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含期中期末试题,共9套)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3分,共35分) 1.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湿衣服晾干 C.铁钉生锈 D.葡萄酿酒2.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属于“绿色化学”范畴的是( )A.杜绝污染源B.治理污染点C.深埋有毒物D.处理废弃物3.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A.受热易熔化B.密度比水小C.较软,硬度不大D.不溶于水4.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5.下列事实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普通玻璃属于易碎品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金刚石硬度大D.盛有水和植物油的试管振荡得到乳状浑浊液体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③燃烧能发光、发热;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④D.①②③④8.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木炭用作燃料C.金用于制作项链D.铝用于制作导线9.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精炼铜、镀铜中都要应用胆矾。

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10.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酒精挥发酒精燃烧B.海水晒盐海水淡化C.钢铁生锈冶炼钢铁D.葡萄酿酒葡萄榨汁11.下列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9.56 g固体B.在托盘天平两端放大小相同的滤纸称氢氧化钠C.用10 mL量筒量取5 mL液体时仰视读数D.用10 mL量筒量取9.6 mL水12.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A.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植物油可以燃烧;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最后不见了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汽油易燃烧D.食盐易溶于水;水结成冰1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他将量筒摆放平稳,面对刻度线,首先俯视凹液面量取79 mL液体,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体积( )A.大于9 mL B.小于9 mL C.等于9 mL D.不能确定14.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的CO2是否比吸入的空气中CO2含量多”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那么小明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B.人体只呼出二氧化碳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有氧气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多15.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②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③把鼻孔靠近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倾斜,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直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中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向下⑥将烧瓶放在桌子上,用力塞进塞子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A.①④⑦⑨B.①④⑤⑦⑨C.①④⑤⑦⑧⑨D.④⑤⑦⑧⑨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9分)16.(5分)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 __________的科学,它是一门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7.(4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1)量取8 mL稀硫酸,应选用________(填“10 mL”或“20 mL”)的量筒。

(2)熄灭燃着的酒精灯,应用________盖灭。

(3)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

(4)实验中取用药品未指明用量时,固体一般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分)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正确选择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证,如图1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填字母),常用于保存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给固体加热时,先____________,后集中火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3)观察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小颖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做加热碳酸氢铵实验。

①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颖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她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洗涤试管,洗干净的试管应________(填“正放”或“倒放”)在试管架上。

19.(8分)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问题,请将下列所述基本环节补充完整。

①“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环节;②“呼出的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环节;③“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环节;④“将呼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⑤“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环节;⑥“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_____________”环节。

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上述序号)。

20.(5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请根据实验要求填空:(1)量取4.5 mL溶液,需要一种合适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2 mL的液体加热时所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酒精灯不小心被碰倒,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21.(10分)看图回答问题:(第21题)(1)上面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指出上图中两个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任举两例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并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错误示例除外)。

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

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的装置。

利用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O3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氧气转化为臭氧发生的是(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

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6分)23.(10分)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手摸烧杯壁有________感觉;蜡烛火焰逐渐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