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小车设计概要

智能小车设计概要


+
ARM控制板
+
无线收发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交流报告
主要报告内容
一、题目要求及设计思路简介 二、智能小车系统设计 三、系统关键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四、系统实现及测试 五、指导教师点评
2.1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1、主处理板选型
方案一:采用AT89S52单片机 作为主控芯片。其特点是功耗较 低,集成度较高,兼容性较好, 但CPU处理速度及片上资源有限, 不适合复杂实时控制系统的应用。 由于在小车运行过程中,涉及大 量数据处理,需要完成传感器检 测、电机控制、定时计数等功能。 因此此系统需要有良好的运算性 能,对两个小车的速度控制要求 较高,而此普通单片机运算速度 较慢,不能满足需求。
2.1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4、循迹模块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光敏电阻组成 光敏探测器。 光敏电阻的阻值可以跟随周 围环境光线的变化而变化。当光 线照射到白线上面时,光线反射 很强烈,光线照射到黑线上面时, 光线反射较弱。基于光的反射原 理因此光敏电阻在白线和黑线上 方时,阻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将阻值的变化值经比较器就可以 输出TTL高低电平信号。但是这 种方案受光照影响很大,不能够 稳定的工作。
2.1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3、位置同步方案
方案一: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测距 方案 超声波传感器采用IO触发测距, 模块自动发送8个40khz的方波,自动 检测是否有信号返回。有价格便宜、 使用简单的优点。但是不能准确测得 小车超车及姿态调整时的距离,因此 采用此种方案稳定性不高
2.1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2.1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5、鸣笛电路设计 本设计中添加了鸣 笛功能,由比较器和喇
叭组成。当甲乙两车启
动时、超车时以及到达 终点时都会以鸣笛作为 标志。
2.2 智能小车软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嵌入式的ARM芯片LM3S615作为控制核心。 使用两个32位定时计数器的中断来对步进电机的时序进行 控制,这样可以充分利用CPU的资源,精确而简单的控制 小车的速度。小车在行进过程中不断检测红外传感器,判 断小车是否偏离跑道外侧的黑线,可以通过调整定时器的 计数值来调整两轮的速度,进而对小车的位置及方向进行 矫正。对定时器的进一步控制可以准确的实现小车的转弯 及超车。两车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位置同步。软件 流程图如下:
2.1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方案二:采用嵌入式系统 采用LM3S615的ARM芯片作为控 制核心。LM3S615是基于ARM® Cortex-M3 的控制器,它将高性能 的 32 位计算引入嵌入式微控制器 应用中。其特点是运算速度快,外 围器件简单,功耗低,片上资源丰 富,能满足小车的速度控制以及无 线通信设备的需求,是目前性价比 较高的控制类芯片。基于以上分析,
2.1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方案二:采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 利用红外线在不同颜色的物体表 面具有不同的反射性质的特点,在小 车行驶过程中红外发射管不断发出红 外射线。当发出的红外射线照射到白 色的平面后经反射,则检测出白线继 而输出低电平;当发出的红外射线照 射到黑色的平面后被吸收,则收不到 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则检测出黑线 继而输出高电平。微控制器就是通过 接收到的高低电平为依据来确定小车 相对于黑线的位置。只要选择数量和 探测距离合适的红外传感器,就可以 精确控制小车。基于以上的分析,采 用方案二。
我们选择方案二。
2.1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2、电机及驱动模块的选择方案
方案一:选择普通直流电机。
直流电机可以通过减速齿轮
增大扭力,提高带负载能力。直 流电机的优点是:价格便宜,驱
动控制容易,但不能做到精确控
制是其一大弱点。
2.1 智能小车硬件设计
方案二:选择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的特点是:可以精确 控制电机选择步数和角度,能良好 的达到题目要求的精确度。 考虑到题目性能要求,我们选 择了步进电机,同时采用电机驱动 芯片BA6845FS。BA6845FS包含两个 独立的H桥电路。直接给芯片上电, 即可实现电机的驱动。此芯片集成 度高,电路简单,控制方便可靠, 体积小,效率高。
长安大学
Chang'an University
弘毅明德 笃学创新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交流报告
本科组C题--智能小车设计 长安大学代表队 2011-11-27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交流报告
主要报告内容
一、题目要求及设计思路简介 二、智能小车系统设计 三、系统关键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四、系统实现及测试 五、指导教师点评
(3)在完成上述功能后,重新设定甲
车起始位置(在离起点标志线前进方向 40cm 范围内任意),实现甲、乙两车四
圈交替领跑功能,行驶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1.2 设计思路介绍
智能小车功能需求
完成功能需求 所需的模块 光电检测模块 电机及驱动模块ຫໍສະໝຸດ 解决方案精准寻迹 快速行进
红外传感器
+
步进电机
无线通讯模块 位置同步 自主超车 主处理模块 供电系统模块
1.1 题目要求简介
2. 发挥部分
(1)在完成基本要求(2)后,甲、乙两 车继续行驶第二圈,要求甲车通过超车标 志线后要实现超车功能,并先于乙车到达 终点标志线,即第二圈完成甲车超过乙车, 实现了交替领跑。甲、乙两车在第二圈行 驶的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2)甲、乙两车继续行驶第三圈和第 四圈,并交替领跑;两车行驶的时间 要尽可能的短。
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交流报告
主要报告内容
一、题目要求及设计思路简介 二、智能小车系统设计 三、系统关键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四、系统实现及测试 五、指导教师点评
1.1 题目要求简介
题目要求两辆小车在如右图所示
的赛道上实现如下功能: 1. 基本要求 (1)甲车和乙车分别从起点标志 线开始,在行车道各正常行驶一圈。 (2)甲、乙两车按图所示位置同 时起动,乙车通过超车标志线后在超 车区内实现超车功能,并先于甲车到 达终点标志线,即第一圈实现乙车超 过甲车。 (3)甲、乙两车在完成(2)时的 行驶时间要尽可能的短。
方案二:采用无线通信方 案
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 在小车启动时、超车时很好的 实现位置信号的同步,效果稳 定。
相比于电路复杂,成本高,实 时性不好,控制复杂的Zigbee无
线收发模块,我们采用无线收 发模块UP-96。该模块采用了 9600bit/s的波特率,直接可 以连接到本设计的处理器输出 口,无需在无线模块上编制程 序,易于控制,传输速率高, 可编程控制输出功率,操作简 单。 基于以上的分析,采用方 案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