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护理学作业一答案.

儿科护理学作业一答案.

《儿科护理学》作业一答案一、名词解释(30分,3分/题)1.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从整体护理概念出发,研究胎儿期至青春期小儿生长发育、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疾病护理的专科护理课程。

2.生长发育:又称成长发展,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点,也是我们了解和照顾儿童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

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是表示机体在量方面的增加;发育是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

二者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

人的成长发展不仅是指体格的生长,还包括情感、认知、道德水平等心理社会方面的发展。

3.基础代谢:是指在清醒、安静、空腹状况下,处于18℃~25℃环境中人体维持基本生理活动所需的最低能量。

4.初乳:产后5~7天内的乳汁为初乳,质稍稠而带黄色,含脂肪少而球蛋白较多,微量元素和免疫物质也多。

5.预防接种:就是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之产生免疫力,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6.计划免疫:是根据当地疫情和人群免疫状况,将各类疫苗按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合理地、有计划地对易感人群(即没有免疫力的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从而控制乃至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

7.疫苗:用病毒或立克次体接种于动物、鸡胚或组织中培养,经处理后制成,包括灭菌疫苗(如乙型脑炎、狂犬病疫苗等)与减毒活疫苗(如脊髓灰质炎、麻疹疫苗等)。

8.治疗性游戏当游戏起到应对恐惧和忧虑的作用时称为治疗性游戏。

其作用是评估儿童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儿童进行护理干预。

9.等渗脱水:是水和电解质成比例丢失,维持血钠浓度在130~150mmol/L。

临床上最常见,出现一般的脱水症状。

10.代谢性酸中毒:是由于碱性物质丢失过多或酸性物质过多堆积,为[H+]增加或[HCO3-]减少所致。

血pH<7.35。

二、填空题(20分,1分/空)1.小儿体液免疫不健全,新生儿只能从母体获得抗体IgG,而缺乏IgM和SIgA,所以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2.小儿出生时平均体重为3㎏,平均身长为50cm。

3.小儿出生时平均头围为34cm,前囟约1.5~2cm,闭合时间为1~1.5岁。

闭合过早见于小头畸形,过晚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或脑积水。

4.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第一针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第二针需间隔1个月注射,第三针需再间隔5个月注射。

5.低钾血症补钾剂量约为3~4mmol/L,液体中浓度不超过0.3%,每日给钾总量静点时间不得少于6~8小时,静脉补钾切忌静脉推注或小壶滴入,以免引起心肌抑制,致心脏停搏。

四、简述题(30分,6分/题)1.简述小儿生长发育遵循的规律。

①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但又并非等速进行,具有阶段性,每一个阶段的发展均依赖前一阶段为基础。

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各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

生长发育的顺序性小儿各器官功能的生长发育都遵循一些预期的特定顺序。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小儿生长发育虽按一般规律发展,但在一定范围内因受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影响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2.选择玩具时的注意事项。

①适应孩子的年龄及其生长发育的特殊需要;②注意玩具的安全性;③玩具应易洗、耐用、易抓握、大小和重量适宜、边缘平滑等。

3.试述添加辅食的原则。

①从少到多,让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如加蛋黄,从每天1/4个开始,无不适2~3天后增至1/3~1/2个,渐渐加至每天1个。

②由稀到稠,如从加米汤开始到加稀粥,再到软饭。

③从细到粗,如加绿叶菜从加菜水开始,加到菜泥,乳牙萌出后可试食碎菜。

④每次添加一种食物,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

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新的辅食。

4.预防接种的禁忌症①有急性传染病及恢复期病人、有传染病接触史、未过检疫期者、严重慢性病、消耗性疾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皮肤病、过敏者;某些疫苗还有特殊地禁忌症,尤应严格掌握,如:免疫缺陷患儿禁用脊髓灰质活疫苗;③近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不能接种活疫苗。

5.儿科病房预防意外管理措施①环境安全②防止烫伤③防止气管异物④免受伤害⑤妥善保管药品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发生,给患儿做各种治疗时,要有一定的约束安全固定技术,以防脱针、断针等意外发生。

⑦其他《儿科护理学》作业二答案五、名词解释(30分,3分/题)1.高热:腋下温度在39℃~40℃之间称为高热。

2.感应性腹痛:当内脏病变使痛觉神经纤维受刺激,发生冲动,传入相应的脊髓节段的脊髓神经支配的皮肤部位,而引起的腹部疼痛为体表感应性腹痛。

3.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诊,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制性或痉挛性抽搐,多数伴有意识障碍,双眼上翻、凝视或斜视,也有意识正常者。

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严重者反复多次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惊止后多入睡。

4.高危儿: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病情的新生儿,需在出生后数天或数周严密观察。

5.中性温度:又称适中温度,系指能维持正常体温及皮肤温度的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下,身体耗氧量最少,蒸发散热量最少,新陈代谢最低。

6.呼吸暂停7.核黄疸8.营养不良:是因能量和(或)蛋白质不足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

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临床表现为体重下降、消瘦或水肿,常伴有代谢失常和器官功能的紊乱。

9.抗生素诱发性肠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正常菌群被抑制,而继发肠道内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引起的肠炎。

10.哮喘持续状态:少数病例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应用一般拟交感神经药物和茶碱类药物,呼吸困难不能缓解,出现低氧血症,心功能不全,若持续24小时以上则称为哮喘持续状态。

六、填空题(20分,1分/空)1.儿科常见症状有发热、婴儿哭闹、呕吐、腹痛、厌食、惊厥。

2.高热使代谢率增快、耗氧量增多。

体温每增高1℃,基础代谢增高13%。

心搏增快15次/分。

3.控制惊厥发作安定为首选药物,最大剂量10mg,静脉注射速度为1mg/min。

4.正常足月新生儿呼吸为40~45次/分,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血压为70/50mmHg。

5.新生儿胃呈横位,贲门括约肌不发达,幽门括约肌较发达,因此易发生溢乳和呕吐。

6.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有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假月经、上皮珠、螳螂嘴。

八、简述题(30分,6分/题)1.小儿腹痛时应重点观察哪些方面?1.疼痛部位:2.严重程度:3.疼痛性质:4.伴随症状:呕吐;大便次数、性状和排气情况;黄疸;其他伴随症状。

2.简述高热惊厥的特点?⑥年龄多在6个月~3岁之间;⑦多在病初突然高热时发生;⑧发作呈全身性、次数少和时间短;⑨神志恢复快,预后好,无阳性神经系统体征。

3.试述新生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

①开放气道:用吸管吸净鼻、口腔及咽喉中的粘液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②弹足底或刺激皮肤以引起啼哭、建立呼吸。

③维持循环:若心率慢,<80次/分,可做心外按压,120次/分。

④用药:心率<80次/分,给予1:10000肾上腺素0.1~0.3ml/㎏静脉或气管滴入。

⑤评价:复苏后至少监护3天。

4.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①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②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超过205μmol/L(12mg/dl),早产儿256μmol/L(15mg/dl),或病情发展快,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

③黄疸消退延迟,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

④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26μmol/L(1.5mg/dl)5.试述肺炎心衰患儿的护理①《儿科护理学》作业三答案九、名词解释(30分,3分/题)1.法洛四联症:是存活婴儿中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有以下四种畸形组成: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右心室肥厚。

2.杵状指(趾)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长期缺氧,致使指、趾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局部软组织和骨组织也增生肥大,随后指(趾)末端膨大如鼓槌状,称杵状指(趾)。

3.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在充足的回心血量的前提下,心搏出量不能满足周身循环和组织代谢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主要表现为心功能减退、肺静脉淤血和体循环充血。

4.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高,大量白蛋白自尿中丢失并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一种临床状态,原发性肾病综合症分为单纯性肾病、肾炎性肾病、先天性肾病。

5.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特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肾脏生理功能急剧下降,甚至丧失,导致体内代谢产物堆积,血尿素氮及血肌酐迅速升高并引起水、电解之紊乱及急性尿毒症症状。

6.贫血: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资料,血红蛋白值6个月~ 6岁<110g/L,6~ 14岁<120g/L,为小儿贫血的诊断标准。

7.急性白血病8.癫痫: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性疾病和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症候群,是脑神经元反复地异常放电导致的结果。

9.格林-巴利综合征:也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诱发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的综合征,病情严重者可引起呼吸机麻痹而危及生命。

10.低血糖: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和尿糖增加的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病。

十、填空题(20分,1分/空)1.咽扁桃体6个月时已发育,腭扁桃体1岁末才逐渐增大,在4~10岁时发育达高峰,14~15岁后逐渐退化,因此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而1岁以内少见。

2.心脏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在第2~8周,在此期间如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则易引起心血管发育畸形。

3.2岁以后收缩压可按公式计算:收缩压(mmHg)=年龄×2+80mmHg。

收缩压的2/3为舒张压。

收缩压高于此标准20mmHg为高血压;低于此标准20mmHg为低血压。

下肢血压比上肢约高20mmHg。

4.应用洋地黄前应测量脉搏,必要时听心率。

婴儿<90次/分,年长儿<70次/分时需暂停用药。

5.小儿造血分为胚胎期造血和生后造血。

生后造血又分为骨髓造血和髓外造血。

6.小儿血容量相对比成人多,新生儿血容量约占体重的10%,平均300ml;儿童约占体重的8%~10%;成人血容量占体重的6%~8%。

十一、单选题(20分,2分/题)十二、简述题(30分,6分/题)1.试述应用洋地黄制剂的护理①每次应用洋地黄前应测量脉搏,必要时听心率。

婴儿脉搏<90次/分,年长儿<70次/分时需暂停用药,与医生联系考虑是否继续用药。

②注意按时按量服药:应单独服用,如患儿服药后呕吐,要与医生联系,决定补服或通过其他途径给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