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三节主要国家【考纲要求】1.高考要求:(1)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
(2)不同尺度区域(如地区、国家)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2.热点:(1)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2)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结合图文资料,学会分析不同尺度地区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考情分析】1. 考点分布:2012·新课标全国卷·T6~7;2012·山东文综·T6;2012·浙江文综·T7~8;2012·四川文综·T3~5。
2.高考命题趋势:对经纬网的考查仍将以区域判读为主,通过经纬网定位考查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
【自主学习】一、印度1.主要地形区:包括喜马拉雅山脉、 ____________、德干高原。
2.气候:以 ____________气候为主,水旱灾害频繁。
6~9月为雨季,盛行 ________季风,10月~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季风。
3.农业耕地面积亚洲(1)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多样,地形有差异,利于种植多种农作物常有水旱灾害发生粮食作物:和小麦(2)主要农作物经济作物:棉花、黄麻、茶(3)发展特点:发展快,粮食自给有余。
4.工业(1)矿产资源: ____、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独立前:采矿业和纺织业比较发达(2)发展独立后: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以及核能、航天、计算机软件等高等科技也有一定成就5.城市:首都新德里, __________是麻纺织工业中心, ________是棉纺织工业中心,__________是电子工业中心。
二、俄罗斯1.自然特征(1)位置: __________的北部,世界上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国家、地跨亚欧两大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
(2)地形:大部分地区比较平坦,以 ______、高原为主。
(3)气候:以 ____________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
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水能丰富,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4)河流湖泊是世界最深的湖泊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丰富(5)资源森林: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2.经济特征为中心的工业区圣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1)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乌拉尔工业区工业区(2)农业:谷物产量不稳定,需大量进口。
(3)交通:以铁路为主。
三、美国1.自然环境(1)幅员辽阔,主体部分地处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
(2)地形呈 ____________分布,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3) ____________河和五大湖为灌溉、航运和发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经济特征地位:世界上的农业大国(1)农业特点:农业地区地位: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2)工业特点: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体系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四、巴西1.位置:绝大部分位于 ________和南回归线之间,东临大西洋。
2.气候:以 ______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3.人口: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以白种人和黑白混血种人为主。
农业:热带经济作物中的咖啡、甘蔗和黑白混血种人为主4.经济部门: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工业分布:东南部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的、里约热内卢5.城市:城市多分布在 __________地区,大城市十分集中,主要城市__________、圣保罗等。
五、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1.位置和范围领土包括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岛屿东部山地:南北走向的2.地形中部:地势低,地下水丰富,又称大自流盆地西部高原:广阔、低矮3.气候、自然景观:呈半环状分布。
4.特有动物: ______、考拉、鸸鹋、鸭嘴兽。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绵羊数量和出口最多的国家5.经济“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主要出口矿产是煤和6.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地区。
【学习探究】〖互助学习〗根据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印度主要农作物是怎样分布的,为什么这样分布?2.俄罗斯和日本的工业基地在分布上有何不同,为什么?3.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很少,为什么农产品产量很高?4.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为何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思路点拨〗点拨点一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特征差异例1.读下面统计表,回答问题。
某年五国农产品自给率统计表(单位:%)(1)丹麦的肉类自给率非常高,其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与俄罗斯北部观赏极光最佳时期一致的是…………………………………………………………()A.法国南部港口正值干燥少雨期B.德国油轮从中东返航经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C.法国农场主收割麦类D.黄河小浪底工程放水冲沙(3)法国和德国所处纬度大体与我国东北地区相当,则它们的砂糖的生产原料是________,影响其工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4)上述五个国家都是临海国,临海的位置给这些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解析:答案:点拨点二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地理特征差异例2. 近年来,巴西农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家禽、大豆、糖、咖啡和橙汁出口国。
读“巴西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A.a商品谷物农业、b种植园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原始迁移农业B.a种植园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C.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原始迁移农业、d种植园农业D.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种植园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2)巴西农业迅速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热带雨林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C.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D.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解析:答案:〖变式达标〗读日本某山地降水量随海拔变化图,回答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量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B.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约2 500米处C.AD坡为阳坡,导致降水量出现变化D.E点的气温高于C点,夏季水汽含量小于C点2.关于此山地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A.此山降水的主要类型是锋面雨B.降水的水汽来源是日本海C.此山地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D.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的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下面为某大陆沿14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②地年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C.受沿岸寒流影响D.地处干旱的沙漠地区4.①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3~5月 B.6~8月 C.9~11月D.12~2月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示两区域……………………………………………………………………………………………()A.地形平坦,有相同农业地域类型 B.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C.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D.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6.两区域气候…………………………………………………………………………………………()A.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B.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C.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D.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读下列四幅地形剖面图(图示四个国家中,有三个面积居于世界前六位,另一个是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回答7~8题。
7.图中国家依次是………………………………………………………………………………………()A.①日本②澳大利亚③美国④巴西B.①俄罗斯②澳大利亚③印度④美国C.①俄罗斯②加拿大③澳大利亚④日本D.①孟加拉国②巴西③印度④美国8.关于图中a、b、c、d四条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a山脉位于两大洲的分界线上 B.b山脉附近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地C.c山脉西海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D.d山脉位于两板块交界处读下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甲、乙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B .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C .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D .两国工业都集中分布在东北部10.造成两国阴影区气候分布面积差异的原因是……………………………………( )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甲国比乙国显著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乙国比甲国小 ③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乙国比甲国大 ④国土面积:甲国比乙国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D .①③11.下图为某发达国家略图,根据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表:该区域各类地形所占面积(%)(1)描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A 岛的地形特点。
山地 台地 丘陵 平原A 岛 18 5.571 5.5 B 岛 70 - 21 9 合计493408(2)与A岛相比,B岛多雪峰和冰川,试分析原因。
(3)你认为该国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个岛?并说明理由。
〖课堂小结〗分析地理环境差异影响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下:【课后巩固】“全球米贵”令粮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
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
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的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
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A.人多地少 B.山地多平原少 C.农村人口比重大D.经济发达2.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A.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B.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C.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 D.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读“甲、乙两个国家轮廓简图”,回答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