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的研究蔡 静中图分类号:TU113.6+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6)03-0251-02 (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3)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迅猛提升,环境恶化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日渐严重,所以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重视。
绿色建筑的提出具有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等环保意义,契合了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同时公共建筑绿色改造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对公共建筑绿色改造进行详细的研究,首先设计出方案,然后介绍方案审查并对改造技术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方案评价。
关键词: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场地改造环境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因为高速增长的经济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生活水平上的提升,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匮乏,随之而来的温室效应、雾霾、气候变化等现象都时时刻刻的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力。
所以环境友好成为社会发展需要遵循的原则[1]。
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会带来各种污染,废弃的建筑材料、施工过程中都会有污染产生。
并且建筑需要大量的能源消耗,这对于我国日渐匮乏的资源储备无疑是火上浇油。
绿色建筑的出现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排放为亮点迅速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我国现在正在加快现代化建设,这为发展绿色建筑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1 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1.1 方案设计理念把握好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便可以对建筑绿色改造方案的总思路精准定位[2]。
简单来说,节能环保便是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遵守这一理念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1)节约能源:在能源的选择上,尽量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来提供居民所需能耗,例如供电、供暖;在建筑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材料,对齐进行改造再利用,选材上也尽量使用可以再生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在建筑设计上,尽量利用好当地的地势、气候、采光、通风等,使住户在入住后更体验为舒适,这样会减少住户使用照明、取暖等设备,无形之中也可节约能源[3]。
如图1所示,为建筑绿色改造节约能源理念的实际应用,图1(a)为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系统,图1(b)为热能回收系统。
(2)减少污染:进行建筑绿色改造时采用的材料应该选用天然、无毒、绿色的材料,并且在使用时边角料尽量巧妙利用,一方面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建筑材料污染的排放。
在漆料的选择上更应慎重,不使用有毒性的漆料,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对居住者身体带来负面影响。
在建筑绿色改造方案中,安全的问题也是不可小觑的,保证了安全性,才能谈得上绿色建筑。
首先,安全的场地选择是最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场地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才可以进行绿色建筑的改造。
其次,对于室外的建筑而言,需要重视的因素就是交通问题了,对于建筑的停车及行车区域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附近的交通畅通,同时也保证了建筑改造的安全性,实现了绿色建筑改造的理念。
最后,对于室内建筑而言,水源和排水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造,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基础上,也要保证用水的安全性。
在建筑绿色改造方案中,安全的问题也是不可小觑的,保证了安全性,才能谈得上绿色建筑。
首先,安全的场地选择是最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场地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才可以进行绿色建筑的改造。
其次,对于室外的建筑而言,需要重视的因素就是交通问题了,对于建筑的停车及行车区域必须进行合理的规划,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附近的交通畅通,同时也保证了建筑改造的安全性,实现了绿色建筑改造的理念。
最后,对于室内建筑而言,水源和排水问题需要进行合理的改造,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基础上,也要保证用水的安全性。
1.2 方案详细内容在制定公共建设绿色改造方案之前,需要同业主进行交流,向业主阐明改造理念,交代清楚改造方案,并虚心听取采纳业主意见,对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
(a)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系统(b)热能回收系统图1 建筑绿色改造节能理念实例在进行方案设计时,有以下几个具体内容:(1)施工安全性方案:安全的问题无疑是施工过程中的最关键问题,安全第一这一原则要始终严格贯彻,对于可造成安全隐患的各种因素,例如施工人员、设备、环境等,必须要执行相关的规划。
(2)降尘、躁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灰尘和噪声的问题会严重影响附近用户的生活,严重违背绿色改造的理念,所以必须在方案中将降尘降噪的问题规划进来,使得降尘、躁与资源使用达到最优化的配置。
(3)节能、水方案:该项为建筑绿色改造中最主要的内容,施工方应做好相关的规划,使得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使用在节能、节水上发挥作用,并对管道、开关进行节能优化。
(4)施工监管方案:在施工对投资、进度、质量等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使得施工有序高效的进行。
(5)建筑风格设计方案:在建筑风格使的设计上,由于不同地区文化传统不同导致当地居民喜爱的建筑风格也会各不相同,所以施工方应充分了解业主的需求,在满足绿色建筑改造理念的基础上尽量遵循业主的需求,符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素养。
(6)建筑外形设计方案:建筑外形是建筑的外观体型和整体结构,在设计师,需要施工方以安全性鉴定结果为基础,结合业主对外形的要求,再遵从节能、绿色的主旋律,对外形进行改造设计。
2 方案的审查公共建筑绿色改造方案的审查指标包括,节能性指标、技术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4]。
对节能性的审查主要指的是审核方案的设计是否遵守“绿色”的准则,即是否满足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的指标;对技术性的审查主要指审核主管部门的技术鉴定结果和施工部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产品的许可证;经济性的审查主要是指对整个项目的投资与该项目业主的要求相结合进行审查,以评价该项目的经济性高低。
3 技术分析关于公共建筑绿色改造的技术选择,也需要施工方与业主商量,再结合实际环境最终决定出一个最优的改造技术,下面总结建筑绿色改造的主要技术手段:3.1 空间结构改造当对原公共建筑的(下转第255页)桩号桩长(m)砼强度桩径(㎜)桩型承载力特征值(kN)要求最大试验荷载(kN)施工日期检测日期试桩156.20C45700钻孔灌注桩447589502014/2/22014/3/2试桩256.90C45700钻孔灌注桩447589502014/1/292014/2/26试桩356.40C45700钻孔灌注桩447589502014/1/302014/2/28表3 受检桩的有关成桩参数表4 受检桩检测结果汇总表桩号最大试验荷载(kN)最后一级沉降(mm)累计沉降(mm)回弹后残余变形(mm)极限承载力(kN)试桩189508.0933.4220.468950试桩28950 3.1829.4617.068950试桩38950 6.7527.3216.568950试桩1、试桩2、试桩3的荷载-沉降变形曲线均属缓变型,故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规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取最大加载值为8950kN满足设计要求。
2.3 工程封顶后建筑物监测成果监测方法和内容。
监测对其主体承重结构进行沉降监测,时间从封顶开始持续一年,现监测结果趋于稳定。
①监测仪器:GTS-102N全站型电子速测仪、DS03水准仪。
②主体沉降测量成果(见表5)。
2.4 监测成果及分析根据沉降曲线图可以看出,本幢高观测点稳定时累计沉降量沉降差备注1/C8.5mm0以该点为基准17/C9.9mm 1.417/A9.7mm 1.21/A8.8mm0.3表5 沉降成果汇总表图3 沉降结果曲线图层住宅在其封顶正常使用至沉降稳定后,沉降量不超过10mm且沉降差较小,符合设计及相关要求。
3 结束语万丈高楼平地起,再怎么强调地基基础的重要性都不为过,桩基础目前是我国高层建筑的主要基础类型,特别是在建筑物场地上部的土层比较软弱时,桩基础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对本工程从桩基的静荷载检测到对其建筑主体沉降的测量即桩基正常工作状态的监测,两种测试方法相互佐证,通过这些检测和监测数据可以看出本工程地基基础的设计还是比较可靠的,施工质量也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上接第251页)功能进行改造时,需要把改造后建筑的节能性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其次注意空气的流通、光照、噪音等因素。
当对公共建筑的结构进行改造时,应当把改造的安全性作为首要保障目标,进行适当的安全评估,保证安全改造。
相应的措施可以采用经济和技术兼顾的新型改造技术。
3.2 绿色改造改造之前要充分与业主交流,了解业主的意愿,再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设计达到绿色节能。
节能产品和绿色节能技术的选择应当以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为依据。
3.3 被动建筑节能技术被动建筑节能技术是在对公共建筑绿色改造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主要通过对公共建筑重新进行通风设计,改变之前的建筑格局,更利于自然风的流通,降低对建筑物内空调等电子设备的依赖,从而实现节约能源的目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建筑物内的“冬暖夏凉”状态。
3.4 遮阳技术建筑工地应该针对具体来进行选择遮阳技术,如建筑工地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本身的功能、结构、规模,业主的需求等,而遮阳的形式有安装遮阳窗、板或者是在玻璃上涂遮阳材料或粘贴遮阳膜。
3.5 节能节水技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节能节水设备,如安装节气装置、节电照明装置、节能型升降梯、节水开关、改装管道、回收利用遇水设备等。
3.6 空调系统改造空调作为需求量较高的电器,能耗也十分高,在空调系统上下功夫达到节能的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在保证安全、经济的前提下,对空调系统进行局部改造,或者增加热能回收的装置,都可以实现节能的目的,符合建筑绿色改造的原则。
3.7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一种新兴能源,虽然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前途十分可观。
将太阳能充分利用在建筑绿色改造中十分节能环保。
4 方案评价对建筑绿色改造方案设计的评价以它的目的为出发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
第一,以建筑绿色改造的评价体系为原则,研究评价体系系统与其层次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二,以公共服务建筑的改造为研究对象。
第三,以多个角度研究评价体系,以能否进一步完善建筑绿色改造为目标。
建筑改造项目最终成果的评定要以其评价体系作为重要的参考。
该体系将从多个方面对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并为其做出结论。
相对于之前的从一个角度进行评价,这种多角度的综合评价更适于建筑绿色改造方案的选取,对于评价体系的完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更加具有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它必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5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各行各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建筑行业发展速度尤为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