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蚌埠的资料

蚌埠的资料

蚌埠基本资料1、蚌埠市简介地理位置蚌埠市,隶属于安徽省,地处于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国家统计局重点房地产监测的70个大中城市之一,是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综合工业基地之一。

蚌埠市辖4个行政区,分别为蚌山区、龙子湖区、淮上区、禹会区,所属县包括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总人口共计367.81万人。

图1:蚌埠市位置图蚌埠------火车拉来的城市1911年12月7日,津浦铁路全线通车,蚌埠正式开埠,这个只有500户人家的渔村古渡,一时间人口剧增,商贾沓至,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蚌埠地处津浦铁路南段浦口到徐州的中点,不管南北哪头发车,当晚只能到达蚌埠,火车均需在这里加煤加水,旅客在这里住宿休息,蚌埠就自然地形成了“宿站”。

1911年5月,津浦铁路局正式设立蚌埠车站,蚌埠又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个依山傍水的渔村人口已经激增到十万,商埠完全形成,很快成为皖北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贸重镇。

蚌埠开埠后,以盐粮起家,百货、棉布、五金、烟草等各类交易日渐繁盛,辐射区域达周边20多个县,金融业也随之发展,中国银行最早在蚌埠设立汇兑所,使蚌埠成为当时皖北地区早期的金融活动中心。

1947年,蚌埠正式建市,人口达到30万。

新中国成立后,蚌埠市完成了由商贸型城市向工业型城市的转变,成为安徽省举足轻重的工业城市。

到70年代末,已形成轻纺为主,包括烟草、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电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时至2011年,京沪高速铁路正式运行,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福高速铁路在蚌埠交汇,为蚌埠在新的起点上加速崛起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2:蚌埠市中心图交通蚌埠市是安徽省重点打造的公路运输中心,皖北高速公路的中心城市。

所以皖北的高速公路皆是由蚌埠扩散,目前蚌埠市的高速外环正在形成,公路运输四通八达,蚌埠为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高标准的城市出入口道路已与国道、省道相联结。

京台高速公路(G3)、宁洛高速公路(G36)、蚌合高速公路(S17)、蚌五泗高速公路(在建)、徐明高速公路(在建),蚌埠绕城高速公路(含高铁连接线)(在建)。

蚌埠绕城高速公路是东侧的蚌五高速(蚌埠-五河)、北部南洛高速9G360、西部的京台高速(G3)、南侧的蚌淮高速构成蚌埠中心城区高速大外环。

由北侧的曹北大道、东侧的沫凤大道、南部芦山大道以及西面的206国道构成都市区外环。

中心城区形成“四横三纵”的快速路格局(四横:淮上快速路、淝河路、东海大道、南外环路;三纵:大庆路、解放路、老山路;内城水系龙子湖龙子湖位于蚌埠市东南郊,但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龙子湖已变为蚌埠市的内湖。

龙子湖风景区位于市内龙子湖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中原西湖”之称。

主要由龙湖、曹山、雪华山、西芦山及锥子山组成,大体呈三山夹一湖的独特地貌。

根据地理位置、地貌及景观特征,龙子湖风景区划分为北湖景区、南湖景区、西芦山景区、锥子山景区等四大景区。

随着蚌埠市城市的快速发展,龙子湖已逐渐由“城郊湖”变为“城中湖”,龙子湖风景名胜区也早已成为集自然、人文景观和文物古迹于一体的综合性的风景区。

图3:龙子湖风景区龙子湖周边体育设施:龙子湖水上乐园:蚌埠龙子湖水上乐园隶属于蚌埠市太平体育运动服务有限公司,是安徽省首家大型综合性水上娱乐中心。

乐园地处蚌埠市龙子湖畔,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8000平方米,绿化面积5000平方米。

乐园可同时接纳4000人游玩,开业于1996年,水上乐园现有高台组合滑道、海浪池、漂流河、滑索飞渡、波的水炮等一批国内领先,省内唯一的水上娱乐设施。

惊险刺激的高台组合滑道、瞬间极速的滑索飞渡无不让游客跃跃欲试;荡涤身心的海浪池、水中寻奇的漂流河无不使游客流连忘返。

更加上乐园从德国AVIVA引进的最新水上娱乐项目——旋转陀螺、水上蹦床、水上跷跷板,可让游客体味异国的娱乐时尚。

据网上公布信息,此乐园2013停止运营。

城市地标蚌埠的标志型建筑是淮河文化广场,里面文化气息非常浓厚,会展中心、大剧院、图书科技馆、休闲中心四幢建筑物都坐落于此,而会展中心旁边的小山上的人头像,是被放大了的“陶塑文面头像”。

“陶塑文面头像”是蚌埠双墩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距今7000年左右,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4:淮河文化广场2、蚌埠城市规划2.1、发展目标根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蚌埠将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2.2、城市职能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2.3产业规划商业与文化医疗:老城区行政中心:位于东海大道商贸与服务:淮上区金融与物流:淮河南岸长淮卫高新技术工业园区:禹会区北部由工业区改造而来交通集散区:蚌埠高铁站周边辐射区图5:蚌埠城市功能区示意图2.4、岸线规划根据岸线功能不同,分为生产岸线、生活岸线和自然生态岸线三类。

淮河岸线规划:统筹淮河岸线综合利用,沿岸三类工业用地逐步迁出,将目前分散布局的港口岸线集中发展,深度开发,积极拓展生活岸线,重点保护生态岸线和取水口岸线。

龙子湖岸线规划:重点保护生态岸线,结合城市级公共设施建设,将岸线打造为蚌埠未来城市面貌的集中展示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的高品质生活休闲、文化娱乐、商业服务和旅游度假胜地。

迎河-张公湖-席家沟岸线规划:扩宽迎河沿岸滨河绿带,将两岸居住区域的公共设施与水岸空间紧密结合,创造宜人的城市滨水空间的环境景观,使该区域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健身的生活岸线。

天河岸线规划:重点保护天河两岸大面积的自然生态岸线,将该区域打造为蚌埠市的“绿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体育休闲和旅游度假胜地。

图6:蚌埠岸线规划示意图2.5、商业规划2.5.1、蚌埠商圈发展情况蚌埠历来是重要商埠,传统商品的集散地,是皖北中心城市;其老商业中心仍主要分布在淮河路一带,它地处老城区市中心,交通便利、历史悠久。

淮河路算是蚌埠市的高档商业中心,聚焦了较强的零售商业,拥有全市最大的客流量,经营中高档流行商品,同时拥有蚌埠市最大的四家百货公司及专卖店一条街。

淮河路商圈介绍:淮河路商业圈地处蚌埠中区,与主干道胜利路并行,东起解放路,西至纬四路。

沿途经蚌埠火车站、长途客运站、客运西站等重要设施,以百货大楼为核心,整体成带状辐射。

淮河路商圈经过数十年的沉淀,已经发展壮大并成为蚌埠的商业龙头地带。

业态类型齐全,商业设施呈现聚集化、规模化等形态。

商铺租金通常在每月60-200元/平方米之间。

近年来,淮河路商业发展快速,已趋于饱和状态。

寸土寸金的情况下,各大商家仍然趋之若骛。

蚌埠市主要商业零售项目新世纪广场(2.5万平方米)、中心花园(0.65万平方米)、天桥花园(1万平方米)、华联(2万平方米)均在城北淮河路商圈,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也已完成在蚌注册,前期完成投资2000万正式动工建设,这充分说明淮河商业圈发展的势头强劲。

但其同时存在人流量过大、公共设施维护困难、交通不便、无序恶性竞争等问题。

但多年的发展,该商圈依然是蚌埠人购物的首选,其百货业和服装业最为发达,蚌埠人已有在淮河路买衣服,买家电的消费习惯。

图7:淮河路商业街位置图2.5.2、蚌埠商业规划及各商圈现状根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规划结合城市两主四副的城市空间结构,设置4个市级商业中心和4个区级商业中心。

市级商业中心分别指老城商业中心、光彩商业中心、高铁商业中心和长淮卫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分别指姜桥商业中心、大禹商业中心、李楼商业中心和淮上商业中心。

图8:蚌埠商业中心规划A、淮河路商业中心-----传统的老商业中心B、高铁商业中心----未来城市商业副中心创意时尚文化产业的后现代商圈根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年)》,未来龙子湖区域将打造为蚌埠市未来城市面貌的集中展示区,此区域定位为交通枢纽型商业商务集聚区。

--------------------规划中市政办公中心-------------------规划中市级水上体育中心-------------------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的高铁新区创意文化产业园-------------------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新校区-------------------龙湖、绿地打造的品质住宅区及时尚商业综合体C、光彩商业中心-----建材五金配件集散地光彩大市场地处东海大道以南,背靠老虎山。

全国规模最大现代物流中心之一(150万平方米,一期50万平方米已建),定位为皖北最大的百货商品集散地,现已有服装、建材、五金和汽车业进驻。

根据2003—2020年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光彩大市场在规划近期作为批发市场使用,2010年后远期将对其二、三期用地搬迁至姜桥片区而置换为居住用地,保留的一期用地改作服务周边的商业设施。

D、长淮卫商业中心长淮卫,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边陲的小镇。

面积7平方公里,3000亩耕地、万余人。

此项目已列入蚌埠市文化局“十一五”重点旅游文化开发项目之一。

如今,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结合新农村建设相关优惠政策,建设农民新村;同时,在古镇居民搬迁入农民新村后,大规模、有规划地进行古镇的复古建设,完全修复古镇风貌,并与凤阳、南京的明朝历史文化资源相连接,开发旅游资源。

投资估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7325万美元(约5亿元人民币),计划全额引进项目资金。

长淮卫古镇建设工程分两期进行。

前期由区政府划拨一块地专供建设农民新村;后期围绕长淮卫古镇原有遗存设计规划,恢复古镇原有风貌。

2.6、蚌埠城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根据《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按照市级、区级、社区级、小区级四级配置公共体育设施。

规划在陶山以东、解放路以西、黄山大道以北新增蚌埠市体育中心;规划在龙子湖东岸、燕山路以南新增水上运动中心。

规划四处区级体育中心(每个行政区设置1处);保留二七文化宫体育馆;在新淮路和马村路交叉口西北侧增设一处体育场地;在胜利东路和曹山路交叉口东南侧增设一处体育场地;在仁和片区增设一处体育场地;在长寿路与中粮大道交叉口东南侧增设一处体育场地;在延安北路路与淮上大道交叉口西南侧增设一处体育场地。

图9:蚌埠体育规划图3、蚌埠市现有体育场馆概况图10:蚌埠现有主要体育场3.1、蚌埠体育场蚌埠市人民体育场位于蚌埠市老体育中心,市内繁华地带,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