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_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
花药培养的条件
光照(12~18h,5,000~10,000 lx,28℃) 黑暗(12-16h,22℃)周期交替进行。
1、影响花药诱导频率的因素
①花粉发育时期是影响培养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诱导花粉进行雄性发育(指小孢子沿孢子体途径发育成花 粉植株)过程中,不同物种花粉最适的发育时期不同,对多 数植物来说,单核中期或晚期的花粉最容易形成花粉胚或花 粉愈伤组织。 如南洋金花、烟草和芍药中的最适时期是第一次有丝分裂时 期或稍前后,禾本科植物在单核早期(大麦)或单核中期(玉米、 小麦)反应最好,番茄在减数分裂中期时更适宜。
水稻花药培养
旗叶鞘用70%酒精擦洗一遍
剥去旗叶鞘,取出稻穗
左手持穗,右手用镊子取出花药,无菌培养皿中
70%酒精,洗2遍 用接种环接种到培养基上 培养5天后,花药变黑褐色,20天花药裂开,长出淡黄色 的花粉愈伤组织,先形成芽,后长出根,形成幼苗。
注意事项
选取主穗(一级侧枝)的 花蕾,因为一级侧枝的花 蕾发育良好,数量大,发 育同步。 操作过程中不应使花药受 到损伤,若受损伤,则应 淘汰,因为损伤常常会刺 激花粉壁形成二倍体的愈 伤组织。
培养温度是影响花药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小麦要求先高温培养64天之后,再转入28~30℃下培养。一 直高温培养效果并不好。 较高的温度虽能诱导较高频率的花粉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 分化白化苗的频率也高。控制培养温度仍是减少白化苗的一 个有效措施。
3、花药培养过程
花药材料的选取 关键选取处于合适发育期的花药,离体培养后才能启动花粉 发育。实践表明,从减数分裂期至双核期的花药,均有可能 诱导离体孤雄发育。 大多数园艺植物的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的时期为单核期, 或单核中晚期。
毛曼陀罗花药培养,并诱发再生植株
三、花粉培养
花粉培养成苗途径与花药培养比较: 相同点: 胚状体成苗途径、愈伤组织再分化成苗途径 不同点: 花粉培养: 需进行花粉的分离 特殊的花粉诱导培养
一、花粉培养的操作过程
低
温 预 处
消 毒
理
选幼年玉兰树花蕾
取下花蕾(镜检)
取花药
预培养数天
分离 花粉
药壁向花粉提供营养物质
花药培养简史
1964年:印度学者古哈(Guha)和马斯瓦瑞 (Maheswari ) 将南洋金花花药培养发育成胚 1967年:包金(Bourgin)和尼奇(Nitsch)花药培养获得烟草植 株 1973年:我国首次报道了小麦花药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目前:许多农作物及经济植物通过花粉培养都能诱导成植 株
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育种
花药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培育花粉粒的单倍体植株,并使单倍体加倍, 作为育种材料的来源。 利用杂种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发育而来, 具有丰富的变异类型,选择出有利的变异类型,经过经济性状鉴定后, 选出优良者直接用于生产或配制杂交组合,获得优良杂交种子。 构建永久性分离群体-双单倍体系(Doubled haploid),用于基因定位。 双单倍体:是指单倍体细胞(花粉或卵细胞)经过人工或自发加倍后得 到双单倍体细胞,细胞经诱导分化可发育为单双倍体植株。
单倍体植株的二倍化
花粉植株染色体可自发加倍 人工措施染色体加倍 传统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较大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 单倍体植株,时间为24~96 h。
浸泡试管苗方法 处理芽方法 浸根方法
花药培养脱毒
1974年日本:花药培养可以脱除草莓病毒; 花药采取时期 单核期:花蕾4-6mm,花药1mm 花药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 MS + IAA4mg/L + BA2mg/L + KT2mg/L +蔗糖30g+琼脂7g/L 增殖培养基 MS + GA1mg/L+ IBA0.2mg/L + BA1mg/L+ 蔗糖 30g + 琼脂7g/L 生根培养基 1/2MS + IBA0.2mg/L + 活性炭3g/L + 蔗糖20g + 琼脂7g/L
黄心乌花药培养
甜椒花药培养
草莓
花药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花药植株
杜兰小麦的花药培养
A 花药在BAD-3诱导下,3周 后形成胚状体和愈伤组织 B 另一个花药在BAC-1培养基 中已愈伤组织中长出叶片 C 更多的花药在BAD-3培养基 上诱导出愈伤组织与子叶 D 从BAC-1转移到BAD-1分化 培养基中形成的愈伤组织 E 在MS培养基中培养5-6周, 愈伤组织开始分化根和绿色的 新芽 F 在MS培养基中培养7-8周, 可形成大量的根和幼茎 G 在MS再生培养基中培养8周 后,可由最初的花药形成小植 株 H 由花药形成的健壮小植株 I 花药形成的植株在同样的MS 再生培养基中生长,可因培养 条件改变而形成不正常的植株
第七章
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
安徽大学《细胞工程》精品课程 陈勤
主要内容
花粉和花药培养技术 花粉和花药培养应用
安徽大学《细胞工程》精品课程 陈勤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的区别 (2) 了解花药最佳接种时期 (3) 掌握花药培养的大致过程 (4) 掌握花粉发育的四种途径 (5) 掌握花粉培养的大致过程
② 花药供体植株的生长条件对花药培养反应的影响 很大 例如:水稻、小麦、大麦等禾本科植物,主茎穗比 分蘖穗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明显地提高,同步化 程度高。
③ 培养基是花药培养中影响花粉启动和再分化的重要条件 我国科学工作者对水稻、小麦的花药培养基做了改进,研制 出N6培养基。在N6培养基上,水稻花粉的出愈率大幅度提 高。 N6培养基的特点是铵离子浓度较低。 随后,进一步降低铵盐和硝酸盐浓度,同时附加生物素,研 制出C17和W14培养基,它们可以大幅度提高小麦的花药出 愈率。 以马铃薯提取液为基本成分的马铃薯培养液,现在被广泛地 应用于小麦花药培养,效果良好。
胚珠
花的结构
一、概 述
花药是花的雄性器官,花药培养属器官培养; 花粉是单倍体细胞,花粉培养与单细胞培养相似 花药和花粉都可以在培养过程中诱导单倍体细胞系和单倍 体植株。 单倍体植株经过染色体加倍就成为纯合二倍体植株,这样 可缩短育种周期,获得纯系。花培已成为植物育种的一种 重要手段。
一、概 述
思考题
花药培养的研究意义 花药培养方法
谢谢观看!
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类会影响花粉发育的途径
一般在禾本科植物中,常用1~ 5mg/L 2,4-D或NAA诱导花粉愈伤 组织形成,再将愈伤组织转移至 降低或去除生长素或补加细胞分 裂素类物质的分化培养基上,以 诱导器官分化和再生植株形成。
培养基中糖的种类对花粉胚的诱导和分化有显著影响
朱至清等(1990)报道在过滤灭菌的条件下,若以0.21 mg/L葡 萄糖取代液体培养基中同等浓度的蔗糖,小麦花粉胚的诱导 频率可增加2~10倍。 一般说来,高蔗糖浓度可以抑制体细胞的生长而对花粉的生 长无妨碍。 最适蔗糖浓度: ✓ 烟草的为3% ✓ 水稻为3%~6% ✓ 玉米则为12%~15%
安徽大学《细胞工程》精品课程 陈勤
花药培养 是将花粉发育至一定阶段的花药接种到人工培养基 上进行培养,以形成花粉胚或愈伤组织进而分化成 植株的技术。
花粉和花药培养的研究意义
单倍体植株育种
诱导形成单倍体,快速获得纯系,缩短育种周期 有利于筛选隐性突变体,提高选择效率 获得无病毒个体 有利于隐性基因控制性状的选择 快速获得自交系的超雄株
3、蔗糖浓度
较高浓度蔗糖可诱导花粉形成愈伤组织 较低浓度蔗糖可使愈伤组织分化成苗
三、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的方法
单倍体植物天然发生的途径:
孤雌生殖
也称单性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新个体,如黄瓜
无配子生殖
是指配子体可以不经过配子的结合而直接产生配子直接进行胚胎发育成新个体。通常由杂交或实验处理 后获得的,自然界中很少发生
植物的花粉是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其染色体数 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叫做单倍体细胞(haploid cell)。 花粉和花药的培养(pollen and anther culture)是指花粉在培 养基上改变其正常发育和机能,不经受精而发生细胞分裂, 由单个花粉粒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用离体培养花药的方法使花粉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叫 做单倍体植物(haplobiont)。
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的方法
1、自然加倍 2、人工加倍:用秋水仙素溶液浸苗、处理愈伤组 织和用含0.4%秋水仙素的羊毛脂涂抹单倍体植株 的顶芽、腋芽,可得到能结实的二倍体植株。 3、愈伤组织反复继代培养,可得到二倍体植株。
小结
①花药培养是器官培养,花粉培养属细胞培养。 ②花药培养一般选择花粉的单核期进行接种。 ③花药培养包括:选择材料、消毒、接种培养、愈合组 织生成、分化出单倍体植株。 ④花粉的发育途径包括:营养细胞发育、生殖细胞发育、 营养和生殖细胞同时发育及花粉均等分裂发育。 ⑤花粉培养包括花粉的分离、预处理、培养过程。
过滤离心
通过药壁吸收、贮存和转化培养基中的外源物质
接种 再生
二、培养基
1. 基本培养基 2. 激素种类和浓度 3. 蔗糖浓度
1、基本培养基
MS和H培养基:适合双子叶植物花药培养 B5培养基:适合豆科和十字花科花药培养 N6培养基:适合禾谷类作物的花药培养
2、激素种类和浓度
细胞分裂素可促进胚状体形成 生长素可诱导愈伤组织形成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比值高时可诱导愈伤组织分 化苗
在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炭能促进花药培养
水 稻 的 柱 头 花 药
-
2、 低温预处理可以提高花粉胚的诱导频率
以1~5℃预低温处理小麦幼穗,能提高花粉愈伤组织的 产量。 例如,在4℃下冷冻石刁柏花蕾,预处理4天、8天和12 天,愈伤组织诱导率比室温对照分别提高2.4倍、1.9和 1.5倍。 各种植物要求预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