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管理》平时作业四

《质量管理》平时作业四

南京电大开放教育(本科)
质量管理
平时作业(四)
学校
年级
姓名
注册号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
《质量管理》
平时作业(四)
一、填空题
1、充分发挥质量检验的把关和预防作用的关键是质量检验参与___质量改进___工
作,这也是质量检验部门参与提高产品质量活动的具体体现。

2、对不合格品的管理要坚持“三不放过”原则,即不查清___不合格的原因____不
放过;不查清___责任者______不放过;不落实____改进措施_____不放过。

3、进货检验包括____首件样品检验_____和____成批进货检验____两种。

4、完工检验站是指对____半成品_____或____成品____的完工检验而设置的检验站。

5、应用随机抽样的原则来抽取样本,抽样的方法有以下三种:___简单随机抽样
____、__系统抽样_____和_____分层抽样___。

6、一般情况下,质量缺陷分为____偶然性_质量缺陷和____长期性____质量缺陷
两种。

7、质量管理活动可划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维持现有的质量,其方法是___质量控制
___;另一类是改进目前的质量,其方法是采取措施使质量有突破性的提高,即___
质量改进____。

8、质量成本由两部分组成,即___运行成本____和____外部质量保证成本___。

9、设计过程可靠性管理的首要问题应明确产品(或系统)的___可靠性要求___。

二、名词解释
1、抽样检验
是对产品总体中的所有单位产品,仅抽查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它们来判断总体质量的方法。

2、市场质量
是指在某个时期内市场所需求的产品质量等级。

3、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4、质量成本
是指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确保满意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满意质量的有形与无形损失。

5、质量成本优化
就是要确定质量成本各项主要费用的合理比例,以便使质量总成本达到最低。

6、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三、判断题
(×)1、质量检验中有的不合格品没有被检查出来,当成了合格品,这类检验误差是错检。

(√)2、工序检验是指为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而对各道工序加工的产品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工序要素所进行的检验。

(×)3、巡回检验是一项尽早发现问题,防止产品成批报废的有效措施。

(×)4、流水生产线的产品抽样,一般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5、生产者风险率,就是把优质批判为不合格批的概率。

(√)6、我们常常只用(n,c)两个参数来表示一个一次抽样方案,这是因为批量N的大小对OC曲线的影响很小。

(×)7、质量改进是日常进行的工作,可以纳入“操作规程”中加以贯彻执行。

(×)8、对某些具有竞争性的重大质量项目,在质量改进的策略上可采用递增式策略。

(√)9、质量成本中不包括重新设计和改进设计及用于提高质量等级或质量水平而支付的费用。

(√)10、对预防成本过低的企业,可以通过适当增加预防成本达到质量总成本下降的目的。

(√)11、产品越复杂,元器件数量越多,可靠性就越难保证。

四、单项选择题
1、可以完全消除不合格品,并使质量特性符合要求的不合格品处理方法是
( A )。

A、返工
B、返修
C、原样使用
D、直接回用
2、由于检验人员马虎大意、工作不细心造成的检验误差是( B )。

A、技术性误差
B、情绪性误差
C、程序性误差
D、明知故犯误差
3、三检制必须以(D )为主导。

A、自检
B、互检
C、自检+互检
D、专检
4、工序检验中的首件检验,一般采用( D )的办法。

A、自检
B、互检
C、专检
D、三检制
5、下列一次抽样方案中,最严格的抽样方案是( A )。

A、(3000,80,0)
B、(3000,80,2)
C、(3000,80,4)
D、(3000,80,6)
6、为了满足用户要求而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所发生的费用属于( C )。

A、鉴定成本
B、预防成本
C、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D、外部损失成本
7、在质量成本优化中,当质量总成本处于质量改进区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B )。

A、维持现有的质量措施
B、增加预防费用
C、减少预防费用
D、减少鉴定费用
8、一般说来,产品的可靠性是随着产品使用时间的延长而( C )。

A、趋于稳定
B、逐渐增加
C、逐渐降低
D、基本不变
9、MTBF的含义是( A )。

A、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B、失效前平均时间
C、可靠度
D、失效率
10、可靠性定义中的核心是( D )。

A、能力
B、规定的功能
C、规定的条件
D、规定的时间
五、多项选择题
1、质量检验的重要作用包括(ABCE )。

A、把关作用
B、预防作用
C、报告作用
D、决策作用
E、改进作用
2、所谓三检制,指的是(ABD )。

A、自检
B、互检
C、巡检
D、专检
E、抽检
3、工序检验通常有三种形式,即(ACD )。

A、首件检验
B、完工检验
C、末件检验
D、巡回检验
E、进货检验
4、下列有关两种质量缺陷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DE )。

A、偶发性质量缺陷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系统偏差造成的
B、对偶发性质量缺陷采取的对策是“质量突破”方式
C、偶发性质量缺陷的经济损失一般较大,易引起重视
D、长期性质量缺陷不易引起重视
E、质量改进的主要方面应立足于长期性质量缺陷
5、质量改进项目的选择方法有以下四种:(ABCD )。

A、统计分析法
B、对比评分法
C、技术分析法
D、质量改进经济分析法
E、因果图法
6、运行质量成本可分为(ABCD )。

A、内部损失成本
B、鉴定成本
C、外部损失成本
D、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E、预防成本
7、以下属于全面质量成本中的进攻型要素的是(BCD )。

A、预防成本
B、田口方法
C、商誉
D、指标对比法
E、鉴定成本
8、应用于质量成本管理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ABCE )。

A、指标分析法
B、质量成本趋势分析
C、排列图分析
D、相关图分析
E、敏感度分析
9、可信性的影响因素包括(ADE )。

A、可靠性
B、可用性
C、有效性
D、维修性
E、保障性
10、对于不可修复的产品常用(ACE )等可靠性指标进行描述。

A、可靠度
B、可用度
C、失效率
D、维修度
E、平均寿命
六、简答题
1、简述质量检验的地位。

答:(1)质量检验是工业生产的耳目,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基础工作之一。

(2)质量检验是企业最重要的信息源。

(3)质量检验是保护用户利益和企业信誉的卫士。

2、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有哪些?
答:(1)三检制 (2)重点工序双岗制
(3)留名制 (4)质量复查制
(5)追溯制(6)质量统计和分析制
(7)不合格品管理制
3、质量改进的含义包括哪些内容?
答:ISO9000:2000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1) 质量改进的对象
(2) 质量改进的效果在于“突破”
(3) 质量改进是一个变革的过程
(4) 偶发性缺陷与长期性缺陷
4、在质量改进中应如何选择质量改进的对象?
答:改进项目的选择重点,应是长期性的缺陷。

(1) 市场上质量竞争最敏感的项目
(2) 产品质量指标达不到规定“标准”的项目
(3) 产品质量低于行业先进水平的项目
(4) 寿命处于成熟期至衰退期产品的关键项目
(5) 其他
5、简述质量改进实施的基础。

答:(1)认识上的统一 (2)领导阶层的重视
(3)克服质量改进的阻力
6、质量成本具有哪些特点?
答:(1)质量成本只是针对产品制造过程的符合性质量而言的。

(2)质量成本是那些与制造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密切相关的费用。

(3)质量成本并不包括制造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全部费用,而只是其中的
一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