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普昆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普昆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观察胸部变化的标本:螽斯、菱蝗、蜚蠊、犀金龟; 观察胸足的标本:龙虱(♂)、虱(玻片)、蝼蛄、水 龟虫、蜜蜂、蜻蜓、家蝇、螳螂。
工具:体视显微镜、解剖针、镊子、载玻片、擦镜纸等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一、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
1.前胸
背板:以蝗虫为例,前胸背板特别发达,向 前盖过颈部,向后盖住中胸前端,两侧向下延伸盖住侧 板,整个前胸背板呈马鞍形。
如家蝇的前跗节具爪 间突和爪垫,螽斯的 前足胫节具听器,蜜 蜂前足上具净角器。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三、昆虫胸足的常见类型
昆虫胸足的常见类型有:行走足、跳跃足、捕捉足、 开掘足、游泳足、抱握足、攀握足和携粉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1.行走足(步行足):各节无显著特化,适于行走,
如蜚蠊和步甲的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2.跳跃足:
腿节特别膨大,
胫节一般细长, 如蝗虫的后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3.捕捉足:基节延
长,腿节发达,腿节 和胫节多具相对的齿 或刺而形成一个捕捉 结构,如螳螂和猎蝽 的前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知识与技能考核
1.描绘出棉蝗后足和蝼蛄前足图,并注明各部分名称; 2.写出所观察昆虫标本蜚蠊、蝗虫、螳螂、蝼蛄、水龟虫、 龙虱(♂)和蜜蜂的胸足的类型。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于交配时抱持雌虫,如雄性龙虱的前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7.攀握足:各节较粗短,胫节端部具1指状突,与跗节
基弯爪状的前跗节构成一个钳状构造,如虱类的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8.携粉足:胫节宽扁,侧缘有长毛,构成携带花粉的
“花粉篮”,如蜜蜂的后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要求
三、实验材料 四、实验内容 五、知识与技能考核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掌握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 掌握昆虫的翅和胸足的着生部位;
掌握昆虫胸足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要求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侧板:蝗虫的侧板一般不发达,大部分 被前胸背板盖住,仅前下角外露三角形 小骨片。若要看到全部侧板需将前胸背
板揭开。
腹板:蝗虫的前胸腹板不发达,但有些
蝗虫具前胸腹板突。如棉蝗。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2.前胸背板特化的昆虫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二、昆虫胸足的基本结构
1. 昆虫成虫的胸足分为6节,从基部向端部依次 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2.昆虫胸足的一些变化和特殊结构
观察螽斯、家蝇和蜜 蜂等的胸足,注意其 上的一些变化和特殊 结构。
以棉蝗为例,观察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 了解竹节虫、螳螂、菱蝗、蜚蠊、角蝉和犀金龟的前 胸特化情况; 以棉蝗为例,了解昆虫具翅胸节的基本结构; 以棉蝗前足为例,掌握昆虫胸足的基本结构; 掌握昆虫的各类型胸足的结构及其特点。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材料
标本:观察昆虫胸部基本结构的标本:棉蝗(浸泡标本)
实验内容
3. 翅胸 3.1 背板
将液浸的棉蝗背面向上,头向前,固定于蜡 盘中,再把前后翅展开固定,然后观察翅胸背板构造。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3.2 侧板 将棉蝗头向左侧放于蜡盘中,固定后,进行观
察。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3.3 腹板
将棉蝗的腹板向上,可见中胸腹板合并形成 1大块甲状腹板,中胸腹板的沟短而粗壮,胫节宽扁具齿,适于掘土和拉
断植物的细根,如蝼蛄和金龟子的前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5.游泳足:
扁平,有较密的长缘
毛,形似桨,用以划 水,如龙虱的后足。
实验四 昆虫胸部的基本结构与胸足
实验内容
6.抱握足:较粗短,跗节特别膨大,具吸盘状构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