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

2016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

2 01 6年1 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语言学概论试卷第工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是【】A 广州话B 福州话C 重庆话D 上海话2 汉语拼音字母b、p、m都是【】A 舌尖音B 唇齿音C 正齿音D 双唇音3 下面各项属于自源文字的是【】A 英文字母B 甲骨文C 腓尼基字母D 希腊字母4 儿童“以词代句语言”出现在【】A 单词句阶段B 语法句阶段C 简单句阶段D 复杂句阶段5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采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拟B 仿写C 夸张D 比喻6 下面各项中含有轻声音节的是【】A 渐渐B 妈妈C 声声D 人人7 “在家休息”是一个【】A 动宾词组B 主谓词组C 偏正词组D 兼语词组8 不同行业有自己的“行话”,“行话”属于【】A 地域方言B 社会方言C 亲属语言D 混合语言9 “半两棉花——免弹(谈)”采用的方法是【】A 转移双关B 语义双关C 语音双关D 替代双关10 下面备项属于语言符号特点的是【】A 约定性B 自然性C 固定性D 想象性11 一种语言的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方言叫【】A 母方言B 底层方言C 基础方言D 原始方言12 谈话体属于【】A 书面语体B 宣传语体C 文学语体D 口语语体13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成“人”,这是为了【】A 避讳B 图吉利C 讨口彩D 自谦14 中国历史上推行“书同文”措施的是【】A 齐桓公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唐玄宗15 汉语中“罗汉、菩萨、塔、阎罗”等词的出现,是因为【】A 儒家学说的兴盛B 道教的兴起C 名教的影响D 佛教的传人16 “弟弟吃苹果”不能说成“苹果弟弟吃”,这是受制于语言符号的【】A 组合关系B 聚合关系C 联想关系17 音高取决于声波的【】A 振幅B 数量C 长短D 频率18 “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这个句子是【】A 反复句B 顶真句C 对偶句D 回环句19 中国叫“绥远、定远”之类名字的地方,往往当年【】A 水草丰美B 山川秀丽C 曾发生战乱后被抚平D 人口特别多20 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转而使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叫【】A 语言混合B 语言转用C 克里奥尔D 双语现象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 下面关于语言和民族、国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一个民族只能说一种语言B 一个民族可以说多种语言C 一个国家只有一种语言D 一个国家可以有多种语言E 不同民族可以说同一种语言22 下面各项中,属于元音的有【】A [a]B [f]C [i]D [o]E [p]22 下面各项中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的有【】A 音乐B 舞蹈C 绘画D 推理E 文学24 下面各项中彼此有亲属关系的语言有【】A 日语C 老挝语D 朝鲜语E 英语25 下面各项中,属于借词昀有【】A 克隆B 橄榄球C 鼠标D 沙发E 扑克第Ⅱ部分非选择题(70分)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 语言符号的所指27 语系28 中介语29 机器翻译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0 按照传统“六书”理论,分析下面汉字的结构:火:本:但:从:悲:上: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 根据句子的基本结构,说明汉语句子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并说明各类型的基本特点。

32 简要说明礼貌原则的具体内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3 什么是组合歧义?举例说明组合歧义的主要类型。

34 什么是成词语素?什么是不成词语素?分析下面这句话中所包含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她宛然是那么一块纯然温润的碧玉。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C2 D3 B4 A5 D6 B7 C8 B9 C10 A11 C12 D13 A14 B15 D16 A17 D18 A19 C20 B1 [解析] 广州话属于粤方言,福州话属于闽北方言,上海话属于吴方言。

2 [解析] 略。

3 [解析] 中国的甲骨文是典型的自源文字,A、C、D三项都是借用其他文字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属于他源文字。

4 [解析] 单词句阶段,幼儿的发音能力还比较弱,或者说能发出的音节还不多,因此说出的词都比较简单,还常常把复杂的词加以缩简。

但不管完整的单词还是不完整的单词,这个阶段幼儿说出的单词实际都相当于一个句子,或者说这种句子是由一个单词构成的,因此这时的儿童语言就叫作“综合句语言”或“以词代句语言”。

5 [解析] 略。

6 [解析] 略。

7 [解析] 偏正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修饰限制和被修饰被限制关系的词组。

偏正司组有一种中心语是谓语(整个结构是谓词性的),修饰语是状语,表示怎么样的性质状态和怎么样做某种动作或行为,“在家休息”正属于此种。

8 [解析] 不少语言事实都证明,行业、阶层、职业、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都有可能对语言产生影响,促使形成社会方言。

社会方言中最典型的就是“行话”。

9 [解析] 利用同音词造成的双关叫作“语音双关”,题干中“弹”和“谈”是用音词,故答案选C。

10 [解析]略。

11 [解析]一种语言的共同语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这种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叫作“基础方言”。

所谓“共同语的基础”,指的是共同语的语音、语汇和语法系统都是来自基础方言的。

12 [解析]通常把各类语言文字作品的语体分为口语语体、书面语体和文学语体三类。

口语语体内部还可以再细分为谈话体、演说体和讨论体。

书面语体内部也可以再细分为宣传体、科学体和应用体。

故答案选D。

13 [解析]吉祥话从反面说也就是“词语避讳”,不说不尊敬或不吉利的词语。

汉族人在古代就很讲究人名的避讳。

皇帝名字里所用的字(包括同音字)禁止在一切场合使用。

唐太宗名李世民,唐代人便把“世”改为“代”,把“民”改为“人”,兢是为了避讳。

14 [解析]略。

15 [解析]各种语言都通过翻译或借用外族语言而大量吸收外来词。

汉代以后随着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的翻译,汉语从梵语中借入了“罗汉、菩萨、塔、阎罗”等一大批词。

16 [解析]略。

17 [解析]音高即声音的高低,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

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高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18 [解析]顶真句就是在句子和句子之间,用前一句末尾的词语或语言片段作为后一句的开头,即首尾叠用或重复。

对偶句是一种整句句式,严格的对偶句多用在对联和诗词中,在形式上对偶句要求: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词义对称、没有重字、平仄协调等。

回环句就是前后句子中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只不过颠倒了位置。

19 [解析]从地名中可以看出历史的痕迹,中国叫作或曾叫过“绥远、定远、抚宁、永安、康平、康定”之类名称的地名可能就是当年发生过战乱而被朝廷收复的边疆地区,或发生过战争、瘟疫、灾害的一些地区。

20 [解析]语言转用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也有人称之为“语言替换”。

语言转用不是指两种语言互相渗透,互相融入,最后混合成一种新的语言而是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B,D,E22 A,D23 A,B,C,E24 B,E25 A,D,E21 [解析]略。

22 [解析]B、C、E三项属于辅音。

23 [解析]发散思维是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感情、意志、美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都是发散思维的表现,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摄影、舞蹈等,一般也被看作发散思雏的表现形式。

24 [解析]葡萄牙语来自拉丁语,英语来自日耳曼语,而拉丁语和日耳曼语都来自原始印欧语,所以葡萄牙语和英语是亲属语言。

25 [解析]略。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内容。

27 语系是按照语言的同源关系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属于同一语系。

28 中介语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建立的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29 机器翻译是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0 按照传统。

六书,,理论,分析下面汉字的结构:火:象形本:指事但:形声从:会意悲:形声上:指事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 根据句子的基本结构,汉语句子可以分为完全主谓句、不完全主谓句、非主谓句几种类型。

完全主谓句是由主谓词组形成的句子。

不完全主谓句形式上主语和谓语不完整,但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构成主谓句。

非主谓句是结构上不是主谓词组形式,但一般又不需要或不能补出成分,就能表达完整意思。

32礼貌原则是指出于相互尊重的需要,交谈双方在言语交际中应该遵守的语用规则。

具体内容包括三条准则:一是得体和慷慨,要求会话中尽量避免有损于他人和有利于自己的表达;二是赞誉和谦逊,要求在会话中尽量少赞誉自己,多赞誉对方;三是一致争同情,要求在会话中尽量减少或避免与对方出现分歧和对立,增加相互的一致性和共同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4 组合歧义是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

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语法结构歧义,这是语言片段序列相同而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一类是语义结构歧义,这是语言片段的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相同,但仍然存在歧义。

35 可以直接成词的语素是成词语素。

(3分)不能独立成词的语素叫不成词语素。

成词语素:她,是,那,纯,一,块,温,的,玉不成词语素:么,宛,然,润,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