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
操作细则
四川省林业厅
二〇〇七年八月
前言
本操作细则共分为六章四十五条。
第一章总则,包括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区划原则以及组织管理和成果要求,共十一条;第二章技术准备,分为基础资料、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技术培训四条;第三章技术标准,为本操作细则遵照执行的相关技术标准,包括地类、生态区位、森林分类、土地退化、优势树种、龄组、森林健康、森林结构和森林功能等,共十四条;第四章区划界定,分为工作流程、区划系统等七条;第五章是本细则的质量管理部分,包括质量检查方式和数量等共四条;第六章成果编制,对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成果进行了详细要求,共五条。
本操作细则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省林业厅森林资源管理处、省森林管理总站和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组织技术人员编写。
参加细则编写的主要人员有:
四川省林业厅森林资源管理处:范成绪(处长)
四川省森林资源管理总站:黎治福(处长)
张文(高级工程师)
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骆建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刘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马茂江(高级工程师)
曹昌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7年8月
目录
四川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操作细则
为了进一步做好我省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尽快将公益林公益林落实到山头地块,根据《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有关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操作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主要概念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是指依据森林分类体系,按照森林主导功能的不同将林地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别,逐一落实到山头地块,并通过合法程序,经政府批准,以签订合同等规范形式确定有关各方权、责、利关系,以便对主导功能不同的林地进行分类经营管理。
公益林按事权等级划分为重点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
重点公益林,是指生态区位极为重要或生态状况极为脆弱,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提供森林生态和社会服务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
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和护岸护路林等防护林以及自然保护区和国防林等特用林。
地方公益林,包括为区划界定为重点公益林,但生态低位重要,或地方法规保护的森林,如一些为列入重点公益林的天然林、省级(含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地区的森林、中型水库周边的森林等应做为地方公益林。
商品林,是指满足林业产业发展需要,以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为主要经营目的,发挥森林经济效益主导利用为主的森林、林木和林地。
第二条目的意义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是林业经济体质改革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进一步贯彻和落实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举措,是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生态效益补偿的基础工作,是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和林农增收致富的关键。
第三条主要任务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全部林地区划为公益林(重点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森林类别,并落实到山头地块,界定事权等级,确认林权,为编制公益林实施方案和生态效益补偿以及林权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第四条政策依据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执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主要的标准有:《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以及水利部关于大江大河、大型水库的行业标准和《土壤寝室分类分级标准》。
主要的政策依据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家林业局财政部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和《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
主要规划有:《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等。
第五条指导思想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工作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实行保护与发展并重,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以建立完备的生态保障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结合各地地形地貌特征和经济社会条件,充分考虑生态区位的重要性,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优先确保生态屏障建设的需要,努力实现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六条总体目标
根据森林的多种功能和主导利用方向的不同,将森林和林地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别,并落实到山头地块,为森林分类经营、分区试策和生态效益补偿。
林权制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促进林业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最大限度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需求,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第七条区划对象
森林分类区划界定的对象是林地。
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灌丛地、林业辅助生产用地和政府规划用于林业发展的宜林地。
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等工程实施的林地一并纳入本次区划,做到全身林地的全覆盖。
合作造林的单位,以所在行政区划辖区为区划单位,双方共同协商两类林的区划与界定。
第八条区划原则
(1)坚持生态优先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我省岷江、沱江等江河源头,金沙江、长江、大渡河、雅砻江等干流两岸,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森林公园、湿地和大型水库等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森林和林地须优先划为公益林。
(2)坚持尊重林权所有者和经营者意愿的原则。
要切实保持林业
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依法维护森林、林木、林地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对那些生态区位尤其重要的集体林和私有林,在充分尊重林权所有者意愿的前提下,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尽量划入公益林。
(3)坚持统筹兼顾和合理区划的原则。
根据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设要求,统筹兼顾生态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需要,科学确定两类林比例和布局,合理区划公益林和商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