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二必修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教案设计2.1城市空间结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了解城市的形成,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能够判断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类型;⑵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⑶理解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⑷理解中心地理论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不同城市区位的分析了解城市形成的原因: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通过分析得出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⑵通过利用城市地图分析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而得出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的原因⑶通过讲授法学习中心地理论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地理学中的文化是指与自然相对应的广义的人类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制度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地理文化⑵通过认识城市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通过实例分宜某一城市的形成原因,区位条件;根据城市地图能够分析该城市的土地利用类型2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中心地理论原理教学方式: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导入】: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
人口和产业在集聚到一定规模之后便形成了城市。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种“美好”不是天然出现的,它需要从人的层面、城市层面、环境层面共同努力,那么城市如何才能使生活更美好呢?怎样让我们的地球成为所有人和谐生活的美好家园。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今天共同学习第二章的内容城市与环境。
【活动】:展示河北省石家庄市城市图片。
石家庄市正在进行三年大变样工程,可以说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我市共计有近一千万人口,是河北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那么由此大家能否概括出城市的概念。
【教师总结】:城市首先聚落,是居民聚居地,人口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且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所以城市的定义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承转】:我们把与城市相对应的聚落形态称为农村,那么与城市相比,城市具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回答),那么为什么有些地方能够成为城市,有些地方却相对形成农村呢?这就和区位有关共3页第1页【讲述】:区位顾名思义,是一个空间范畴的词,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空间关系。
那么城市区位是指:某一城市与它所处位置上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空间关系。
大体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
以我们石家庄市为例,位于冲积平原地区所以地形较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农耕;位于东部季风气候区因而温暖湿润,利于人类生活和居住;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所以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有多条铁路线在此交汇因而交通便利;周边县市有矿产资源因而利于发展工业,这些要素都是石家庄的城市区位因素。
当然不同的城市还会有其他不同的区位因素,如首都北京主要依靠政治因素,港口城市大连主要依托海上运输,在一个城市的众多区位中会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这样的区位因素成为城市的主导因素,它的发展变化会突出影响该市的发展。
【活动】:分析过了城市的区位我们来看一下世界大城市分布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
①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②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③在交通运输枢纽处会形成较大城市④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承转】:在分析完城市的外部要素后,我们来看看城市的内部特征。
人们要在城市的内部进行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那么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就会有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展示石家庄城市规划图)。
请大家看这幅我市的城市规划图,图中用不同颜色表示出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
包括供居民消费购物的商业用地、居民居住的住宅用地以及市政用地和工业用地等。
【活动】:为方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一城市里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
(展示石家庄市地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位于市中心的地区主要集中了东购,北国商城等大型购物中心,在一环附近是许多生活区,居民区,二环外是工业区。
那么城市土地的利用有哪些特点呢?翻开课本30页看图2-4说说城市土地利用的基本特征。
【教师引导】:商业区面积较小,一般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两侧;居住区比重最大;工业用地多分布于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两侧。
【结束语】: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各个地块的交通通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经济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城市功能区和空间结构。
一、城市功能区的布局1.“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2.常见功能区的规划布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概念: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常见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三种。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地租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城市的功能用地类型取决于各项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板书设计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一城市二城市区位分析1自然地理区位:地形, 气候, 水文2 经济地理区位:政策, 交通, 历史文化, 矿产资源开发三城市土地利用教案设计中的反思:1 什么是”城市区位”与城市形成原因能否等同2怎样利用课本中的”活动”环节进行教学设计课后巩固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 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
2011年香港和重庆“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靠前。
据此完成1~2题。
1.香港“城市个头”比重庆高,下列原因更合理的是香港()A.洪涝灾害更少B.淡水资源更多C.经济水平更高D.土地成本更低2.近年来重庆“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A.节约建筑用地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耗能D.扩大用地规模解析第1题,香港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重庆,地租更高,“城市个头”高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土地利用成本。
第2题,“城市个头”越高,土地利用率越高,越能节约建筑用地。
答案 1.C 2.A图甲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示意图,图乙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模型图(假设在同一均质平面条件下)。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①—商业区B.②—住宅区C.③—工业区D.④—农业区4.如果考虑放射式交通线的影响,则乙模式图可能变化为下图中的()解析第3题,图乙中各功能区和图甲对应关系应如下图:第4题,城市功能区容易受交通线的影响,沿着交通线延长分布。
各类土地对交通的要求极高,因此乙图中功能分区会随放射型交通线呈放射状均匀分布。
C、D选项功能区沿交通线缩小布局,不符合题意。
城市各功能区中,商业区占地面积最小,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A选项中各功能区的占地大小不符合这种规律。
答案 3.D 4.B中国传统村寨聚落以“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与自然的磨合中形成了具有特色的聚落空间格局。
读“我国某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5.该聚落居住地的最佳选址应该在()A.①区B.②区C.③区D.④区6.影响该区域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光照C.降水D.地形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②地区位于山坡位置可防止洪涝,且靠近河流,取水方便。
第6题,影响该区域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答案 5.B 6.D7.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的是不同的功能区,一条河流穿过该市区(图中没有画出河流,需根据等高线判断大致流向)。
若该市包含下列功能区且布局合理,则g区最有可能的是()A.住宅区B.文化区C.工业区D.中央商务区解析本题考查环境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g位于城市的外围,根据等高线判读g地位于河流的下游;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g地位于季风风向垂直的东北郊外,适合布局工业区,对城区的环境污染较小。
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答案 C图甲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乙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
读图,完成8~9题。
8.据图甲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9.据图乙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解析第8题,图示几条地铁线都经过甲区域,该地交通通达度最高,是人流、物流集聚区域,最可能是中心商务区。
第9题,地铁站人流高峰和流向,与市民白天离家上班、夜晚回家休息规律一致,所以最可能位于住宅区。
答案8.A9.B下图为某平原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以及该城市甲—乙沿线地租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A.西风;自西向东流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C.东南风;自东向西流D.东风;自西向东流11.右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0题,重化工业应布局在河流下游和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依据图中重化工业的布局和指向标判定主导风向为西风,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
第11题,地租高低受距城市中心远近、交通是否便利的影响,甲乙一线越靠近城市中心地价越高,与交通线的交会点出现地租次高峰。
答案10.A11.D二、综合题12.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属于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位于商业区以外,应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第(2)题,要结合钢铁工业布局原理进行分析。
第(3)题,绿化带应设置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答案(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住宅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