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习题答案
7.1 解:(1)手性和手性碳: 实物与其镜像不能完全重合的特征称为手性;具有四面体结构(即sp 3)的碳原子,当连接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时形成手性中心,这个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
(2)旋光度和比旋光度:偏振光通过旋光性物质时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偏转了一定角度,这个角度叫旋光物质的旋光度,用α表示;旋光度与测定时的条件,如溶液的浓度、盛液管的长度、温度以及所用光的波长等因素有关。
1mL 含1g 旋光性物质的溶液,放在长1dm 的盛液管中测得的旋光度称为该物质的比旋光度。
比旋光度是旋光性物质特有的物理常数,通常用[]t
λα表示。
(3)对映体和非对映体:旋光异构体中互为实物与镜像关系且又不能重合的一对异构体称为对映体;旋光异构体中不是互为实物与镜像的一对异构体叫非对映体。
(4)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分子中含两个或偶数个相同的手性碳原子,它们对称地排列时,分子中存在对称面使分子的上部与下部互为实物与镜像的关系,无旋光性,称为内消旋体,常用meso -表示;一对对映体的等量混合物称为外消旋体。
外消旋体“±”或“dl ”表示。
内消旋体和外消旋体都没有旋光性,但它们的组成是不同的,内消旋体是单一化合物,外消旋体是混合物,可进行外消旋体的拆分。
(5)构型与构象:构型是表示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排列;构象是指分子由于可以绕σ单键键轴自由旋转,从而引起分子中的各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不同排列形成特定的几何形状。
(6)左旋与右旋:旋光性物质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顺时针旋转为右旋,用“+”或“d ”表示;逆时针旋转为左旋,用“-”或“l ”表示。
7.2
解:第一次观察:[]乙醇)(7.30.1.0.322.220 +=⨯ 05+=
D
α ,第二次观察:
[]乙醇)
(7.35.0.0.311
.120o D
+=⨯
05+=α。
两次观察的结果说明,同一化合物的比旋光度是一定的。
7.3 解:
*
*
(1) CH 3CH 2CH
C CH 2CH 3CH 3
3
CH 3(2)
(3)(4)
O
CH 3
***H CH 3
H
H
(6)
*
*HOOCCH 2CHCHCOOH C 6H 5
C 6H 5
无
7.4 解:(1)(R )-3-溴-1-戊烯 (2)(2R ,3R )-2-甲基-1,3-二氯戊烷
(3)(2S ,3S )-2-氯-3-溴戊烷 (4)(2S ,3S ,4R )-2-氯-3,4-二溴己烷 (4)(1S ,3S ,5R )-1-甲基-5-异丙基-2-氯环己烷 7.5 解:
(1)
(R )(2)
(R )(3)
(2S ,3R )(4)(S )
CH 3
HO
H CH 2Br
H SO 3H CH 3
CHO
HO H CH 3H
OH
H
CH 3O
CH
2OH
7.6
解:
3H
H
RCO H
3
H
CH 3
RCO H
3
(手性分子)
(非手性分子)
7.7 解:
(5)
(6)CH 2CH 2CH 3
HO
H
CH 3CH 3
Br H H Br CH 2CH 3Cl
H CH 2OH
H OH 2OH
H
OH (1)
(2)
(3)
CH 3
HO
H
(4)CH 3
CH 3O
H 2CH 3
CH 3
H
OH 2CH 3
H
CH 3
7.8解:这个性诱剂可能具有的构造式为CH 3(CH 2)12CH CH(CH 2)7CH 3
7.9
解:
A
C C 2H 5H 3
CH
或C H C 2H 5
3CH B
CH C 2H 5
3
C 2H 5
7.10 解:
CH 3
Br
Br
CH 3
CH 3Br
CH 3
Br
(A)
(B)
CH 2
CH 2
(D)
Br
CH 3
H 2C
(C)
H 2C
Br CH 3
H 3C Br 3
Br
H 2C
Br CH 3
CH 3
Br
CH 3
Br
H 2C
H 2C
Br CH 3
+CH 2
H 2C
O O 2O
CH 2
O
+
2CH 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