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导学案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导学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导学案(5)
第六章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班级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举例说明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与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关系。

3.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4.通过实例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培养学生正确的
人地观念。

【重、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新知预习】
1.黄土高原东起__________山脉,西至__________,北连__________(大致以长城为界),
南抵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3.黄土高原的形成,“___________”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4.黄土高原的地表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就是这里长期的
_________。

5.造成这里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

6.黄土高原千沟万壑,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

7.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
___________,改善环境。

8.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措施。

【导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预习情况
活动二:质疑探究
1.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

2.阅读课本P28图6.3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人为因素)。

3.阅读课本P30图6.37和图6.38,说说打坝淤地和林草护坡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活动三:总结升华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请与同学们分享。

【反馈练习】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
3.下面是对黄土高原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千沟万壑
B.起伏平缓
C.雪山连绵
D.崎岖不平
4.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水成说”
B.地震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5.小红国庆期间去延安旅游,有时看到景点近在眼前,却要绕道行驶,其原因()
A.地面崎岖
B.千沟万壑
C.河道纵横
D.坦荡无垠
6.流经黄土高原的著名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黑龙江
7.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重要原因是()
A.注入的支流众多
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水流速度快
D.黄河及支流汾河、渭河都流经黄土高原
8.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A.治理上游的干旱环境
B.治理中游的水土流失
C.治理下游的决口改造
D.治理中下游的水污染
9.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
B.台风
C.寒潮
D.地震
10.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毁林开荒
B.修筑梯田
C.降水集中
D.土质疏松
1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采矿修路
D.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1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是()
A.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B.覆盖率高,水土流失严重
C.覆盖率高低不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
D.地表植被的多少与水土流失没有任何关系
13.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化,关键问题是()
A.乱砍乱垦
B.人口增长过快
C.农作物产量下降
D.生态环境恶化
14.在黄土高原上,下列哪种活动属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A.植树种草
B.退耕还林、还草
C.建梯田、修档土坝
D.陡坡种植粮食作物
15.要让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
A.增加草地放牧的牧畜数量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D.大力发展畜牧业
【课后作业】
预习《祖国的首都——北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