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安排
一、|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以学号序位、6或者7人组为单位);
2、发扬合作精神,全体和每位同学积极参与实践课程;
3、不违反国家法律制度,注意文明、友好、尊重与安全;
4、客观求实,严谨深入;
5、制作出实践课程的视频(包括讨论、结题实场)和书面报告;
6、成绩将占总成绩的20%;
二、目的
1、配合理论学习,圆满完成本课程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2、以本课程内容为线索,以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为主线完整、准确、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科学精神;
3、培养观察社会的能力,和培养高度理论水平素养的抽象能力。
4、感受社会实践的复杂性。
三、作业内容(以下题目供参考,各组讨论拟题、确定完成实践课程方案,必须制作小组工作流程和作业结题视频,限三分钟—五分钟)
哲学部分:抽象思维的价值的研究
1、结合近现代科学理论变革讨论哲学发展的革命意义。
2、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本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以太极拳二十四式或者中医理论为基础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特点。
4、如何认识东西方关于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哲学思想。
5、以辩证法或唯物史观和通过对爷爷和父辈的调查研究:文革(1966—1968年的“造反有理”时期;1966——1976年全文革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道德的社会建设。
政治经济学部分:经济方式的研究
1、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调研:
(1)农产品种类、价格:
(2)了解民生与菜篮子;
(3)动手试做一两个菜肴(注意安全),讨论农产品经济对中国人生活的重要性和近年社会生活的成本变化。
2、结合中国的1956年——1976年的经济建设时代,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对“中国缺少资本”的观点进行理论的研究。
3、什么是现代化经济,结合当代中国对发展经济的成果与代价进行思考。
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本的经济思想(集中于道家、法家、儒家的)研究。
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社会主义现实研究
1、结合《共产党宣言》研究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与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的争论。
2、通过对爷爷的调查研究:如何认识大跃进时代的1959——1962年的社会问题。
四、书面报告格式(见附件)
时间为2周(14-15周),交流时间2周(16-17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