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古诗教学浅谈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小学古诗教学浅谈教学讲义PPT课件

• 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屩(jué鞋子)去 登临。千葩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
• 2、创作背景:时代、天文、地理、制度、 风俗、人物关系等。
• (1)历史地理: • 《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玄宗开元时期行政区划

唐玄宗天宝元年行政区划
小学古诗教学浅谈
一、古诗教学的重要性
• (一)考试指挥棒:今年各地发布中考、 高考改革信息,语文分值提高(150— 180),此必影响小学语文教学。
• (二)语文教学内容必定较大规模地调整, 其中之一是加强古典诗文的教学。
• (三)小学是记诵教学的最佳阶段,扩大 古诗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二、小学教材所收古诗概览
• (一)数据统计(仅限于必读篇目) • 表1:时代分类
时先汉魏唐宋元明清现合
代秦
代计
篇 1 1 1 26 17 1 1 4 1 53 数
三、教学者的必备素质
• (一)诗歌本质论 • 1、诗歌与情感 • (1)《尚书》:“诗言志。” • (2)《庄子·渔夫》:“真者,精诚之至
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 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 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 也。”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 “者”、“下”俱属“上声二十一马”。 • 《广韵》:“者,章也切。”“也,羊者切。” • 唐代所颁韵书和口语基本一致,故依韵书押韵是
合理的。宋以后语音变化较大,再依唐韵来押就 易导致削足适履。今人写诗可押今韵,亦可严格 押古韵,如通行的《平水韵》。
• 亦即诗首先是要有真性情,此情须真,须 善,须美;其次是学诗者须多读书穷理, 表现出才学及对人生的领悟,这样诗歌才 厚重。
(二)文体知识
• 1、诗:四言诗(《诗经·采薇》)、五言 古诗(《七步诗》、《长歌行》)、杂言 诗(《鹅》、《敕勒歌》,杂言诗常归入 七言古诗)、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 绝句、七言律诗
• (4) 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 道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3、诗与审美
• (1)魏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 丽。”
• (2)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 (3)梁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 余,兴也。”
• 4、小结
• 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情性 也。”“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 趣,非关理也。然非多读书,多穷理,則 不能极其至。”
四、教学原理
• (一)知人论世 • 1、作家情况:生平、作品及风格 • 朱熹《春日》: •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泗水:河流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 入淮河。南宋时泗水属于金统治区域。洙泗之滨 为先秦孔孟儒者授业传道之所。
• 朱熹《春日偶作》:
• (3)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
• (4)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 (5)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者,吟咏 情性也。”
• (6)明李贽《童心说》:“夫童心者,真 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 念之本心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 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 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 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
• 2、词(浣溪沙、卜算子、长相思、西江月、 清平乐、忆江南、菩萨蛮)
• 3、散曲(天净沙)
(三)音韵学知识
• 1、《平水韵》 • 如《春夜喜雨》的韵脚(生、声、明、
城)、《画》的韵脚(声、惊)、《牧童》 的韵脚(声、鸣)俱属“下平八庚”, 《春日》的韵脚(滨、新、春)属“上平 十一真”,《洞庭湖》的韵脚(和、磨、 螺)属“下平五歌”,而《所见》的韵脚 “樾”属“入声六月”、“立”属“入声 十四缉”,不押韵。
• (9)黄遵宪《杂感》:“我手写我口,古 岂能拘牵。 ”
• 例作:应允盛《别天台友人》 • 惆怅人间万事违,朝霞忽作雨霏霏。 • 十里长亭君留步,绿水青山伴我归。
• 2、诗歌与政治、历史、道理
• (1)《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 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 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 名。’”
• 2、“入派三声”问题:
• 《春晓》“春眠不觉晓”之“觉”为“入声 三觉”,《宿新市徐公店》“儿童急走追黄 蝶”之“蝶”为“入声十六叶”,若读阳 平则构成三平调,不合诗律。
• 3、古音与今音不同时,若在韵脚位置可读 古音:
• 如《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之“斜”应 读siá。(s读浊音。见王力《诗词格律》)
• (7)明袁宏道《叙小修诗》:“大都独抒 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 魄。 ”
• (8)清袁枚《随园诗话》:“诗者,人之 性情也。”“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 关堆垛。”“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 真。”
• 《随园尺牍·答何水部》:“诗者,心之声 也,性情所流露者也。”

• (2)风俗: • 《元日》 :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问题:元日是什么日子?元日为何燃放爆 竹?“春风送暖入屠苏”怎么翻译?“总 把新桃换旧符”怎么理解?为何换符?
• A元日
•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 B爆竹
• 《神异经》:“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 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 魈(xiāo)。以竹著火中,爆熚(bì象声词 )有声而山魈惊惮去。”
• (2)《孟子》:“《诗》亡然后《春秋》作。”
• (章学诚《文史通义》:“六经皆史。” )
• (3)《诗大序》:“风者,风也,教也。风以动 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
• (3)唐柳宗元《答韦中立书论师道书》: “吾幼且少为文章,以辞为工。及长,乃 知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 (lǎng,明亮、华彩貌),务采色、夸声 音而以为能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