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开展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社区开展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社区开展老年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老年教育是人口老龄化形势下的新生事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社区学习点建立不到十年,从摸索、探索的初创阶段,到逐渐完善社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从而让老年人更好地接受终身教育,这是老年教育的工作目标。

镇街道社区在开展社区老年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学为结合,以学促为”的施教方针,结合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终身学习氛围,全面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社区老年教育的号召力与引导力,形成社区教育的品牌项目,为构建和谐社区夯实基础。

一、老年教育是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1、注重老年人群需求,突出老人教育的主体性和人本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平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老年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

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镇街道社区常住户口8540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381人,占常住人口39.6%,由此也可以说明社区已经进入了老龄社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对富裕,对老年人这个大群体来说,他们在物质生活得到了保证外,迫切向往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富足和充实。

对社区的100位老年人的调查问卷显示:90%的老年人都有想参加教育学习需求,除了家里需要带小孩的10人外,其中要求学习知识的有32人次,要求参加保健活动的有45人次,要求种花种草的有13人次。

可见参加老年教育活动是新时期老年人自我内在的迫切需求,政府和社会有责任不断满足老年人群体健康的精神追求。

2、激发老年人群活力,保持老年教育的感召力和生命力老年人同样具有享受教育的权力。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明确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鼓励社会办好老年教育”。

200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指出:“各地要重视发展老年教育事业”。

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最后环节,既是终身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也是继续教育的最后阶段。

老年教育是我们不能忽视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街道社区最近几年大力推动创建学习型社区,积极进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选准老年教育的立足点,准确把握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并扎扎实实推进老年教育的蓬勃开展,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样才能把社区的终生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做好老年教育工作,有利于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3、创新学习理念,确保老年教育的普及型和开放性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

他们几十年积累的知识、经验是国家昌盛,社会和谐的宝贵资源。

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必须充分发动和依靠这些老年人的资源,他们同样是创造文明城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不能给予老年人适当的教育活动,不能引导他们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目标,那么部分老年人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就要沉渣泛起,一些邪教歪功主可能趁机兴风作浪。

这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是背道而驰的。

老年教育是普及性、开放性的教育,是老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力的体现,是对老年人实施教育的一种社会活动,是终身教育的最后阶段和最重环节。

因此,只有占领社区老年教育这块阵地,并不断地认真开发这块阵地,使广大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快乐到老,才能激发老年人为弘扬社会新风气和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开展老年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老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该树立大教育的观点,用大教育的眼光去审视、操作这项工作,而不仅仅拘泥于“课堂、学校”的教育视野,社区致力于而把整个社区老年纳入老年教育视野,打破只面向部分老年人办学的旧体制,发展壮大老年教育队伍,把老年学校办成社会老年人的“家”,使老年教育由“无源之水”转入“源远流长”的新境地。

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我们在这几年的实践中坚持抓好“一校”、“一会”、“一网”,努力打造社区老年教育品牌。

1、建好“一校”,充分发挥社区老年学校的辐射力一是构建社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框架。

目前社区开设了科普、外语、理财、摄影、丝网花、编织以及健康养身等十余种课程,初步形成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社区率先建成上海远程老年大学教育网络收视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设施及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并使老年人享有更多的教育机会。

2、办好“一会”,不断扩大社区睦邻沙龙议事会的影响力社区以睦邻沙龙议事会为平台,把社区各个睦邻点负责人召集起来,把以睦邻点活动情况交流、社区公共事务探讨为主要议事内容的群众自治组织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原本单一的、独立的每个睦邻点的活动,以睦邻沙龙集中融合交流,分享提炼,放大推广,在相互借鉴和启发中有效解决社区问题,从而促进睦邻和谐。

社区将围绕睦邻沙龙议事会这一载体,将睦邻文化引入社区,提升社区老年教育的文化品牌,增加社区老年教育的道德含量,提高社区老年教育的号召力和引导力,形成社区老年教育的品牌项目。

3、编好“一网”,着力提升学习型团队的吸引力社区主动出击,引领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大力培育各类学习型团队,初步构建起一张居民群众主体参与的“学习网”,打造一个巨大的文化“磁场”,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参与率渐渐提高。

目前社区有群文体团队24支,参与人数近500人,以群体文化活动为支点,大力推进老年学校教育向纵深发展,以“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增进健康、服务社会”为办学方针,从老年朋友的生理特点和精神需求出发,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在“教其所需、助其有为”上下功夫,积极组织老年学员参与各类表演、技能培训和社会公益活动。

近年来,街道先后评选出学习型家庭1000多户,占常住居民户数的28.6%,社区出于2007年被评为区学习型居委,从而更加激发了居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充分认识社区老年教育的特点,正确把握社区老年教育的特征由于社区老年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需求和老年人学习需求具有极其多元化的特征,社区老年教育的课程类型、结构层次和课程管理更具复杂化,其特征在以后的社区老年教育工作中,着力要在以下“三个转变”上下功夫。

1、兴趣爱好型向道德引领型转变社区老年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老年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现在社区老年居民的物质生活有较大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

社区老年教育的新课题就是如何在满足老年人文化需求的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群众,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成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因此,社区活动就不能只满足于“唱唱跳跳”“轰轰烈烈”,而要注入道德内涵,提升学习质量。

当前尤其要注重从老年居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社区老年居民,构建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寓服务于学习之中。

2、娱乐活动型向心智素养发展转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

就一般情况而言,老年居民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娱乐身心是第一需要。

用老年人的话来说,即:“活得开心,过得快乐”。

老年居民在参加一个团队、参与一项活动中表现出一种积极的心态。

因而,社区就应该顺应这种需求,因势利导,引导老年居民将兴趣娱乐向心智素养方面提升,全面提高老年居民的整体素养。

3、自发自主型向学习型组织转变创建学习型家庭是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习型社区的重要抓手。

创建学习型社区,关键是让各种组织成分都“学习化”,学习型社区才有坚实的基础。

学习型家庭是社区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只有让占社区30%的老年居民广泛参与,才能逐步培养社区居民对社区归属感、认同感,培养现代社区意识。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当前紧重要的是把社区内老年居民群众自发形成的各类文化体育团队更有效地培育起来,发展壮大,并且把它们作为推进社区党建,夯实基层政权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认真扎实推进,使之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让社区老年居民的活动热情得到进一步激发,活动进一步规范,沟通进一步增强,社区的和谐程度也将在这种转变中不断提高。

四、开展老年教育的体会与思考1、积极宣传发动,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老年教育的氛围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等理念近几年才在我国得以提出、发展和实践,老年教育更是落后于这一认识和行动。

不少人认为老年教育可有可无,不是国家发展所必需,老年教育仅仅是“休闲教育”,当作一般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老年人玩玩闹闹而已;还有的认为老年教育是“夕阳工程”,有投入,无产出。

这些认识上的误区,阻滞了老年教育的发展。

因此,必须调动一切手段,加大老年教育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形成全社会都来尊老敬老,都来关心老年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强资源整合,搭建社区活动平台,明确老年教育发展责任和目标拓展延伸社区资源,完善共建共享机制。

为满足社区老年居民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弥补现有社区资源的局限和不足,社区加强共建单位、辖区单位的协作,不断提高资源整合的水平,从而丰富社区居民教育内容,如:辖区单位华中药房,不定期邀请专家老师进社区为居民讲解健康保健知识,进行医疗咨询;共建单位供电所、自来水公司、电信公司以及交通银行等都利用自己单位优质为社区居民讲解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社区通过整事各类资源,使社区居民群众文化有了可靠的保障,也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夯实了和谐社区建设的人才基础和群众基础。

3、加强老年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增强老年教育事业的活力一支专业的管理和教育队伍是老年教育工作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基础。

现阶段的老年教育的师资主要有以下三支队伍:一是老年大学队伍;二是社区干部;三是社区老年教育志愿者队伍。

我们要下力气抓好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和选调有教学经验的同学加盟,提高队伍素质,增强老年教育事业的活力,把老年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虽然老年教育工作是“夕阳工程”,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朝阳事业”,是投资少,见效快,社会效益高,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永恒的常青事业。

社区的老年教育在镇街道社区学校的实践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展望未来发展还是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必须在实践不断探索,进一步加强社区老年教育规范化建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创建社区老年教育特色,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扩充社区老年教育的内涵,为创建学习型社区而不懈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