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OracleEBS的制造业成本管理解析
OracleEBS的制造业成本管理解析
基于OracleEBS的制造业成本管理研究
答辩人:
Contents
1. 绪论
2. 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回顾 3. 成本概念 4. Oracle成本实现方式介绍 5. 成本归集及分摊 6. 总结
2
1.1 研究背景
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评价中国企业:“成本优 势的巨人却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企业将逐步参与 世界经济竞争,而当今的经济竞争中,成本优势起 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ERP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帮助企业建立一套信息化管 理系统,更重要的是它代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现 代管理思想和方法。
12
3.6 标准成本和平均成本的比较
再看一下实际成本,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入库时分录如下: 借:存货 100 -订单1 贷:材料采购 100-订单1 借:存货 110 - 订单2 贷:材料采购 110 - 订单2 领用时分录如下: 借:在制品 168 贷:存货168 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100 -订单1 贷:应付款 100-订单1 借:材料采购 110 - 订单2 贷:应付款 105 - 订单2 贷:存货 1 贷:在制品 4 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1,在制品164,应付款-205,材料采购0。 考虑一下如果收到发票时成品加工完毕,在制品已经转出该怎么办?如果收到发票时成品已经发货了,该怎么办? 如果是部分成品完工和发货该怎么办?如果部分材料退回供应商该怎么办? 采用标准成本法,成品是否完工,是否发货,是部分完工发货还是全部,以上列出的业务分录都没有变化,材料退 回供应商,只要把入库分录按退货数量借贷反一下即可。 如果采用实际成本法,你得考虑追加多少销售成本,调整成品存货,在制品存货,退货时如何还原,如果是先进先 出或后进先出,还要考虑批次。而且每天的业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我国制造业企业成本管理不足之处甚多,主要表现在: (1)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2)企业成本侧重于宏观需求; (3)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4)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和内容僵化、手段老化; (5)传统成本管理过分依赖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 (6)成本信息的严重扭曲。
11
3.6 标准成本和平均成本的比较
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 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 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那么在入库时,分录如下: 借:存货 100 -订单1 贷:材料采购 100-订单1 借:存货 100 - 订单2 借:采购价格差异 10 - 订单2 贷:材料采购 110 - 订单2 领用时,分录如下: 借:在制品 160 贷:存货160 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 借:材料采购 100 -订单1 贷:应付款 100-订单1 借:材料采购 110 - 订单2 贷:应付款 105 - 订单2 贷:采购价格差异 5 - 订单2 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在制品160,应付款-205,采购价格差异5,材料采购0。
帐户
帐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 帐户包括内容:帐户名称、日期和凭证号、摘要、增加和减少的金额、余额 资产帐户、费用和成本账户增加数记录在借方、减少数记录在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帐户和收入帐户增加数记录在贷方、减少数记录在借方
8
3.2 成本概念
标准成本法(计划成本法)
企业进行各项业务时都用单一成本进行核算,将实际成本和标准成本的不同利用差异进行管理。企业根据需要可以 定期更新以前制定的标准成本,更新时将更新成本产生的不同利用成本更新差异来管理。
实际成本法
成本根据企业实际业务进行核算,成本会随着企业业务实际成本的变化而变化,每次进行成本核算时都需要预先根 据历史业务数据计算出应该采用的成本数据;其中包括: 先进先出(FIFO) 移动加权平均 期间加权平均 后进先出(LIFO):2008年后,中国会计准则不允许后进先出的成本方法
4
2.2 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1
标准成本管理法
2
目标成本管理法
3
作业成本管理法
4
战略成本管理法
5
2.3 现代成本管理理论的应用瓶颈
成本数据采集缺乏系统性、集成性,很难从整体价值链上 来分析企业成本。 成本数据集成性较差,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成本分析。 成本管理手段比较落后,企业成本核算质量不高。 成本核算业务量不断增大,企业成本管理力不从心。
6
3.1 成本相关概念
狭义的成本会计的职能
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的支出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形成
广义的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
成本会计的基本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的服务对象: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企业生产管理部门 企业基层生产单位 其他会计分支 成本会计的对象:会计对象要素中的‘费用’要素
9
3.3 成本核算过程
10
3.4 优缺点对比
成本方法
标准成本
优点
集团化管理 成本差异分析的控制
难点
定义标准成本 成本卷积 差异分摊 无法反应物料的真实价值
移动平均成本 任何时刻都可以计算和反应物 补事务处理的工作量 料的实际成本 (先领料后完工,所有东西 都有条码,通过条码实现事 务处理的时效性) 期间加权平均 实际成本计算(不用分摊很多 成本分析 差异) 循环处理 一个期间核算一次,节省工作 量 FIFO 最接近当前市场价值的实际成 实例少 本 工作量大
7
3.1 成本相关概念
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作的分类 按经济性质分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 按经济内容分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损益和成本类 按隶属关系分类:总帐科目(一级科目)、子目(二级科目)和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