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总结
2017年8月10日至8月19日我参加了2017年省第七期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班的学习。
这次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培训,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基本掌握学习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通过培训,了解国家普通话学习和应用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提高对运用普通话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通过训练,了解自身普通话的水平与差距,激发学习和应用普通话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和表达水平。
主要培训内容有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普通话基础理论、普通话口语训练等。
培训的方式有:
1、从理论到实践、以理论指导实践的训练主线。
以普通话语音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强化普通话听、说能力训练,加强口语教学实践指导。
2、以项目带动内容的训练形式。
以说话、朗读、演讲等项目,带动汉语拼音声韵调的发音、词语、句子等系列内容的训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提高学员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3、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训练的辅导方式。
小班人数15人左右,配备普通话测试员为辅导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员克服母语干扰,学好普通话标准语音。
4、运用新理念和新方法,结合现代化培训手段,学用结合,注重实效,提高培训效果。
从这次的培训目标、内容与方式看,我们参训学员接受的是科学系统,目的性非常强的一次培训。
从培训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辅导老
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对我们孜孜不倦地指导,用他们的所学以最简单、最快的方式传授给我们。
他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让我们的普通话水平有一个最大地提升。
老师的压力大,我们的压力也大。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做笔记,认真跟老师练习发音。
一遍,一遍,又一遍,刚开始,我们都不习惯,所以,一天下来,有些学员的嗓子就疼了,但看到老师那么认真,我们的压力也很大,只好忍着继续跟老师练习发音。
晚修时间,老师还对我们进行个别指导。
因为我们来自全省各个地方,由于我们说的母语发音不同,所以出现的问题也不同。
老师就帮我们找出各自的毛病,进行个别指导。
例如,发不出翘舌音是我们共同的毛病。
对于这个毛病,三位指导老师用他们自身掌握的方法教给我们。
林老师教我们用挺糖果的方法,曲老师教我们先放松舌头,再慢慢翘起舌尖的方法,谭老师教给我们先读啦啦,然后发出喳,最后发出zhi,hi和shi的发音方法也一样。
我觉得三位老师教的方法都好,不过我还是喜欢谭老师教的读啦啦然后再发出zhi、hi、shi的发音方法。
除了发翘舌音,发的语调偏低也是我们海南人的普遍毛病。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三位老师也是教给了不同的方法。
曲老师除了带读,用自身的语调来告诉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调读书,说话,还让我们多听范文朗读,跟着读。
符老师教我们要多练歌,加强底气。
符老师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告诉我们发出不同的语调会引起多大的笑话,让我们在笑声当中知道说好普通话是多么的重要。
总的来说,这次的普通话培训,解决了我教书十年来的困惑,我对今后的语文教学有了方向。
我非常感谢国家给我们的这次学习机
会。
今后我还要不断地学习普通话,讲普通话,还要鼓励我身边的人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