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命题物理--浮力(解析版)
中考命题物理--浮力(解析版)
C.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 0.5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实验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 0.3N
【答案】D
【解析】
A、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4.0N、2.8N,
由 F 浮=G﹣F 拉可得,
第 3 页 共 16 页
F 浮=ρ盐水 g V 排, 物体 A 全部浸没,所以 V 排等于 V 物,则: ρ盐水 gV 排=G﹣F 拉,
第 2 页 共 16 页
【解析】 A、桥墩下面没有水,水不会对桥墩产生向上的压力,不会产生浮力。故 A 正确。 B、汽车行驶时,汽车和灯杆之间距离发生的变化,所以以灯杆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故 B 错误。
C、t= =
=0.057h=3.42min,故 C 错误。
D、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料,说明人看隧道壁不会刺眼,所以隧道洞壁发生漫反 射。故 D 错误。
④综合分析比较实验 4﹣8,可得初步结论:影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増加量△F 液的因素是物体 的体积。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有普遍性,还应
继续实验。
【答案】(1)①相等;②无关;(2)①大;②无关;③=;④浸入(或排开)液体;(3)换用不同的液 体
【解析】
(1)①将体积相同的物体先后放入盛有相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排开的水体积相同,故水面上升高 度相同;
C、浮力是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起的力,航行的“辽宁号”受到水 的向上托起的力,即受到浮力,故 C 不符合题意;
D、下潜的“蛟龙”号在水中尽管下沉,但仍然受到浮力,故 D 不符合题意。
8.【2020,无锡,4 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接下来的操作是 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丙、测出桶和排开水所受的总重力。
6.【2020,龙岩,2 分】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
第 5 页 共 16 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解答】解:③④物体都是完全浸没,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由①③④可探究浮 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ABC 错误,D 正确。
(2)未完全浸没时,金属圆柱浸入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或所受浮力与深度成正比);完全 浸没后,金属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不变)。
【解析】
(1)由称重法得:F 浮=G﹣F=6.75N﹣5.75N=1N; (2)由图表得知:1~5 次实验,未完全浸没时,金属圆柱浸入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或所受 浮力与深度成正比);
,并观察弹簧
(2)将水换成酒精,比较物体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
的关系。
【答案】减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液体的密度 【解析】
(1)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密度相同,只改变物体排开液 体的体积,故接下来的操作是减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并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2)将水换成酒精,比较物体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的关 系。 9.【2020,广安,2 分】如图,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
3.【2020,临沂,2 分】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如图)由“水上桥面”和“海底隧道” 两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 5.7km,设计时速 100km/h,隧道洞壁采用了让人视觉舒适的新型装饰材 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桥墩不受海水的浮力 B.桥面上行驶的汽车相对灯杆静止 C.通过海底隧道最少需要 34.2min D.光在装饰材料上发生镜面反射 【答案】A
6~8 次实验,完全浸没后,金属所受浮力与深度无关(不变)。
12.【2020,南宁,7 分】盛有液体的容器里,放入物体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会増大,那么,容器底 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増加量△F 液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创新小组对此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他们猜想:△F 液与放入物体的重力 G 物有关。他们将三个重力不同、体积相同的物体先后放入盛有 相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中,并测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増加量△F 水,实验示意图及相应数据见下表。
V 排=V 物=
,
将ρ盐水=1.2×103kg/m3、G=4N、F 拉=2.8N 代入上式可得: V 排=V 物=1×10﹣4m3,
物体 A 的质量 m= =
=0.4kg,
物体 A 的密度ρ= =
=4×103kg/m3,故 A 错误;
B、物体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 浮水=ρ水 gV 排=1×103kg/m3×10N/kg×1×10﹣4m3=1N, 在乙中物体 A 受到的拉力:F=G﹣F 浮水=4N﹣1N=3N,故 B 错误; C、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丙拉=2.8N,在乙中物体 A 受到的拉力:F=3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3N﹣2.8N=0.2N, 故 C 错误; D、由甲、丙,F 浮盐水=G﹣F 丙拉=4N﹣2.8N=1.2N,根据实验丁中物体 A 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 F 支=G﹣F 浮﹣F 丁拉=4N﹣1.2N﹣2.5N=0.3N,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 0.3N,故 D 正确。 5.【2020,黄石,2 分】在探究“物体浮力的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时,具体设计的实验 操作步骤如图甲、乙、丙和丁所示。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最合理操作步骤应该是( )
B、桥墩由于底面埋在地下,其底面不与水接触,因此桥墩没有受到水对其向上的压力,则桥墩不受浮 力作用,故 B 符合题意。
2.【2020,青岛,2 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 a 和塑料 块 b 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 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金属块 a 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0.3N B.利用甲、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C.利用乙、丙,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D.利用丙、丁,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解析】
(1)图 B 中用细线将合金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2)由图 B 知,金属块的重力 G=2.0N,由图 C 知,金属块受到的拉力 F=1.5N,所以 F 浮=G﹣F=2.0N ﹣1.5N=0.5N;
(3)由图 C、D 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不同,但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即浮力大小不变,得合金块在 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第 4 页 共 16 页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答案】D
【解析】
为方便操作和减小测量误差,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丁、测出空桶所受的重力,再把空桶置于溢水杯口的正下方;
甲、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
乙、用弹簧测力计吊着物体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专题五 浮力
中考命题 15 浮力
1.【2020,百色,2 分】下列物体中,不受浮力作用的是( )
A.在水中下沉的铁块
B.在水中的桥墩
C.浮在水面上的轮船
D.空中上升的气球
【答案】B
【解析】
ACD、在水中下沉的铁块、浮在水面上的轮船、空中上升的气球,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的压力,由浮 力的产生原因可知,它们都受到浮力作用,故 ACD 不符合题意;
第 11 页 共 16 页
②三个物体重力不同,而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増加量相同,故△F 水与 G 物无关; (2)①比较实验 4、5 与 6,可知 V 物越大,△F 水越大; ②由实验 6、7 与 8,可知△F 水与 V 物无关; ③由阿基米德原理可以算出实验 4、5 与 6 中的浮力正好等于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的増加量,故可得 物体受到的浮力 F 浮与△F 水相等。 ④综上可得,影响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増加量△F 液的因素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为了使实验结论更有普遍性,还应换用不同的液体,多次测量找普遍规律。 13.【2020,河池,4 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月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4)由 F 浮=ρ水 gV 排得,V=V 排=
=
=0.5×10﹣4m3
金属块的质量 m= =
=0.2kg
所以ρ= =
=4×103kg/m3。
第 8 页 共 16 页
10.【2020,福州,3 分】如图甲所示,物体重
N.把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3N,如图
乙所示,则物体受到浮力为
N.还可利用此实验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
C、根据乙、丙可知,物体的重力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物体的体积不同,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时排开 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示数不同,探究浮力与密度关系时,需要控制物体的体积相同(排开液体的 体积相同),物体的密度不同,故 C 错误;
D、根据丙、丁可知,同一个物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 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 D 正确。
4.【2020,武汉,2 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实验甲、丙和 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4.0N、2.8N 和 2.5N.若盐水的密度为 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
A.物体 A 的密度为 3.2×103kg/m3
B.实验乙中,物体 A 受到的拉力为 1.0N
第 1 页 共 16 页
【答案】D
【解析】
A、金属块 a 浸没在水中时,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F 浮=G﹣F 乙=1.6N﹣1.0N=0.6N, 故 A 错误;
B、根据甲、乙可知,物体浸在液体的体积不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同,所以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故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