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168610
4
2.建设内容
2-1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概况 一、建设思路 扬州大学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 2012 年,
建立之初秉承学校创始人张謇先生倡导的“学必期于用,用必期于地”的办教思想,按照“厚基 础、宽口径、强能力、扬个性、求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以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为准绳, 以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以在线实验教学要素数字化资源与支撑保障平台建设为抓 手,以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为目标,提出了“积为教用、虚为实用、以虚补实、提升 实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思路。
7、2004 年《动物学实验》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
课件三等奖(第 2 完成人)。
二、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野生动物的遗传多样性、行为遗传学及有害动物的控制技术等方面
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 97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和各类国家级开放实验室项目 32 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兽类学报》编委、中国兽类学会理事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 态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教 主要职责

4、组织实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工作;

5、建立中心开放和共享运行机制,积极向校内外开放和共享;


6、结合中心目标定位,定期检查并落实虚拟实验室建设的具体任务。



1963 年 7 月生,1988 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91 年
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获生态学硕士学位,1999 年 4 月在中国科学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它 博士 硕士 学士

仿 真
教师基本 情况
人数 占总人
14
23 21
0
46 16
3

数比例 21% 39% 36% 4% 70% 26% 4%

教 学 实验教学 中 情况 心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课程数 38面向专业数 31
实验学生人数/年 3472
其它 总人数 平均年龄
0
66
42
0
实验人时数/年
9. BF, Hegab IM, Wang AQ, Wei WH. Every rose has its own thorns? A study on Trivers–Willard hypothesis in plateau pikas.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 2011, 10(24):3249-3253. (通讯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教司制
1.基本情况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扬州大学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称/级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 别(省级或国家级)
批准时间 批准时间
2007 2007
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省级
批准时间 2009
《高级水生生物学》课程和本科生《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动物生物学》、
《动物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主(参)编实验教材 2 部。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获
江苏省教学成果奖 3 项(其中一等奖 2 项)、全国多媒体课件竞赛二等奖 1 项,主
持江苏省教学改革重点项目 1 项、参加 2 项,发表教改论文 10 余篇。
4、2007-2011 年:主持科技部《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关键 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撑项目《拉萨河流域高原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研究与示范》 课题中的专题《典型区域动物群落及变化规律》(2007BAC06B03),课题经费 500 万元;
5、2006-2008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栖息地破碎化对狗獾种群 数量及遗传多样性地影响》(30570289),经费 25 万元。
2002 年 3 月—迄今在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工作。先后多次被评为扬州
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扬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新世纪人才工程”中青年学
术带头人和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获得者,扬州大学生态学一级学科的负责
人。
1
一、教学成果
自 2002 年以来,主要承担研究生《生物资源学》、《遗传学研究进展》、
8. Lv, SJ ; Yan, Y ; Wei, WH . The association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ene variants with behaviour traits in sika deer (Cervus nippon). Journal of animal and feed science, 2012,219(3): 468-476.
7. Shiping LI, BaoFa YIN, Xin DAI, FengPing YANG, ShengMei YANG, WanHong WEI. Prey selection and hunting behaviors of steppe polecat Mustela eversmanni in laboratory studies. 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 2012,11(1):1-8.(通讯作者)
姓名
魏万红
性别

年龄
51
专业技术 职务
教授
学位
博士
联系固话/ 手机号码
0514-87991560 13852708963
1、全面负责中心的总体规划、建设及运行工作:
2、根据学校对虚拟实验室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学院的发展规划,按照国家级虚拟

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基本要求,制订中心长远建设和发展规划;

3、制定中心各项管理的规章制度;负责教学队伍的建设及考核晋升工作;
发表科研论文 1. Ibrahim M. Hegab,WanhongWei. Neuroendocrine changes upon exposure to predator odors. Physiol Behav, 2014, 131:149-155. (通讯作者) 2. Hegab IM, Jin Y, Ye M, Wang A, Yin B, Yang S, Wei W. Defensive responses of Brandt's voles (Lasiopodomys brandtii) to stored cat feces. Physiol Behav, 2014, 123:193-199.(通讯作者) 3. Ibrahim M. Hegab, Guoshen Shang, Manhong Ye, Yajuan Jin, Aiqin Wang, Baofa Yin, Shengmei Yang,Wanhong Wei. Defensive responses of Brandt's voles (Lasiopodomys brandtii) to chronic predatory stress. Physiol Behav,2014, 126: 1-7. (通讯作者) 4. Ibrahim M. Hegab, Aiqin Wang, Baofa Yin, Shengmei Yang and Wei Wanhong. Behavioral and neuroendocrine response of Brandt's voles, Lasiopodomys brandtii, to odors of different species. Eur J Wildl Res, 2014, 60:331-340.(通讯作者) 5. Ibrahim M. Hegab • Hemin Pan • Junyan Dong •Aiqin Wang • Baofa Yin • Shengmei Yang •Wanhong Wei. Effects of physical attribut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novel foods on food selection by Norway rats (Rattus norvegicus). J Pest Sci, 2014,87(1):99-106.(通讯作者)
10. Baofa Yin, Hongmei Fan, Shiping Li, Ibrahim Hegab, Guangyu Lu,Wanhong Wei. Behavioral response of Norway rats (Rattus norvegicus) to odors of different mammalian species. Journal of Pest Science, 2011, 84:265-272. (通讯作者)
主持科研项目: 1、2014-2017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褐家鼠对捕食者气味的行 为和生理响应》(31370415),经费 82 万元;
2
2、2009-2011 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褐家鼠对新异食物的反应 及相关社会信息的传递》(30870374),经费 28 万元;
3、2007-2011 年:主持科技部 973 项目《农业鼠害暴发性灾害成灾规律、预 测及可持续控制的基础研究》中的课题《植物-鼠类-天敌动物之间的作用格局 及对鼠类种群数量爆发的影响机制》(2007CB109102),经费 500 万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申请书
扬州大学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学 校 主 管 部 门: 学 校 名 称: 学 校 管 理 部 门 电 话: 开放共享访问网址: 申 报 日 期:
江苏省教育厅 扬州大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