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辽宁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辽教发[2004]48号)各市教育局:现将《辽宁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试行)》印发给你们。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我省在试点工作的同时,依据《纲要》精神和本省实际,综合教研、科研和试点幼儿园的力量,研究、编制了《辽宁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试行)》。
此《细则》是对《纲要》的具体化,它规定了幼儿园不同年龄班的基本教育内容与要求,是幼儿园将《纲要》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据。
因此,要求各市:1、要认真组织基层幼儿园学习并积极贯彻落实《细则》的有关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注意积累、总结和推广有关经验。
2、要依照《纲要》精神和《细则》的要求,对幼儿园现行的教育活动内容进行认真检查,如有违背幼儿身心健康和年龄特点、与《纲要》精神和《细则》要求相悖的教育活动,如提前读写、珠心算等,要立即取缔,并认真查处。
3、要将本地贯彻《纲要》精神和《细则》要求的经验、作法、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及时报教育厅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处,以便于交流和对《细则》的修改和完善。
附件:辽宁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试行)二○○四年四月八日辽宁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试行)本细则是为贯彻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推动幼儿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而编制的,它依据了《规程》和《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遵循了3—6岁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结合了辽宁省学前教育改革的现状,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化和地方化,适用于辽宁省以3—6岁儿童为对象的学前教育机构,是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教育工作的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并使用。
本细则包括教育内容与要求、组织与实施、教育工作评价三部分。
一、教育内容与要求“教育内容与要求”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年龄分三个阶段,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指导策略。
教师应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确立具体的教育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并注意各领域的相互渗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健康(一)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稳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小班1、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
2、能独立进餐,会正确使用小勺,不洒饭菜。
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的习惯,在老师提醒下知道口渴喝水。
3、能自己上厕所,便后能整理好衣服,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4、学会穿脱简单的衣服、鞋袜,能独立安静入睡,姿势正确。
5、学会整理自己使用后的玩具、图书及游戏材料,知道将用过的东西放置在固定地方。
6、能安全使用玩具、用具,知道上下楼梯及玩大型器械时应按次序、不拥挤,会避开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7、体验五官的重要,学习保护五官的简单方法,不将手或其它异物放进嘴、鼻、耳里。
知道身体不舒服要告诉老师,能配合医生进行预防接种。
8、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中练习走、跑、跳、钻爬等基本运动技能,动作自然。
喜欢做各种训练小肌肉的游戏。
9、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器械和材料进行户外游戏,体验体育游戏的快乐。
10、能一个跟一个走,会走圆形队,能听口令做动作,能随音乐节拍做模仿操及简单的徒手操。
中班1、喜欢集体生活,能心情愉快地参加各类活动,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能愉快、安静地进餐,会使用筷子;了解简单的营养常识,养成不挑食、不掉饭粒的习惯;能主动饮水。
3、在日常生活中,能认真盥洗,会自己洗脸;坚持餐前便后洗手,会正确刷牙,坚持早晚刷牙。
4、保持个人及生活环境的卫生整洁,能整齐地叠放自己的衣物;安静入寝,学习整理床铺;不乱扔废弃物品。
5、了解与生活有关的安全常识,知道不安全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知道遇到危险时会躲避、会呼救,在活动中学习保护自己并注意不碰伤他人。
6、了解简单的保健常识,能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养成正确的站、立、行姿势;学会保护视力、牙齿等身体的主要器官。
7、坚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尝试、模仿与练习各种基本动作,大肌肉和小肌肉动作能逐步达到协调、灵活。
8、主动尝试各种体育器械及材料的多种玩法,充分活动身体,逐步增强体质。
9、能听口令进行队列练习,会随节奏做简单的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大班1、进一步体验与老师和同伴相处的快乐,能初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活泼开朗。
2、进餐举止文明,不暴饮暴食,不挑食,了解粗浅的食物与营养的关系。
3、保持个人卫生及环境的整洁,乐于参与简单的清洁环境和服务性劳动。
4、养成独立盥洗、睡眠、排泄等习惯,逐步学会根据气温的变化及自己的冷热感觉主动增减衣服;初步形成管理自己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品的能力。
5、初步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功能,懂得保护视力和预防眼病以及预防龋齿和换牙的一般常识,学会保护身体的简单方法。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处理方法,懂得远离危险。
7、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对大气变化有一定适应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8、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喜欢并能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能综合地运用走、跑、跳、平衡、钻爬等大肌肉运动技能进行活动,动作协调、灵活、有耐力。
小肌肉动作发展协调、灵活。
9、在体育游戏中,能主动探索各种器械、材料的多种玩法,在游戏中学习合作,遵守规则,不怕输。
10、能动作有力、整齐地随音乐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学前班1、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能与老师和同伴快乐相处,个性活泼开朗。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保持公共环境卫生的习惯,积极参与清洁环境和服务性劳动。
3、有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4、能整理自己的房间、学具和用具,能适应家庭和幼儿园的生活。
5、了解粗浅的食物与营养的关系,知道营养均衡有利于身体健康,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6、了解身边的不安全因素,掌握安全保护的基本常识,懂得并学会远离危险。
7、懂得预防疾病的一般常识,学会保护牙齿、眼睛等,有健康检查的意识,积极接受健康体检。
8、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9、积极探索各种运动器械材料的玩法,综合运用走、跑、跳、平衡、投掷、钻爬等运动技能进行活动,动作协调、灵活、有耐力。
10、能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地参加体育运动,并学会运动中的自我保护。
11、能整齐、有力、协调地做各种操。
(三)指导策略1、充分认识健康对学前儿童成长的意义,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2、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应尊重、爱护每位幼儿,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接纳、理解、支持的氛围,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同伴关系,帮助幼儿学习调节情绪和表达情感,使幼儿形成安全感,情绪稳定、主动愉快地参与各种活动。
3、和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
要鼓励幼儿进行自立、自主的尝试,为其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
运用游戏、示范、练习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习生活自理的技能,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注意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
4、科学安排活动内容,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其基本动作,满足不同儿童运动的需要和运动量,全面锻炼身体。
5、注重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根据幼儿的特点,开展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保证户外活动2小时。
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的运动器械和材料,允许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材料和伙伴,体验运动乐趣,逐步养成锻炼的习惯。
6、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观察分析运动中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及运动量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适时,适当地指导,避免过高过低或强求一律。
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和训练等。
7、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坚强、勇敢、守规则、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语言(一)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二)基本内容与要求小班1、喜欢与家人、老师、同伴交谈,在生活中学习使用“早”、“再见”、“谢谢”等礼貌用语。
2、能够注意倾听家长、教师、同伴讲话,理解简单的行为要求。
3、愿意回答别人的问题,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想法。
4、喜欢故事、儿歌等儿童文学作品,初步理解其主要内容,愿意表演和讲述自己感兴趣的简短故事和儿歌。
5、爱看书,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看书的方法,能看懂单页单幅图画的主要内容。
6、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简单标记。
7、喜欢学说普通话。
中班1、乐意与别人交谈,恰当使用礼貌用语,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
2、能够耐心倾听他人讲话,理解他人说话的意思并做出积极的应答。
3、能够自然大方、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愿意欣赏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理解其内容,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多种方式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5、喜欢阅读图书,能看懂单页多幅儿童图书的内容,爱护图书。
6、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和符号,理解其代表的意思。
7、愿意学说普通话,发音清楚、正确。
大班1、能较为专注地听别人讲话,较好地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2、能够围绕某一话题进行谈话或讨论,敢于发表不同的想法,讲话礼貌,同时关注别人的想法。
3、能够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
4、在集体面前讲话态度自然大方,声音适度。
5、在欣赏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能够理解作品中的情节及表达的情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6、学习独立阅读图书,初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7、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标志及文字,理解其表达的意思,在游戏及活动中尝试运用简单的图像、符号等形式进行表达。
8、对汉字感兴趣,尝试在不同的活动中使用笔,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9、坚持说普通话,发音准确。
学前班1、能持续、专注地听别人说话,较好地理解别人说话的内容,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2、能主动围绕某一话题进行谈话或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话礼貌,同时关注别人的想法。
3、能运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和语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做,有较好的语言运用能力。
4、在众人面前讲话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场合的需要调节自己的声音、语速。
5、能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脉络,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想象线索,联系个人已有的经验扩展想象,并创造性地进行表达;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6、喜欢独立阅读图书,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7、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符号、文字,并对汉字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