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峨眉山养生文化中心

峨眉山养生文化中心

峨眉山养生文化中心项目介绍:在温婉富饶的巴蜀盆地的西南方,屹立着一座千古名山,因其秀美如娥眉,故名曰:峨眉山。

峨眉山形成于万年之前,成名于西周之时,海拔3000多米,植被丰茂,物种繁多,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自古就有‘高出五岳’、‘秀甲天下’、‘震旦第一’、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众多美誉。

唐代大诗人李白也曽为其写下‘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的绝唱。

除去那诗情画意、仪态万千的自然风光,峨眉山还是人类文化资源的宝库,拥有着众多深厚的文化遗产资源。

‘普贤者,佛之长子;峨眉者,山之领袖’,峨眉山素有‘佛国天堂’之称,自公元一世纪第一座佛教寺庙落座于山顶以来,历经数世纪的繁荣发展,作为普贤菩萨的千年道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中唯一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的峨眉山,佛教文化早已融入那一草一木,山峦溪水之间,影响着这里世世代代的人与物。

每日东升,一片漆黑迷茫中,于金顶之上,见光华四射,此乃普贤大士示现之所;而后赏云海之间,朝霞满天,万道金光射向大地,隐处晨钟敲响,梵音渐起,伴随是山中的鸟语、蛙鸣、猿啼…….天人合一在这里得到了最佳体现。

峨眉、少林、武当是齐名的三大中华武术流派。

而追溯历史起源,峨眉武术则是最为古老、最具体现中华人文精神的。

峨眉武术发祥于峨眉山,流传于巴蜀大地,相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白猿祖师’司徒玄空曽在此效仿猿猴,创编了‘峨眉山通臂拳’,而他也是有史记载的中华武术第一人;到宋代武术体系逐渐完善,最为著名的是白云禅师所创的‘峨眉十二庄功(又名临济气功)’,是一套融入了中医养生医疗之理,汇集了佛、道教文化及所长,体现了峨眉武术独特特性的武术功法;明代时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也曾到峨眉山学习拳法,而后创了武当内家拳。

峨眉山人杰地灵,适宜清修,清初道衰之前,一直是佛道两教并存发展,这样的先天优势使得峨眉武术的发展汇聚了儒释道的精髓,既包含了道家的动功在外,又有佛家的禅修静功在内;不走少林外家拳的极刚则柔的修炼之路,也不寻武当内家拳的柔极则刚的修炼之道,而是选择刚柔相济、刚柔求和,取儒家‘中庸之道’,既重视形体与内气的修习,又重视武术攻防的实用技术,集健身、养生、文化、武功为一体,真正做到了内外兼修、阴阳调和,身心合一,体现了中华大地五千年来‘中庸和谐’的人文理念。

与峨眉山的佛教文化和武术同样出名的是温泉。

俗语有云:中国温泉在四川,四川温泉看峨眉。

峨眉山拥有极为稀有的氡温泉,并且规模庞大,是我国最大的露天氡温泉且品质极佳,每立方米氡含量可高达321.53BP。

氡温泉比其他的矿温泉拥有更强的医疗效果,长期浸泡泉疗,对治疗心血管、呼吸道、肝肾等疾病及促进新陈代谢、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有显著功效。

峨眉山最出名的四大温泉是灵秀温泉、红珠山温泉、天颐温泉和瑜伽温泉,它们风格不一,各具特色,且传说众多,是凝聚情义、仙缘、聚财、吉祥的风水宝地。

沉浸在袅袅余烟的温泉之中,身旁是茫茫林海的天然氧吧,千峙百峦的青山翠屏……那份身心与自然合一的恰意自得怕是只有身在其中方能领悟。

峨眉山茶史和茶文化在峨眉山文化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峨眉山坐落在世界野生古茶生长的中心地带,山茶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的先民农耕文化。

峨眉山茶属绿茶类,特点是“扁平直滑、嫩绿油润、清香高长、鲜醇甘爽”。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悠久深厚的文化历史,使得峨眉山茶品种繁多,品质优秀,风格独特。

像已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录的峨眉雪芽、竹叶青等都是品质极高的绿茶品牌。

佛家认为峨眉山茶是佛之馈赠,它具有却百疾、驱秽气、延年益寿疗效的同时,还具备了清心明目、智慧善根、禅悟一切人生的精神意向与菩提心向,因此千百年来,寺院僧侣多有种植。

峨眉茶道为昌福禅师始创,经隆元法师完善,其精神是‘智、美’,由历代高僧传承至今。

峨眉禅茶兴于唐代,源于唐代茶道与佛教饮食及文化的渊源。

峨眉山佛教隶属北传禅宗,峨眉禅茶因禅而成就,成为中国独有的禅茶文化。

看茶、品茶、听茶僧论茶论道,赏山峰林海的仙山茶韵,对历朝历代前来朝拜的香客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寺庙礼仪仪式活动。

清江皋在《游峨眉山记》中说:‘普贤示现之所, 神奇灵异,非复人间’,指的便是峨眉山丰富的自然资源。

峨眉山植被种类多达3700多种,是整个欧洲植被种类的总和。

素有‘古老的植物王国’之美称,药用植物多达1600多种,盛产多种名贵药材,如峨参、冬虫夏草、川贝母、朱砂莲和峨眉黄柏等。

除久负盛名的峨眉茶叶外,峨眉山独有的苦笋和雪魔芋不仅味道鲜美,还营养丰富,是极受欢迎的养生美食。

峨眉山苦笋富含多种维生素,常食有清肝利胆、壮阳的功效,雪魔芋可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是姑娘们喜爱的养颜瘦身佳品,因此美名传遍天下。

来峨眉山,如果不亲尝这两道美食,可谓是一大憾事。

佛家讲求修心养性、武术强身健体,茶叶能延年益寿,温泉和药材美食则可治愈疾病。

今天,世人对峨眉山的趋之若鹜不仅是因为它的秀美风景、文化底蕴,更是因为其从自然环境到历史文化遗产,再到饮食特产中那处处彰显的养生文化理念。

然而虽然峨眉山的养生文化之间是互相影响作用的,但它们的发展却是各自独立的,只有少数深愔此道之人才能够真正体验到峨眉山养生文化的精髓与美好。

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地道而科学的峨眉山养生文化理念,为了将传统的峨眉山养生文化发扬光大,峨眉山养生文化中心随势所趋,应运而生。

峨眉山养生文化中心注册于2016年,是一家基于峨眉山众多悠久的养生文化之上,传承发扬峨眉山独有的养生文化理念的非营利性社团。

中心宗旨:是致力于弘扬峨眉山传统养生文化;通过各类实践及活动普及和推广生活养生概念;关注身与心的关系,研究和探讨如何提升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聚焦国民‘成人健身’理念,倡导‘尊严的老去’,研发推广成人健身计划等。

项目内容:包括提出运动、饮食、文化三大养生理念:运动养生是指通过动的行为方式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痛的健康功效,主要项目有传统武术(如峨眉太极拳法、八段锦、禅太极、佛家易筋经等拳法)、瑜伽以及各类科学的健身运动等。

饮食养生是指通过改变饮食结构从内部去改善人体生理机能,从而达到祛病养生,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功效。

内容包括科学膳食、素食理念、各类绿色有机、药用养生美食及相关知识等。

文化养生是对心灵的修习,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人文精神和琴棋书画等修养身心的方式达到个体心灵对生命和世界认知的提升、领悟与升华。

而运动、饮食、文化三大养生理念也就是通过内外兼修的形式,达到身心合一的和谐境界;在运动、饮食、文化三大养生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各级各类的养生文化活动;从事峨眉山养生文化的传播、推广和研究工作,立足引领峨眉山养生文化事业的发展。

导师团队:石磊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杨式太极拳第五、六代传人、陈式太极拳第12代传人、中国武术协会会员。

峨眉太极创编人之一。

自幼崇尚中华武学,多年来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刻苦修炼,在太极拳及太极推手的教学与修炼中逐步形成了拳理明证、功力深厚、内外兼修、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

石磊先生半生钻研太极拳法,曽获奖无数,桃李遍布天下。

他将自己在研习和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整理并撰写成多篇有关太极拳的文章和培训教程,如《武式太极拳的创立及内涵》、《感觉是开启太极拳身心双修的钥匙》、《武式太极拳115式传统套路教程》、《杨式太极拳115式传统套路教程》、《陈式太极拳71式传统套路教程》、《陈式太极拳83式传统套路教程》以及《杨式传统太极推手教程》等。

峨眉太极是峨眉武术众多门派拳种中的一支,是在继承和传承传统武式太极拳、传统杨式太极拳、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遵循峨眉武术的精神理念,从刚柔两极中寻求平衡,将人的个体视为独立的太极体;通过佛家的禅修静心摒除自我执念,寻求进入身心合一的无极状态;行拳时依据道家的道法自然不二法门,做到‘应物自然’,动静自如,用人体完美演示了‘中国阴阳哲理’的形体艺术,显示出太极独有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功夫。

武术本是人类在与自然界斗抗求生存中习得的技能。

今天,它逐渐褪去了斗抗求生、保家卫国、建功立业的职能,更多的是满足人们强身健体、修心养性的健康需求。

峨眉太极通过松、静、观、调、合、道的次第修习,逐步达到修心养性、强身健体,而后祛除病痛,最终治病救人的功效。

慧光居士本名丁江南,法名慧光,自号莲花山人,又号伏牛山人,网名光自在。

禅太极创始人,世界禅太极总会会长。

所著著作及文章有《禅太极》、《禅门养生功》、《禅的养生智慧》、《少儿禅太极》、《禅太极健身棒》等。

禅太极,又名禅道心拳,是由慧光居士开创的一门身心双修的养生功法。

禅太极缘起神秘稀有的佛门大悲拳,大悲拳则源于大悲神咒,大悲咒是佛教密宗秘法。

大悲拳流芳千百年,却甚少被世人知晓,其从外形上看,更像是随佛教传入中国的印度瑜伽术。

慧光居士研习大悲拳三十余年,为了能够与时俱进、利益大众、造福社会,他以大悲拳为基础,创立了禅太极。

禅太极是通过‘以拳炼身,以禅修心;身心合一,拳禅不二’的功法原理达到‘悟生活禅,修自然道,怀平常心,练般若拳’的核心宗旨。

张明亮国际著名健身气功专家、中医及养生专家、峨眉丹医养生学第十四代传人、中医新九针疗法学术继承人、北京黄亭中医药研究院创办人与院长。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协会常委、对外交流委员会副主任,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理事,峨眉国际联盟(香港)主席,瑞士丹道中医学院院长,法国丹道中医学院院长,法国巴黎东方文化中心学术顾问,日本NPO心身医学研究会特别顾问。

张明亮先生自幼便受到十余位老师的亲传身教学习功法,注重勤修实证、理法圆融,对中国传统医学、导引养生学以及佛家禅修、道家养生等传统文化均有着深入的研究与精深的造诣。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峨眉丹医及健身气功、乐活养生等工作,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影响力巨大,曽被中国、日本等多家媒体杂志采访报道。

所著著作有《五脏的音符——中医五脏导引术》、《峨眉五脏小炼形》、《二十四节气导引术》、《二十四节气导引养生法——中医的时间智慧》、《峨眉功法欣赏》、《唤醒你的身体——中医形体导引术》、《峨眉伸展功》、《金色世界——佛教智慧与中国文化》、《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传统养生功法精选》、《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健身气功培训教程》、《健身气功·六字诀》、《健身气功·易筋经》、《健身气功·十二段锦》、《走进健身气功》等文章及书籍。

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主要讲究调整自然之气和先天之气和谐的关系。

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峨眉丹医属于丹道医学,有其独立的医学体系,因其更好的保存了宋唐以前中医的本来面目,也被称为传统中医的活化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