2.两个键槽用于实现扭矩传输所以其对于AB两个基准面的对称度为0.03
传动轴零件图
齿轮设计准备工作——明确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1.问题提出:
零件的几何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而零件的配合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的精度要求高低各不相同;即便是配合表面,其工作性质不同,提出进度要求及公差项目也不相同,针对车床主轴箱齿轮进行几何精度设计。

2.专题研究的目的:
(1)理解零件几何精度对其使用性能的影响;
(2)根据零件不同表面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提出相应的公差要求;(3)掌握正确的零件公差标注方法;
(4)掌握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

车床主轴箱齿轮设计要求——研究内容
1.完成图1所示齿轮零件的几何精度设计。

(1)对零件各表面主要部分的技术要求进行分析研究;
(2)根据零件不同表面的工作性质及要求,提出相应的公差项目及公差值;包括齿轮的尺寸精度设计、形状精度设计、位置精度设计及表面粗糙度。

2.把公差正确的标注在零件图上。

工作安排
1.查阅资料了解车床主轴箱齿轮各部位的作用;
2.根据相关资料及所学知识设计相应的尺寸及公差要求;
3.绘制齿轮零件图;
4.在齿轮零件图上准确地标出相应的尺寸及公差要求;
5.总结上述过程,完成研究报告。

组员分工
1.查阅资料——
2.设计尺寸及公差要求——
3.绘制零件图——
4.制作报告——
技术要求
车床主轴箱齿轮主要用于降低主轴转速,增加扭矩。

一般车床主轴箱齿轮属于中速、中载荷的一般齿轮。

其性能要求顺序为:圆周速度=齿面载荷分布均匀性>运动准确性。

设计结果
一、尺寸设计:
1.为保证齿轮啮合时存在顶隙,在齿顶圆直径采取上偏差为零的设计,公差为IT1,查表得下偏差为0.22。

2.为保证孔与轴的小过盈配合40孔公差为IT7,选用基孔制,下偏差为0,查表得上偏差为0.025。

二、表面粗糙度设计:
1.齿轮的工作表面为齿面。

要保证传动的平稳性,同时减小摩擦等要求,齿面应采用零件最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即选择Ra3.2
2.主轴箱齿轮与主轴为过盈配合,且其孔的内表面为摩擦表面,应采取高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选择
3.2
3.齿轮外端面A的运动精度要求高于齿轮外端面B,故其表面粗糙度要求高与B,故选择Ra6.4
三、形状位置精度设计:
为检测齿轮端面A采用跳动公差中的端面圆跳动。

这样同时保证了端面与轴线的垂直度要求与齿轮轴向的圆柱度要求。

齿轮零件图
参考文献
【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21世纪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系列教材.第五章,第五节.
【2】黄劲枝.《机械设计基础》【M】.高职高专机电工程类规划教材.第九章,第十二章.
【3】梁旭坤.《机械制造基础.1,公差配合材料热加工分册》【M】. 【4】何永熹. 《几何精度规范学(第2版)》【M】. 高等学校机械基
础课程系列教材.11~17页,20~24页.
【5】《齿轮设计手册》【M】.第一章,第十一章.
【6】廖念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中国测量出版社,第四版.
11 /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