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投资环境分析
印度涉外税收优惠措施
• 与许多国家一样,印度在吸引外资方面也有许多税收激励政策,主要的形式 是给与一定的免税期。印度的涉外税收措施非常复杂,对于不同地区、不同 行业,有着非常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下面列举的是印度现行的一些区域性 及产业性税收优惠政策: 1)减免100%利润和收益税十年:包括2006年3月31日前成立的发电企 业,或发电并输、配电企业,或配电企业等。 2)减免100%利润和收益税七年:包括生产或提炼矿物油的公司等。 3)前五年减免100%所得税,随后五年减免30%所得税:如2003年3月 31日前开始提供电信服务的公司等。 4)到2009-10财政年度的十年里100%免除出口利润税:针对位于电子 硬件技术园和电子软件技术园的新工业企业。 5)计算机软件等的出口,可从出口总收入中减免50%出口所得税。 6)免除以参股或长期融资形式投资于基础设施开发、维修及运营的基础 设施资本公司的红利、利息所得税及长期资本收益税。 从上述列举中可以看出,印度政府虽也出台不少税收优惠,但分类较细 ,往往针对非常特定的行业给出待遇不尽相同的税收优惠,此外对于优惠的 限定也较严格,往往规定在特定的时限内。
印度吸引国外投资政策
• (8)允许外国在煤炭业的消耗(发电)和洗煤方面投资。 • (9)允许外资在采矿业50%以下. • (10)在银行业允许印资搀股40%以下,外资在20%以下。 • (11)国内客机业务允许外资40%以下. • (12)外资在小型工业企业(SSl)股份不得超过24%,如超过24%,必 须承诺出口50%. • (13)房地产业允许印侨投资,但不允许外资染指。 • (14)允许外资的利润,股息和利息在印度完税后经印度储备银行汇出 • (15)允许外资的专利费自由汇出。
印度投资环境政策分析
11国会(1) 15陈上娣、35黄丽平
关于印度
• 印度,一个处于亚洲南部的发展中国家,为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是 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 一提到印度,我们最先想到的也许是印度发达的软件业,除了发达的 软件行业之外,在农业、手工业、纺织和服务业等方面的发展也比较 完善。然而,目前印度仍有约三分之二的人口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为 生。近年来,印度的服务业增长迅速。 •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人口大国。印度曾为英国的殖民地,自独立后, 印度奉行社会主义的经济路线。自1990年以来,印度逐步开放市场, 实施经济改革,减少政府对贸易和投资的控制。纵然面对政治争议, 印度政府逐步将公营机构私营化以及开放部分行业予私营和外资参与。 • 总的来讲,印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已经相当完善, 尽管行业分布仍存在着分布不均的局面,第一、第二产业仍占据着市 场的主导地位,但相关行业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奠定与支持,第三产业 也正在崛起。目前,制约着印度经济发展的最主要问题当属人口问题。
二、税收饶让的优缺点
• (一)税收饶让的积极意义
• (1)对于跨国纳税人,税收饶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其税收负担。 若跨国纳税人将这一部分资金投入再生产,其产品相对成本降低,这 将进一步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利润空间。其次,对于来源国,税收 饶让有利于发展本国经济。 • (2)对于居住国,一方面税收饶让没有影响居住国政府行使居民税 收管辖权的正常权益,不会损失其税收利益,因为这部分饶让抵免的 税款,本来就属于来源国政府行使地域税收管辖权范围应征收的税款, 只是为某种需要,部分或全部放弃给跨国纳税人的特殊优惠;另一方 面若居住国存在较多的过剩资本,实行税收饶让抵免可以为其跨国公 司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使其跨国公司与来源国当地的投资者进行公 平竞争,从而增加外汇收入,有利于其资本向全世界扩张,进而占领 国际市场。 • (3)对非居住国来说,采用税收优惠政策,对来自外国的投资实行 减免税等措施,短期内自身的税收利益会有损失。但从长远看,经济 得到发展以后,税收利益自然会随着经济利益的扩大而水涨船高。因 此,税收饶让能使非居住国的税收优惠真正加惠于纳税人,从而起到 引进资金和技术的作用,有利于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 语言:官方语言为北印度语(Hindi),但宪法载有可使 用的22种语言。英语为政府及企业主要语言,是政府与未 使用北印度语的各州间沟通的主要工具。 • 对外商态度:在对外投资的态度方面,20世纪90年代初, 印度曾严格限制外资进入,以保护国内产业,而现在印度 政府加大了吸引外商投资的力度。诸如在银行业、证券业 、保险业、服务业等方面的准入条件也有所调整,以吸收 更多的外商对印进行投资。 技术环境:印度高新技术产业比较发达,近20年来,印度 政府一直将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锁定在信息、生物和材料三 个领域。 •
印度的经济环境
•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的经济环境是一国吸引投资的重 要因素,经过10多年的改革,印度经济目前正在摆脱不慌 不忙的“印度增长速度”即2%~3%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年增速,其经济表现正开始接近东亚的水平。 • 目前印度是一个迅速增长的市场,人均GDP已突破1000 美元,居民消费提高,国内市场活跃;而且随着印度制造 业和服务业的崛起,这两个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利润必将吸 引更多的国际资金,稳定增长的经济也确保了这种投资的 长期性。 • 印度产业主要有:软件代工服务业、纺织业、制药业、电 信通讯业、汽摩托车工业、电子业、农渔畜牧业。
软环境因素:
• 政治因素:印度是一个资本主义联邦制国家,属于联邦内阁制,采立法 ,司法及行政三权分立.当总统换届时,印度通常会发生政治动荡,这 导致印度的政局不够稳定,其政治环境成为了制约其投资环境的主要 因素之一。 • 法律因素:作为英联邦成员,印度的法律体系相对健全且逐渐完善, 公众的法律意识也很强。有鉴于此,印度在法制化管理方面较为突出 ,走在发展中国家前列。 • 科教基础:印度的高等教育在亚洲享有相当高的声誉。由于印度政府 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因而建立了丰富多样的教育制度。 • 行政管理:印度在行政管理方面总体态势是良好的,主要问题在于行 政管理的效率,印度的行政管理效率不高..
• 3.资源:印度矿产资源丰富,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 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60%。但是印度的资 源利用率很低,开发利用不高。据统计为15-30%左右。 (主要是煤炭,铁矿)。 • 电力供应不足是印度经济发展首要问题,全国高峰用电时 的平均缺电约11%; • 随着经济日趋发展,能源需求日增,所需原油的80%仍仰赖 进口。国内油价深受国际油价涨跌影响,贵于我国及东南 亚国家; • 天然气蕴藏量相当丰富,约达8,535亿立方尺; • 印度是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据统计全国20个主要河谷地区 已有8个地区缺水,许多地区都分时供水,断水时有所闻,且 部份地区水质甚差,甚至难以使用.
印度吸引国外投资政策
•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印度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较为优惠的外资政策: • (1)允许外资在电力工业合资和100%独资,并享受第一个五年期内 100%不纳税,第二个五年期内30%不纳税以及电厂设备折旧自由和 减免关税的优惠。 • (2)允许外资股份在电信业超过51%。 • (3)允许外国—在道路投资,采取BOT方式。 • (4)允许外国在石油业投资。 • (5)允许外国在港口和船运投资,采取招标方式。 • (6)允许外国在电子业除禁止目录外包括资本货币在内各种货物免税 进口,外国100%独资,且第一个八年期内前五年免税经营。 • (7)在出口加工区(EPZS)允许外资100%持股,但在国内关税区只销售 25%,不过以农业为基层的工业(如养殖业)可达50%。
• 三、税收饶让在实践中的应用 • 税收饶让是一种独特的鼓励投资的优惠政策措施。通常需 要有关国家间签订税收协定予以确定。目前,许多发展中 国家把列入税收饶让条款作为与发达国家签订税收协定的 前提条件,而许多发达国家也同意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税收 饶让:有的国家在国内税法中就规定对发展中国家给予税 收饶让, • 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中也有不少含有税收饶 让条款,其中有不少是相互饶让,如与印度、马来西亚、 泰国、巴基斯坦、越南、南斯拉夫等国。
• 人文及社会环境 • 宗教: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印度教人口约占总人口的80.5% ,回教约13.4%,另基督教约2.3%、锡克教约1.9%、佛 教0.8%、耆那教(Jains)0.4%. • 人口:2011年印度人口数量显示为1,210,193,422。依据 美国CIA估算资料,印度人口14岁以下占31.1%,15岁至 64岁占63.6%,65岁以上占5.3%;全国平均年龄约仅 25.3岁。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推估,2030年 时印度将成为全球人口最多国家。 • 教育普及程度:依据印度2001年人口普查报告,全国7岁 以上人口识字率为64.84%,其中男性约75.26%,女性约 53.67%。全国平均识字率约60%,其中男性约75%,女 性53%,中国大幅度降低关税、逐步取消计划、配额和许可证 管理,确保有关政策制定和执行的透明度。此外,外汇管理限制也将 逐步放松。
税收饶让抵免分析
• 一、税收饶让原理 • 税收饶让也称税收抵免、虚税实扣、虚拟抵免,其含义为: 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税优惠的那一部分所 得税,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税收抵免待遇,不再按居 住国税法规定的税率予以补征。 • 税收饶让的实质:配合税收抵免的一种特殊方式,是税收 抵免内容的附加,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 • 各国达成的税收饶让条款对税收饶让抵免范围的规定不尽 一致,大体有以下三种做法: • (1)对投资所得预提税的减免税优惠予以饶让; • (2)对营业利润所得税的减免税优惠予以饶让; • (3)一些国家对双边税收协定签定之后非居住国政府所做 出的新的税收减免优惠措施,若经缔约国各方一致同意, 也认可给予税收饶让抵免待遇。
中国和印度的投资政策比较
•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二十四年来,吸收外商投资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取得了 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吸收外商投资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 原因还是在于为全世界的投资者提供了适宜其投资、生产、经营的优良环境。 投资政策方面,有关外商投资政策也越来越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国际规则。 产业政策成为中国调控外商投资的重要手段。按照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制定了综合性的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引导向目标产业投资。2002年4月, 中国政府发布了新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投资更多地 流向目标行业和产业,如农业、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出口和高新技术 产业,但同时也具体规定了一些不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的产业和中方必须 控股的战略性产业和投资领域。 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产业开放度大幅度扩大。如电信服务业从禁止类 成为限制类,金融、保险、商业、外贸等行业的地域和业务领域进一步扩大 等。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开始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政府已经公布了《中 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对这些优势产业的外商投资实行优惠政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