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正式版

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正式版
电气误操作事故原因分析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在发电厂和变电站运行中,电气倒闸操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由于操作错误往往会造成用户停电、损坏设备、人身伤亡和电网瓦解等重大事故,所以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在防止误操作方面,虽然《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已经有了明确规定,各单位也做了大量工作,但误操作事故仍然频发不断。

1 电气工作票制度执行中造成的误操作
(1) 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未经考核批准,有的由于不熟悉规程,对设备系统结线和运行方式一知半解,经常出现错误。

如:在部分停电工作时,在1张工作票中将工作范围扩大到2个以上的电气连接部分,同时发给1个工作负责人几张工作票。

(2) 工作票中安排的任务与实际工作不符。

如:工作任务为某断路器或开关柜的检修,实际工作时却将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和母线清扫也包括在内。

(3) 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或有错误。

如:停电范围不明确,容易将工作范围扩大到带电设备上;安全围栏或遮栏有漏洞,不能防止误入带电间隔;接地线位
置挂接不正确或数量不够,起不到防止突然来电和防止剩余电荷与感应电压对工作人员的伤害等。

(4) 运行值班人员不认真审核工作票。

对上述的许多错误不能及时发现纠正,从而为后来的运行操作留下隐患等。

2 电气操作票制度执行中造成的误操作
2.1 不按规定发受倒闸操作令
发布操作令时,由无权受令的值班员受令,因受令人不熟悉规程,对操作令理解不正确,再由于不进行复诵,使错误不能及时得到纠正。

如:某发电厂电气值
班长,在一次下令水泵站切换电源操作时,因站内正值班员正在巡视检查,由新参加工作的副值班员受令,在向正值班员传达时,误将切换电源说成是停电,因此造成一次水泵站误停电事故。

2.2 监护人不认真进行监护
操作时不执行唱票复诵,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不验电就装设接地线,甚至离开操作人去干其它工作,或会同操作人一起进行操作。

如:某单位在1次主变压器检修竣工后恢复送电操作中,监护人和操作人都是同时进厂的,彼此非常熟悉,技术水平不相上下。

操作时监护人对操作人说:我们哥俩就不搞监护制那一套了,分头操作还来得快。

于是将
操作票放在兜里,两人分头操作。

在拆除接地线时,3组地线1人拆除1组后误认为已经成1次严重的带地线合闸事故,主变压器因出口短路而烧损。

2.3 模拟图板与实际系统结线不一致
有的开关设备编号与实际不符。

扩建设备已投入运行,模拟图板上还未标示;在设备检修完后恢复运行时,因某种需要暂时保留了1组地线未拆除,但在模拟图板上没有标志,以致在下次操作时造成带地线合闸事故。

此外,操作票填写完后,没有在模拟图板上进行预演,运行值班员不认真审查就签字同意操作,使操作票上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

3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措施
3.1 执行工作票制度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 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核批准,且书面公布,不能流于形式,并应按《安规》中的有关规定明确安全责任。

(2) 值长和电气运行值班长在受理工作票时,应重点审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工作任务与实际停电范围必须一致;
②安全措施中要求断开的开关设备,应保证各方面可能送电到检修设备的电源完全断开(包括二次电源),而且每路
电源断开后与检修设备间,至少有1个明显的断开点;
③安全措施中要求装设接地线(或接地刀)的组数和位置,应保证在工作地点能可靠地防止突然来电。

若某组接地线或接地刀的位置影响检修工作的开展,需要改变时,应在工作票上注明。

(3) 运行人员在布置安全措施和设备检修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①工作票中所列的安全措施,如分、合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装设接地线或投入接地刀闸等,只能由值班运行人负责完成,检修人员不得参与操作;
②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应悬
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或“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示牌;
③所装设的临时遮栏应采用全封闭(包括网状)的检修临时围栏,必须保证能防止检修人员误入带电间隔;
④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需要对检修后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进行分、合闸试验时,只能在检修人员的配合下由值班运行人员操作,禁止检修人员自行操作;
⑤应配备充足的经过国家或省、部级质检机构检测合格的安全工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

3.2 执行操作票制度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 强化岗位培训,提高人员素
质,坚持持证上岗。

经常组织各种形式的演练,彻底纠正各种习惯性违章。

(2) 只允许经过批准的人员,如值班调度员、值长和电气运行班长有权发布操作令。

(3) 接受操作令的人员,必须是有权执行操作令的人员,如值长、电气运行值班长,或执行操作的监护人和操作人,为了防止将命令传达错误,其他人员均无权受令。

(4) 为了防止由于发受操作令错误而造成的误操作事故,在用电话发受操作令时,必须使用录音电话。

在开始发令前应先互相通报自己的单位、姓名和职称。

只有双方互相核对无误,确认发令人和受
令人都是经过批准之后,方可发受命令。

在正式发受操作令时,为了防止记录错误,要求受令人应边听边记(不能听完后再记)。

发令完后,应按照记录向发令人进行复诵,直到发令人核对无误为止。

此外,为了防止误听,还要求使用统一规定的调度术语。

如:把“1”读为“腰”、把“7”读为“拐”、把“0”读为“洞”等。

对开关设备的操作用“断开(或切断)”、“合上”,把容易误会的“停用”改为“取消”等。

此外,由于工作人员来自四面八方,为了避免使用地方方言造成误解,一般除了规定开关设备必须使用双重称号外,还应尽量使用普通话。

(5) 对分开布置的单相隔离开关或
接地刀闸,
在填写操作票时宜将三相分别填写(即每相操作单独列为1项)。

如:某500 kV 变电站在1次主变压器检修后恢复受电操作时,由于500 kV侧的接地刀闸为单相分别用电动操作,监护人和操作人在断开A、B两相后,误认为已全部断开了,即进行后面的操作,以致在合闸受电时,造成500 kV系统接地短路的重大事故。

(6) 操作票填好后,在送审前必须坚持在模拟图板上进行核对无误(模拟图板必须符合实际)。

用电脑制作的操作票,也必须在模拟图板上进行核对和审批。

除了事故处理和单项操作外,严禁无票操作。

在1张操作票中只允许填写1个操作任
务。

3.3 执行操作监护制度中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1) 监护人和操作人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根据操作的复杂程度明确规定哪些人可以进行哪些操作,而且还应将名单给予公布。

(2) 在操作中,监护人必须集中精力进行监护,不允许参与操作或从事其他工作。

在监护中首先应核对设备位置准确无误,其次是要坚持执行唱票复诵制,只有在监护人确认无误,并发出“对,执行!”命令后,才允许操作人操作。

为了防止跳项或漏项,要做到每操作完一项后,立即在该项编号上划上“√”记号。

(3) 在装设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前必须坚持验电,在验电前应将验电器在带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认良好后方可使用。

(4) 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票中规定的顺序,逐项往下进行,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

在对某些操作项目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值班负责人,不允许随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许解除闭锁装置,只有在把问题查清楚后方可继续进行操作。

(5) 有些操作项目操作完后必须进行核对,如断开断路器后,应立即检查操作机构,确认已经到位,三相都已动作后,方可进行下一项操作。

(6) 全部操作完成后应进行1次全面检查核对,确认一切正确,并核对模拟图板与实际完全一致后,方可报告操作结束。

并将已装设的接地线和已合上的接地刀闸,在接地线登记簿上登记。

4 结束语
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必须从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两方面严格把关。

在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中,工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又是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必须从严要求。

我们深信,只要扎扎实实地按规定要求开展工作,用实际行动落实具体安全防范措施,
电气误操作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