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之:三曹
曹操(155—220),
字孟德,小名阿瞒, 沛国谯(今安徽亳 州)人。东汉末年 杰出的政治家、军 事家、文学家、诗 人。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 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 于路,乃阳(佯)败面(wai)口(口眼歪 斜) 。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 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 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 汝中风,已差(瘥chài病愈)乎?”太祖曰: “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 耳。” 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 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裴松之注引无名氏《曹瞒传》
自学
曹丕的文学史地位(两个“最早”,自
读《燕歌行》)
“建安七子”重点作家的特点和地位
复习参考
古诗十九首概况 建安风骨的特点 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曹植
“词采华茂”的特点,前后期诗风差别 曹丕的两个“最早”,《典论· 论文》指 出的文学发展方向 抒情小赋的特点 竹林七贤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生年不满百》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点
1、长于抒情,感人至深。 2、深于比兴,情致宛转。 3、直而不野,语浅情深。
阅读推荐:马茂元:《古诗十九首
初探》
《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妻、朋 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中间 或寓言,或显言,反复低徊,抑仰 不尽,使读者悲感五端,油然善入, 此《国风》之遗也。 沈德潜《古诗源》
(续上)植还,度轘(huán)辕(崎岖道路 ), 少许时,将息洛水上,思甄后。忽见女 来,自云:我本托心君王,其心不遂。 此枕是我在家时从嫁,前与五官中郎将, 今与君王。遂用荐枕席,欢情交集,岂 常辞能具。……遂作《感甄赋》。后明 帝见之,改为《洛神赋》。
太祖下邺,文帝先入袁尚府,有妇 人被发垢面,垂涕立绍妻刘后,文帝问 之,刘答“是熙妻”,顾亩发髻,以巾 拭面,姿貌绝伦。既过,刘谓后“不忧 死矣”!遂见纳,有宠。 《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世语》
建安之杰:曹植
曹植(192- 232),字子建, 曹操三子,曹丕 同母弟,封陈王, 谥号“思”,世 称陈思王。有 《曹子建集》。 曹植是第一个大 力写作五言诗的 作家。
才高八斗
谢灵运说:“天下才共一石,曹 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 共分一斗。” ——《南史· 谢灵运传》
立嫡之争
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 节。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 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主要内容
1、离别相思之苦。
《行行重行行》
2、世路艰难、生命短促、人生无常。
《今日良宴会》 《回车驾言迈》
《回车驾言迈》

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 户前,问:“古诗中何句为最?” 睹思未答。孝伯咏“‘所遇无故物, 焉得不速老?’此句为佳。” ——《世说新语》
【推荐阅读】: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 酒之关系》
集评
敖陶孙《诗评》:“魏武帝如幽燕老将,
气韵沉雄。”
刘熙载《艺概》:“曹公诗气雄力坚,足
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
“改造文章的祖师。”
曹丕(187—226) , 字子桓。魏文帝, 曹操次子,文武兼 备。 建安二十五 (220)年篡东汉, 国号魏 ,都洛阳 , 改元黄初。曹丕和 父亲曹操、弟弟曹 植齐名,合称“三 曹”。
曹操的诗——学汉乐府结出的硕果
继承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现实主义传统
用古题写时事。《蒿里行》、《短
歌行》
风格:苍劲有力,慷慨悲凉。
建安文学开创了诗歌新局面

对比《古诗十九首》的感伤风格, 建安诗歌关注现实,风格慷慨激昂, 史称“建安风骨”。
刘勰《文心雕龙》:“建安风骨”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 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 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建安文学
从四言到五言
1、内容的扩大——可容纳主、谓、宾 四言:一句一意象,一句一咏叹,一章表 达一层意思。 例: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 女,君子好逑。 五言:淑女君好逑。
2、节奏的多变(四言主要为二二式)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 ● ●/ ●, ● ●/ ● /● ●
钟嵘《诗品》评曹植诗
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 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嗟乎!陈 思之于诗名其家者
众矣。顾所号为众仙才者,唯曹子建、 李太白、苏子瞻三人而已。 ——清·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
洛神赋
主题传说:为甄后而作 《文选》李善注引《记》:魏东阿王, 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 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与 食。黄初中入朝,帝示植甄后玉镂金带 枕,植见之,不觉泣。时已为郭后谗死。 帝意亦寻悟,因令太子留宴饮,仍以枕 赉(lài)植。
二二一 式
二一二式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 / ●/● ●/ ●,● /●/ ● ● / ●
一一二一式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 / ●/●/ ● ●,● /●/ ● / ● ● 一一一二式
五言诗发展历程
1、《诗经》出现五言。 2、汉乐府五言为主。(《孔雀东南飞》 、 《陌上桑》 、《白头吟》、《上山采蘼 芜》 )
曹植的创作
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
两期。 一、前期: 1、反映现实与战乱,情调悲凉。如 《送应氏》。 2、抒发理想和抱负,豪迈进取。如 《白马篇》、《名都篇》。
二、后期
受曹丕猜忌迫害,失落、苦闷。
代表作:《赠白马王彪》、《美女篇》、 抒情小赋《洛神赋》。 曹植的后期诗歌,下开正始诗风。
文人五言诗
班固《咏史》:现存最早的文人五 言诗。 《古诗十九首》:文人五言诗成熟 标志。
《古诗十九首》
得名:《文选》所收汉代文人五言诗19
首,后人遂以“古诗十九首”称之。 作者:中下层失意知识分子。 年代:东汉顺帝至献帝之间。 地位: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内容:游子、思妇抒发失意之情。 格调:感伤、失意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 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 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 年破贼正为奴。” 《世说新语》
洛神赋特点
1、想象丰富、虚实结合 2、词藻华丽清新,对仗工整,音律和谐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 松。”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3、多心理刻画,情感真挚。
曹丕的文学成就
曹丕现存辞赋约30篇,诗40首。 《 燕歌行 》是现存最早完整的七言诗, 语言清丽委婉。 《典论 ·论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学批评作 品。 散文《与吴质书》表达对亡友的思念, 悲壮慷慨,颇有建安风力。
《典论· 论文》
1、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门性的论著。
2、讨论了文学的价值、作家的气质、 作品的风格、文体的区别等重要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