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题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题

让更多的人参与竞争某市商业系统某公司在实行商店经理“业内”全面聘任制的工作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应聘人都要求到效益好、基础好的市口商店,并在应聘竞争中对如何搞好经营、提高效益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案,使这些商店经理的选拔聘用有一个较充分的余地,可以好中选优。

但是这些人却对竞争其它基础弱、效益差的非市口商店反应冷淡。

宁可在“好单位”当营业员。

由于聘任制是一种双向选择,使该公司这项工作很难全面推行。

如有一位家住城东的店经理张某,原来在城西工作,领导上考虑到他上下班路途较远,就做工作希望他能应聘去居住地附近的一家经营不善的商店,大家也都相信张某完全有能力把它搞好,但是张某却提出种种借口不愿意去。

最后公司只好聘用了唯一的一名本店应聘职工,一年下来经营管理没有起色。

1.公司领导这种短中取长的聘任方式是否正确?2.如何才能吸引人们应聘效益较差的单位呢?李某能被聘为厂长吗?87年7月21日,某县政府会议室,由26人组成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在讨论某厂厂长人选。

经委张主任认为,李某有开拓精神,治厂方案可行,应聘为厂长。

而计委唐主任则认为老会计原某稳当,较为理想。

工业局申局长也同意后者。

县财政局冯局长说:“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要看到他走过的路。

李从农村到工厂,从乡下到城里,先后走过六七个单位,走到哪里都有一定的反映。

雷声大,雨点小,说得多,办事少,私心重,名声又不太好。

过去用过他的人最后都吃了他的亏,用这个人应认真考虑。

”计委唐主任说:“要搞好一个企业,只凭三把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李某表面看能干,实际工作中很有差距。

嘴上好使,捅了乱子谁都说服不了他,很不好对付。

还是原某可靠,人忠厚,群众基础也不错。

”张副县长说:“李某是人才,作为该厂的承包人,是可以的,虽然社会上对这个人有一定的反映。

但我们不能过分相信传言,也不能不相信这个人,只要能搞活企业,该大胆使用。

”经委张主任第三次发言说:“选厂长就不能用一般干部标准衡量。

李某经营欲望强烈,又有一定能力,搞好这个厂能行。

一个人没有缺点不可能,只要优点大于缺点就行。

”分管工业的于副县长在七嘴八舌的争执中没有发言。

企业的呼唤,职工群众的渴望,承包人的形象,各位成员的神态,在眼前闪现,在脑际徘徊……那间工厂坐落在离县城十公里的山旮旯里,是个有近40年采矿历史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自80年代以来,这个拥有50多万元固定资产的小厂,急剧向破产边缘下滑。

数十条采掘巷道,几乎采不到矿石;连年虚报产量,内亏已达22万元;银行贷款20多万元;平均一个职工负担一个退休工人的工资;因为欠下县人民医院等七八个城市、乡镇医院的住院费还不起,职工伤残重病住不进院;全厂职工已有四个月没领过工资;连续三年工人没得过一分钱奖金;全厂上下人心思治,人心思兴。

为救企业于破产边缘,使老矿重新焕发生机,县政府决定首先在该厂推行承包经营,实行以销售利润递增包干,超收还贷的承包经营形式,承包基数为三年27.3万元,递增幅度为20%。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承包经营者。

招标榜刚贴出去,就有11人报名争标。

经过三次论证筛选,只剩下该厂原副厂长原××,生产组长王××,农民合同工李××。

治厂方案论证,李棋高一着;民意测验,李所得票数首屈一指;投标指标最高为三年实现利润28.5万元,李独占鳖头。

李夺标在望,然而却引起全城舆论大哗。

不同方式的褒贬,纷纷扬扬,涉及到整个社会,同样也传到了于副县长的耳朵里。

李××一下子成了全县的“新闻人物”。

李××何许人也?工业局聘职报告上写道:“李××,男,现年47岁,初中文化程度,中共党员。

系本县西斗乡东峪村人。

其主要简历:1962年至1975年6月,在乡办××厂任会计、厂长;1975年7月至1976年6月任乡企业组组长;1976年7月至1978年元月在化肥厂当合同工,任过农场负责人,机修车间会计;1978年2月至1979年8月在××电厂筹建组工作;1979年9月至1984年6月在××厂任生产组长,1984年××铁厂厂长。

”他有着非常鲜明的个性,据调查报告所记:“在担任会计期间,老爱挑剔领导的毛病,对当时的经营思想和生产方式大加抨击。

领导说他放不稳,想抓主管领导工作。

“后来当了厂长以后,对上边的干预有抵触;使乡领导深为不满。

故调他出任乡企业组组长。

在那么多乡领导眼前行事,他觉得这企业组长不过瘾。

在县委副书记的帮助下,迫不及待地离开了本乡,到化肥厂当了合同工。

“后来又到了××厂。

在厂处于困境的时候,老厂长聘他当了生产组长。

凭他那股犟劲,生产上去了,奖旗扛回来了。

就在这时,一场‘内耗’使他失去了一切,关于他‘强奸女工×××’的诬告,几乎使他锒铛入狱。

“由于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县经济开发公司应运而生,李××又到了开发公司工作。

“原开发公司郑经理贪污和受贿,李揭发了他和其同伙的问题。

有人说李翻脸不认人,继而谎言四起,说他有万余元的贪污问题,反使李受到检察院的立案审查。

“李××善辩,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使万元贪污大案,排出到八百元。

“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调查,事实为:1984年,李××经自称是河南省人的王小钱牵线,从××公司王××手中买到十吨钢材,王从中索取劳务费300元。

当时王说上太原购买钢材花费50O元,公司报销不了,要李以劳务费名义补偿,李即按800元服务费报了账。

在审查李案期间,王出具证明,证明李仿造单据贪污公款800元。

在李的申诉下,××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复审弄清原委,纯属伪证。

”县里制定了人才选拔标准。

一是看履历重业绩,二看治厂方案,开拓精神,两者重在后者。

1.李某能出任厂长吗?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案例一:经理与下属:没有为下属争取机会财务部陈经理结算了一下上个月部门的招待费,发现有一千多块没有用完。

按照惯例他会用这笔钱请手下员工吃一顿,于是他走到休息室叫员工小马,通知其他人晚上吃饭。

快到休息室时,陈经理听到休息室里有人在交谈,他从门缝看过去,原来是小马和销售部员工小李两人在里面。

“呃”小李对小马说,“你们部陈经理对你们很关心嘛,我看见他经常用招待费请你们吃饭。

”“得了吧”小马不屑的说到,“他就这么点本事来笼络人心,遇到我们真正需要他关心、帮助的事情,他没一件办成的。

你拿上次公司办培训班的事来说吧,谁都知道如果能上这个培训班,工作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升职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我们部几个人都很想去,但陈经理却一点都没察觉到,也没积极为我们争取,结果让别的部门抢了先。

我真的怀疑他有没有真正关心过我们。

”“别不高兴了,”小李说,“走,吃饭去吧。

”陈经理只好满腹委屈地躲进自己的办公室。

问题:1.你认为陈经理是哪一类领导者?为什么?2.你认为这件事是谁之错误?为什么?3.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案例二:经理与下属:承担下属的责任吴经理以前是某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负责南大区的运做,职位已经很高了,但总感觉到有“玻璃天花板”,才能没有充分发挥,很苦恼。

正好有个机会结识了民营企业家张先生,经过“甜蜜的恋爱”以后,被重金聘为销售部经理。

但刚上任三个月,销售代表小李,被客户投诉贪污返利,审计部去查,果真如此,返利单上还有吴经理的签名。

这件事惹得总经理很是光火,于是他亲自到销售部质问此事。

我不知道你是怎么当经理的,”张总对吴经理说,“你手下的销售代表,竟然胆敢贪污客户的返利,这么长时间了,你居然不知道?要等到客户投诉到我这里,才知道,也不知道你是怎么做管理的。

”我也知道了这件事,”吴经理辩解道,“按照流程,小李先把返利单报到我的助理那里,她审一下,整理好,给我签字,我的工作也多,可能没看清楚。

”是没看清楚那么简单吗?你的工作比我多吗?”张总怀疑地看着吴经理。

吴经理无奈地说道:“是我工作的疏忽,回头我会和助理商量改进工作流程,并要求公司处理她,也请处理我。

”处理助理能补回公司的损失吗?这件事应该负全责的是你!”张总对吴经理这种模糊的态度很气愤。

“是这样的,”吴经理继续辩解道,“张总,你也知道我刚来,销售部很多关系还没有理顺,我们都知道,这个助理很能干,在工作上是一把好手。

但她和我的关系,我感觉总存在问题,没有理得很顺,甚至有时,我要顺着她的意思来签署一些文件。

毕竟我是新来的,要有适应的阶段,我保证今后,这样的事情,一定不会发生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本来我过来,是来了解一下事情的原因,并不是要处理你的,”张总说道,“不过现在得考虑一下了,你的能力问题了。

问题:1.有权就能领导吗?权力=影响力吗?为什么?2.谁的过错?3.你认为正确的应怎么做?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案例1】某省会城市在城区街道上设立咪表,实行泊车收费。

在市内几条大街(路)边设立咪表的同时,路两边划了白线框,随之还出现了身着制服、头戴大沿帽的收费人员。

只要车一停,收费人员马上上前收费,每辆车两元,先交钱,后停车。

这种办法对整治在街道上随意停车的现象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否非得采取这种泊车收费的形式,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一是该市车流量较大的几条主要街道都划定了泊车线,给本来就十分紧张的道路增加了新的障碍;二是收费程序不够完善。

我国已加入WTO,按照公允原则,凡涉及全民生活和生产负担的政府收费行为,都应当履行听证程序,实行公示取得认可后方可实施;三是收费方式不够合理。

道路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公共设施,收费权应当归政府,收费部门应当由政府行政执法部门执行,而不能由任何个人或集团获取收益;四是对城市形象有影响,这支收费队伍本身不具备行政执法资格,经常衣着不整,对执法人员的形象和该市的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问题:1、在某省会城市城区街道上是否应该实行泊车收费?(7分)2、应如何解决城区街道上泊车收费的问题?(7分)【案例2】某市某公司经向市工商局申请,办理了户外广告登记证,在公司自有门店悬挂了一块总代理的招牌。

该市城管监察大队以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牌为由,对其罚款200元,当场出具了行政执法处罚决定书、罚款收据,并发给该公司一份户外广告登记表。

这块广告牌到底归谁管。

市城建监察大队认为,他们的执法依据是《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的“户外广告牌的设置必须征得负责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部门同意后,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对违规者“责令采取补救措施或限期改正,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省户外广告管理实施办法》也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申请人的经营资质等法定条件进行审核,经审核同意后,在《审批登记表》上加盖印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