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9年度中国展览业发展状况简要分析关于《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版权声明《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编制说明《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统计样本说明一、中国境内展览1.1全国经贸展会的举办情况1.2 83个初始统计城市样本办展比较1.3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情况1.4 各城市情况1.5 城市办展规模比较1.6 一线城市上海、广州、北京比较1.7 计划单列市情况二、中国主办方出境办展2.1境外办展情况2.2境外办展机构情况2.3境外办展类型2.4项目主题情况2.5境外办展服务“一带一路”情况2.6境外办展项目获得国际认证情况三、展览场馆3.1 总体情况3.2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情况3.3 各城市情况3.4 展馆规模情况3.5 在建与待建展馆情况四、展览业政府主管机构、民间社团、研究机构4.1 基本情况4.2 政府主管机构情况4.3 民间社团情况4.4 研究机构情况五、国际展览协会中国会员、项目认证及与国际展览项目协会中国会员5.1 国际展览协会(UFI)中国会员5.2 UFI中国展览项目认证5.3国际展览项目协会(IAEE)中国会员情况六、上市展览公司6.1 基本情况6.2 上市展览公司所有制结构与主营业务七、会展专业教育7.1 基本情况7.2 本科情况7.3 专科情况7.4 其他会展教育7.5 全国高校会展专业学生情况八、展览项目8.1 项目清单情况8.2 项目规模情况8.3 项目行业分布与组展机构情况8.4 办展机构及项目情况8.5 项目单展规模前100名情况(TOP100)8.6项目分一类、二类行业展览面积前3名情况(TOP3)8.7国际展览公司在中国境内办展情况九、中国城市展览业发展综合指数9.1 综合指数指标9.2 城市综合指数排序附录附件一:2019年度中国会展行业资本市场统计分析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展统计工作专业委员成员《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特别鸣谢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图标索引2018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12019年度中国展览业发展状况简要分析(《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前言)一、规模扩大取代数量增加,成为增长主要动力。
2019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环境中,中国展览业低速增长。
全年经济贸易展览总数达11,033场,展览总面积达14,877.38万平方米,较2018年分别增长0.6%和2%,但增速明显低于全国GDP6.1%和第三产业6.9%的增长水平。
这是展览场数与展览面积连续六年低于GDP的增长水平。
2019年净增展览场数65场,远低于2018年净增展览场数531场的水平,但展览总面积净增301.62万平方米,大大高于2018年展览总面积净增170.82万平方米的水平。
展览场数增长低于展览面积增长的状况,自2014年以来趋于常态化。
由此可见,依靠增加展会数量带动行业增长的时代已告结束,而扩大展会规模已成为中国展览业成长的主要动力。
这说明中国展览业已从数量型增长转入质量型提升阶段。
这是符合展览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积极变化。
二、专业展增长好于消费展,发展结构趋于优化。
2019年,全国以建筑建材为主题的专业展会共456场,展览总面积1,201.44万平方米,较2018年分别增长5.1%和7.9%。
而作为消费类展会的汽车展818场,展览总面积1,671万平米,较2018年分别下降5%和12%(净减少43场和229万平方米)。
在传统的消费展中,以食品、化妆品、服装为主题的展会甚多。
但近年来转型为专业展成为潮流,且增长快速。
创办于2018年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定位专业展并重视邀约专业观众工作。
2019年第二届展览面积36万平方米,入场观众超过50万人,分别较第一届增长20%和25%。
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及其专业展发展定位,对于各地政府展项目的提质创新具有示范作用。
专业展的营收增长与销售价格提升关系密切。
品牌专业展会在“北上广深”的销售价格普遍达2万元/标准展位左右,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厦门、青岛等二线城市销售价格朝着0.8-1万元/标准展位的水平上行。
加强专业化服务正在取代以低价竞争市场的粗放模式,这一趋势反映专业展主办方素质改善,是驱动其展览规模扩大的内在因素。
三、大型展会稳步成长,上海集中全国最多超大型展会。
2019年,展览面积在5万平方米及其以上的大型展会486场,展览总面积为4895.1平方米,占全国展览总数和展览总面积的4.4%和32.9%;分别较2018年增长0.3%和3.6%。
其2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中,5-10万平方米以下的大型展会314场,展览总面积1,988.8万平方米,占全国展览总数和展览总面积的2.8%和13.37%;10万平方米及其以上的超大型展会172场,展览总面积2,906.3万平方米,占全国展览总数和展览总面积的1.6%和19.53%。
大型展会的成长显示产业与市场发展的需要,表明主办方规模化经营水平的提高。
2019年,上海展览面积在5万平方米及其以上的展会84场,展览总面积为1168平方米,为全国拥有大型展会最多的城市。
其中,10万平方米及其以上的超大型展会46场,展览总面积895万平方米,占全国展览总数和展览总面积的0.4%和6.02%,为全国超大型展会最多的城市。
四、展览城市作用增强,举办地集中度提高。
2019年,全国提供统计数据的187个展览城市中,举办展览在500场以上的4个,在300-500场的3个,在100-300场的21个,在50-100场之间的16个,在10-50场之间的75个,10场以下的68个。
而2018年的统计中以上数据分别是4个、2个、20个、24个、75个和56个。
表明城市举办展览场数普遍增加,而且举办展览数量在100-300场的城市增加较多。
2019年,全国按展览面积排名的前十个城市为上海、广州、重庆、北京、南京、青岛、成都、沈阳、深圳和昆明。
其展览数量为4,397场,占全国展览总数的39.86%,展览总面积为7,096万平米占全国展览总面积的47.69%。
表明展览举办地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上海、广州展览总面积超过1千万平方米。
其中,上海1,043场展览、1,941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广州690场展览、1,024万平方米展览总面积,高居全国第一、第二名,占全国展览总量和展览总面积的15.7%和19.9%。
上海、广州在全国展览城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北京市因强化首都功能,大型展览迁址外移和新项目减少,导致展览数量和展览面积缓慢下降。
五、一城多馆成为常态,展馆建设大型化。
中国是全球展览场馆及其可供展览面积最多的国家。
2019年,全国投入运营的展览场馆达292座,室内可供展览总面积为1,197万平方米,较2018年净增66.8万平方米,增长5.9%。
从分布看,山东省45座,江苏省30座、广东省28座,位居全国前三。
由此可见,全国中小城市建馆办展集中于沿海经济富裕省份。
在提供统计数据的148个城市中,有58个城市拥有2座以上展馆。
拥有4座及其以上展馆的城市有16个。
这些城市多为大型城市,也是展览举办集中度较高的城市。
随着新馆持续建成投用,一城多馆在多数展览城市将成为常态。
在此常态下,展览大型化的硬件制约得以改善,展览主办方选择举办场地有更多选择,但展馆空置率扩大问题凸显。
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 32019年在建、待建展馆项目40个。
其中,在建24个、待建16个。
在可供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的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天津)、50万平方米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新建项目的带动下,国内新馆建设大型化趋势显著。
新馆均建设于城市郊区,与商业地产项目的大面积开发相结合,投资方为大型房地产公司。
周边包括交通、酒店、餐饮、购物等设施配套往往需要更长时间。
六、中国自办展在“一带一路”国家保持增长,“走出去”发展还须加力。
2019年,中国主办方在境外举办展览总数为79场,同比增长20场,涨幅达33.9%,展览总面积为52.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6万平方米,涨幅达31.34%,展会平均展览面积为0.67万平方米,超过1万平方米的项目不足20%。
中国境外自办展举办地涉及38个国家,较2018年减少3个国家。
有61场展览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展览总面积40.67万平方米,占境外自办展总数的77.21%和77.03%。
其中,展览总面积较2018年净增6.03万平方米年,增长17.41%。
总的看,出境办展发展徘徊,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步明显。
2019年,中国境外办展的主办机构共24家,同比减少3家,降幅为11.1%。
其中,行政机构7家,商协会7家,企业10家。
与2018年相比,行政机构数量与去年持平,商协会减少2家。
在10家企业中,国有企业6家,较去年减少1家;民营企业4家,与去年持平。
出境自办展数量列前的五家机构为: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中国机电产品进口商会、中国贸促会化工行业分会和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
其中,米奥兰特公司展览总面积21.09万平方米,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展览总面积9.72万平方米。
两者展览总面积占境外自办展总面积的58.36%。
由此可见,中国出境自办展机构多数实力偏弱,许多机构仍以代销国外发达经济体的展会展位为主。
同时说明,中国企业出境自办展尚未具备国际竞争力,“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处于起步阶段。
七、市场竞争压力增加,展览企业各有应对,本土展览资本有突破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之供给侧改革作用,中国展览市场竞争加剧。
其表现为:一是,从业机构尤其是企业数量进一步减少,民营小微型展览公司歇业增多,创办极少。
少数国有展览公司(全国不超过10家)因行政体制或政府展项目调整而兴办。
二是,为抵御风险,增强与竞品项目抗衡实力,部分大型项目通过迁址重构与地方政府关系,进而调整市场辐射范围;展览主题相近的主办方尝试联合办展,以共享资源,降低成本;通过异地复制“母展”,以满足客户不同需求,并形成新的全国区域市场布局。
三是,为提升企业素质,专业化管理受到重视,展览项目+互联网+活动成为潮流。
四是,单一小型项目、单一举办地的组42019年度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展公司,以及完全依靠临展搭建业务的展览工程企业,市场处境日益艰难。
展览公司营收及利润增长乏力。
2019年,主板上市的深圳市易尚展示股份公司、上海风语筑展示股份公司、湖南华凯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米奥兰特商务会展股份公司,营收总额共计为39.14亿元,净利润共计为3.79亿元,较2018年分别增长7.1%和3.1%。
新三板提供财报的18家展览公司,2018年营收总额共计为47.46亿元,净利润共计为2.16亿元,较2017年分别增长20.24 %和下降2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