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语言学概论一、填空题:1.双唇、浊、鼻音的国际音标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
2.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的国际音标是,齿间、浊、擦音的国际音标是__________,双唇、不送气、浊、塞音的国际音标是__________,舌尖中、送气、清、塞音的国际音标是。
3.根据发音特征描述,写出下列元音: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是,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是,舌面前高圆唇元音是。
4.汉语的七大方言是、、、、、、,其中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
5.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语素,而把词尾叫作语素。
6.世界上的语言从语法结构角度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和复综语,汉语属于。
7.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构词语素组成的词。
8. 和是语言发展的两个突出的特点。
9.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词以下的规则叫。
10.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和。
11.语言符号的和是它的两大特点。
12.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嘴唇的圆展13.以音素为材料进行分析的音位是,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音重、音长这类音位叫做。
14.一般说来,地域方言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上。
15.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和两类,例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主要就是由充当的。
16.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
17.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18.几种句子格式表示相同或相近的结构意义,称为。
同一个句子表示几种不同的结构意义,称为。
19.语音的、、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0.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
二、单项选择题:1.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元音B.辅音C.音素D.音位2.汉语拼音方案是以()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A.英语B.法语C.拉丁D.希腊3.下列说法中,()是正确的。
A.音高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B.妇女的声带比男子要厚。
C.汉语中音长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D.汉语“天”、“空”两个音节的音高不同4.下列说法,只有()正确。
A.振幅越大,声音就越弱B.振幅越大,声音就越长C.频率越多,声音就越低D.频率越多,声音就越高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组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B.聚合规则为句子的生成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C.我们日常使用语言离不开语法规则。
D.语法规则是人人都必须遵守的。
7.()在语言中处于枢纽地位,一般把它作为分析语法结构的最重要的语法单位。
A.句子B.词组C.词D.语素8.下列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
A.领导大街 readerB.国家月球 railwayC.老师刷子 unlikeD.考虑作家 classmate9.下列词组中,全都属于述宾结构的一组是()。
A.太阳红月儿明 I read the bookB.吃干净放在一边 the sun risesC.看电影种庄稼 to play footballD.金色的年华红五月 to leave a good memory10.下列词组只有()没有歧义。
A.两个朋友送的花瓶B.发现了敌人的哨兵C.看打球的小女孩D.折断了猎人的枪11.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变化。
A.性B.数C.格D.体12.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
A.阳光的温暖B.马上开始C.the sun riseD.worker and peasant13.从造字方法考察,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A.表意—表音—表意兼表音B.表音—表意兼表音—表意C.表义兼表音—表意—表音D.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14.汉字是现行文字中的一种典型的()文字。
A.表音B.表意C.意音D.音节15.从偏旁和字音字义的联系情况看,下列各组汉字只有()是形声字。
A.赶妈想视B.赵看部路C.汉地使爨D.庙春鸡叹16.语言发展变化的基本条件是()。
A.自然的发展变化B.语言内部的因素C.社会的发展变化D.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17.语言成分按线性次序组合起来所形成的关系是()。
A.层级关系B.组合关系C.聚合关系D.主谓关系18.下列说法中,只有()不正确。
A.从音位到语素,这是语言分层装置里最关键的接合部。
B.文字和旗语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C.语言是其它所有交际工具的基础。
D.语言符号不可以拆卸拼装,不具有生成能力。
19.下列说法中,只有()是正确的。
A.动物也和人一样是具有语言能力的,能学会语言。
B.鹦鹉、八哥等的这类说话,只是对人类语言的一种机械模仿。
C.动物也能象人一样能自由地使用语言。
D.语言不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20.下列词组中,只有()没有歧义。
A.两个朋友送的箱子B.发现了敌人的伏兵C.找到了叔叔的孩子D.折断了果树的枝干2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
A.异化B.类化C.新语法范畴的形成D.实词虚化22.下列词的词义,属于词义缩小的是()。
A.“皮”原指兽皮B.“涕”原指眼泪C.“瓦”原指一切烧好的上器D.“江”原指“长江”23.人类几种古老文字的原始字形,都是()。
A.象形的B.会意的C.表音的D.形声的24.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
25.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26.在“这些书我看过了”这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
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B.是成分,不是组合C.是组合,不是成分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27.“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
A.理性意义不同B.语体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气意义不同28.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
A.纯粹音译词B.音译兼意译词C.意译词D.仿译词29.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
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基本语汇D.专用语汇30.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
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
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31.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32.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
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
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
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
33.下列关于“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组合规则关注的是线性搭配问题,聚合规则研究同功能的替换问题。
B.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结构主义语法学提出的。
D.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各自独立。
34.把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写成“他”、“她”()。
A.表示性范畴B.表示格范畴C.表示人称范畴D.什么语法范畴都不表示35.下面关于语义模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义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
B.词义的中心是明确的。
C.有不少词的词义是精确的。
D.模糊性影响了人们的交际,所以要多造一些专有名词。
36.“连老王都打了”是一个歧义结构,歧义的原因是()。
A.词汇意义不同造成歧义。
B.句法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
C.句法结构层次不同造成歧义。
D.语义结构不同造成歧义。
3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
A.节律重音B.语法重音C.固定重音D.强调重音3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
3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
A.单纯词B.派生词C. 复合词D.简缩词4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
A.笼子B.鸽子C.瓜子D.日子三、判断题:1.因为语言符号音义结合是任意的,所以我们可以任意改变这种音义关系。
[ ]2.发辅音时声带是不振动的。
[ ]3.多义词虽然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混淆。
[ ]4.语音作为一种物质材料,同自然界的其它声音有相同的一面,也具有物理属性。
[ ]5.在语法的诸种性质中,稳定性是其最重要的特点。
[ ]6.“软件”这个计算机词汇,现在使用得越来越普遍了。
[ ]7.普通话中,[e]与[ε]是两个元音音素,但将“梅”[mei35]读成[mεi35],并没有影响词义的表达,只是不很标准,因此,我们说,[e]与[ε]属条件变体。
[ ]8.在同一语言的诸方言中,究竟哪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并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某个方言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
[ ]9.音长不能区别词义。
[ ]10.语言中没有完全等义词。
[ ]11.汉语是汉藏语系。
一般认为汉藏语系包括侗台、苗瑶和藏缅三个语族。
[ ]12.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之间一定存在着对应关系。
[ ]13.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加重要。
[ ]14.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
[ ]15.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思维。
[ ]16.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 ]17.基本词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而像“我、他、啊、吗、从”这类词都没有能产性特点,所以不是基本词。
[ ]18.词义不是对客观现实现象的反映,例如像“天堂、地狱、玉皇大帝、夜叉”这类词的意义,并不是客观现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