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施工风险源分析方案

地铁施工风险源分析方案

地铁施工风险源分析方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目录施工风险源分析一、编制总则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强化本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杜绝重、特大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沈阳地铁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地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导致施工现场及工程周边环境发生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等不安全因素。

本方案适用于沈阳地铁十号线第十合同段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活动及安全管理。

二、工程概况工程简介沈阳地铁十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第十合同段包含一个车站和两个区间,分别为柳条湖站、松花江街站~柳条湖站暗挖区间、柳条湖站~北大营街站盾构区间。

柳条湖站柳条湖站为双层三跨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主体结构总长,标准段宽,顶板覆土约,底板埋深约。

车站主体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附属结构采用矿山法及明挖法施工。

松花江街站~柳条湖站暗挖区间区间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长度为686双延米,标准段宽度;区间结构覆土厚度为10~16m。

区间设置一处渡线段,长度为,最大宽度为。

本段区间施工设置一处竖井及联络通道。

柳条湖站~北大营街站盾构区间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长度为双延米。

线间距13~17m,本区间设两个联络通道,其中1号联络通道与排水泵站合建,联络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复合式衬砌。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沈阳市的第四纪地层相对较厚,其下基岩为前震旦系花岗片麻岩。

在勘探度范围内,本合同段场地地基土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和更新统粘性土、砂类土及碎石类土组成。

松柳区间地质断面图柳条湖站地质断面图柳北区间地质断面图水文地质本标段范围内存在一层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砾砂层(③-4)和中、粗砂层③-3、③-4-3)中。

局部地段存在由第四系浑河新扇冲洪积粉质粘土(④-1)为隔水层形成的承压水。

稳定水位埋深约6~9m,相当于标高位置38~40m。

周边环境本合同段柳条湖站位于崇山东路与柳条湖街交叉口处西南象限预留空地内,在崇山东路南侧绿化带以下沿东西向布置;松柳区间自松花江街站起,沿崇山东路南侧,向东至柳条湖站止,线路基本位于现状道路下方;柳北区间自柳条湖站起,沿崇山东路南侧,转向东南沿北海街至北大营街站止。

车站北邻东一环高架桥,南邻玉环花苑住宅楼;区间南侧临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商铺和住宅楼,北侧临近东一环高架桥桩;区间侧穿多家企事业单位、商铺和住宅,下穿哈大高铁线及柳条湖公路桥。

本合同段范围内管线多而杂,包含煤气、排水、电力、通信、热力等管线,且区间正线侧穿、下穿多种管线,风险源较多。

三、风险源分析及处置原则风险分级原则一般规定(1)安全风险等级标准应根据工程特点、建设条件(包括地质、周边环境),结合建设规模、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建设管理等综合制定。

(2)安全风险分级已针对地铁土建工程单项或单位工程对工程结构自身和周边环境分别制定,并满足相应阶段的施工要求。

(3)施工期间,项目部应根据风险工程分级标准及分级原则,结合专项施工方案及施工措施等,进行风险细化和等级调整。

(4)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应在安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自身风险工程和环境风险工程进行定性分级,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分级管理。

自身风险工程自身风险工程分级宜根据线路敷设方式、工程结构形式、施工方法、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自身风险工程根据工程特点分为一、二、三、四级。

(1)明挖法工程分级原则明挖法工程分级宜以基坑开挖深度为基础分级依据,并以基坑形式、地质条件等进行风险分级修正。

分级原则宜按下表确定。

明挖法自身风险工程分级表(2)矿山法工程分级等原则矿山法工程分级宜以暗挖隧道的结构层数、跨度、断面大小为基本分级依据,并以地质条件、隧道空间状态等进行风险分级修正。

分级原则宜按下表确定。

矿山法自身风险工程分级表(3)盾构法工程分级原则盾构法工程以相邻隧道空间关系和地质条件为基本分级依据,并与盾构机型式与开挖方式、盾构隧道空间状态等进行风险分级修正。

分级原则宜按下表确定。

盾构法自身风险工程分级表根据地质条件对风险分级进行修正时,宜重点分析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层、复杂地下水及不利于工程实施的岩土地质层等因素。

环境风险工程1、环境风险工程分级原则(1)环境风险工程等级宜以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和与地铁工程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基本分级依据,分为一、二、三、四级,以周边环境现状、场地地质条件复杂性、施工方法等进行风险分级修正。

分级标准参照下表确定。

(2)周边环境与新建地铁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用临近关系度来描述,可分为非常接近、接近、较接近和不接近四类。

临近关系度分级标准参照表下确定。

(3)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可根据周边环境对象的类型、功能定位、使用性质、特征、规模等,分为重要设施和一般设施。

环境重要性宜在周边环境调查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环境重要性分级标准参照表确定。

环境风险工程分级表周边环境与新建地铁结构的邻近关系风级表注:①对于邻近桥桩的情况还需满足:邻近:且破裂面影响桩长大于1/2;较邻近:破裂面影响桩长小于1/3。

②对于邻近重要建(构)筑物、重要市政管线:邻近:破裂面影响基础面积大于1/2或者地基压力扩散角在基坑范围内;较邻近:破裂面影响基础面积小于1/2、大于1/3或者地基压力扩散角在基坑范围内。

典型周边环境重要性程度分级参考表2、环境风险工程定级原则1)环境风险工程等级的确定应根据风险管理的分级原则和标准并参照周边环境的重要性和与地铁工程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综合分析确定。

2)周边环境安全现状可根据周边环境对象的安全现状与现行国家地方标准规范的符合程度、当前使用功能状况等方面确定。

周边环境安全现状宜根据现状检测确定。

3)对同一单位或子单位工程范围内附近存在多个类型相近的环境对象,且其环境保护措施一致时,可根据工程需要归并为一个环境风险工程群,并明确环境风险工程群的风险等级。

4)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在设计阶段风险工程分级的基础上,根据现场踏勘、环境核查、空洞普查和设计文件分析等,深入识别各种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工程分级调整。

自身风险工程分析与评估一般规定1)地铁土建工程设计中,宜在自身风险工程分级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方案及相关工程措施等进行进一步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2)工程自身风险评估时,应对设计方案及相关工程措施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明(盖)挖法工程分析与评估1)明(盖)挖法自身风险工程应对围护结构型式、支撑体系、地下水控制方案、地层加固措施、土方开挖、计算模型等内容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

2)明(盖)挖法自身风险工程宜对下列情况进行重点评估:(1)基坑阳角;(2)基坑深度变化处;(3)基坑荷载或边界条件非对称的基坑;(4)受相邻在建基坑开挖影响的基坑;(5)采用止水措施及可能承受压水影响较大的基坑;(6)基坑影响范围内有共用沟、煤气管、大型压力总水管、直径大于500mm重力流管线;(7)基坑影响范围内有既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重要建(构)筑物等。

3)明(盖)挖法自身风险评估宜对风险因素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进行进一步辨识、分析,并列明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为优化设计和改善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常见明(盖)挖法工程的自身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

明(盖)挖法常见风险因素及风险事件矿山法工程1、矿山法自身风险工程应对施工工法、地下水控制措施、初期支护结构、工程辅助措施、施工顺序、受理转换、计算模型等内容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

2、矿山法自身风险工程宜对以下列情况进行重点评估:1)采用止水措施的矿山法隧道;2)拱顶有粉细砂层或粉质粘土层(含层间滞水)的矿山法隧道;3)大断面的矿山法隧道;4)采用平顶直墙工法的矿山法隧道;5)有断面变化的矿山法隧道;6)马头门位置;7)明暗挖接口位置;8)带直角弯的矿山法隧道;9)联络通道;10)近接隧道(重叠隧道、小间距隧道)的情况;11)邻近煤气管、带压水管、直径大于500mm的重力流管线的矿山法隧道;12)矿山法隧道施工影响范围内有既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重要建(构)筑物等。

3、矿山法自身风险评估宜对风险因素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进行进一步辨识、分析,并列明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为优化设计和改善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常见明(盖)挖法工程的自身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

矿山法工程常见风险因素及风险事件盾构法施工1、盾构法自身风险工程应对盾构机选型、工程辅助措施、施工顺序、计算模型、始发(到达)端头加固内容机型风险分析与评估。

2、盾构法自身风险工程宜对下列情况进行重点评估:1)穿越富水砂层、富水砂卵石层、断层的盾构隧道;2)穿越复合地层、空洞、大漂石、水体的盾构隧道;3)始发(达到)端头同时存在水、砂、压力的情况;4)接近隧道(重叠隧道、小间距隧道)的情况;5)盾构法隧道影响范围内的重要建(构)筑物的情况;6)盾构法隧道影响范围内有运营的轨道交通工程的情况。

3、盾构法自身风险评估宜对风险因素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进行进一步的辨识、分析,并列明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为优化设计和改善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盾构法工程常见风险因素及风险事件环境风险工程影响分析与评估一般规定1)工程设计中,宜在环境风险工程分级的基础上,结合施工方法、周边环境类型、地质条件及新建地铁工程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对环境风险工程进行环境影响风险分析与评估。

2)影响风险分析与评估时,应对环境保护及相关工程处理方案或措施的安全性、合理性和可实施性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环境影响风险分析与评估1)环境影响风险分析与评估宜包括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安全的影响、周边环境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两方面内容。

2)环境影响风险分析与评估对风险因素和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进行进一步辨识、分析,并列明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为优化设计和改善工程措施提供依据。

常见的环境影响风险和风险事件(参见下表)。

常见环境影响风险因素及风险事件施工措施风险等级原则工程施工风险管理中宜采用综合风险分析方法。

1、风险发生可能性与损失等级风险发生可能性标准宜采用概率或频率表示,同时应符合下表规定: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风险损失等级标准宜按损失的严重性程度划分五级,同时应符合下表规定:2、风险等级标准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损失,工程建设风险等级标准宜分为四级,并宜符合下表的规定。

风险等级标准针对不同等级风险,应采用不同的风险处置原则和控制方案,各等级风险的接收准则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