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2020-2021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油纸伞的味道•桐油桐油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主要成分为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和三油精,是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加工提炼制成的。

它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迅速干燥、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

桐油又分生桐油和熟桐油两种,生桐油用于医药和化工;熟桐油由生桐油加工而成,可代替清漆和油漆等涂料,桐油使美丽而充满古韵的油纸伞能遮风避雨。

从直观上判断,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

2010年《中国宁德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造船除木料外,辅助材料有船钉、桐油灰、竹丝、油漆等。

桐油灰属无机胶凝材料,明《天工开物》一书中有关于在古建筑中用桐油﹣﹣石灰作为腻子的记载。

桐油灰中熟桐油和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的比例是1:3.木船的缝隙用桐油石灰填充,起胶合作用,将木船的每块船板粘贴成一个整体,不会从船底里渗水,木船就可以在水中启航。

请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提炼桐油的过程是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写出桐油石灰的原料之一氧化钙中钙离子符号___。

(3)如何区分熟桐油与生桐油___。

(4)在古建筑中用作腻子原料的桐油──石灰属于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

【答案】物理 Ca2+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混合物 15︰16或30︰32【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离子符号,物质的分类以及根据化学式的计算等。

(1)油桐树果实经机械压榨提炼桐油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氧化钙中钙离子符号是Ca2+。

(3)根据题中信息可知熟桐油较生桐油粘稠,且颜色呈深咖啡色;(4)桐油──石灰中是用熟桐油和生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的比例是1:3制成,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5)α-桐酸(化学式C18H30O2)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30:16×2=30︰32= 15︰16。

点睛:认真阅读,找出有用信息,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2.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钠(Na )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为 0.97g/cm3,熔点97.81℃,沸点 882.9℃。

钠刚切开时,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但在空气中马上氧化转变为暗灰色。

钠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量大时发生爆炸。

钠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纯碱和一种气体氧化物。

金属钠往往浸放于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苯系物中密封保存。

(1)贮存金属钠时,用液体石蜡包裹的作用是______;(2)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铷(Rb )是一种银白色蜡状金属,化学性质与金属钠很相似,但比金属钠更活泼,遇水即在表面发生剧烈的反应并发生爆炸,该反应可表达为:(3)推测溶液A 中可能含有一种我们非常熱悉的离子____(填微粒符号),并设计3个不同的实验方案对此猜想进行验证。

限选试剂:MgCl 2溶液、CuSO 4溶液、Na 2CO 3溶液、NaOH 溶液、稀盐酸、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镁条、碳粉、氧化铁。

方案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 1 取少量溶液A 于试管中,滴入____,振荡观察。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2 取少量溶液A 于试管中,滴入____,振荡观察。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3取少量溶液A 于试管中,滴入_____,振荡观察。

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则预测成立。

【答案】隔绝金属钠与氧气(空气) 2Na +2CO 2点燃Na 2CO 3+CO OH - 酚酞溶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变红/紫色石蕊变蓝 MgCl 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uSO 4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解析】【详解】(1)根据资料,钠刚切开时,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但在空气中马上氧化转变为暗灰色。

说明金属钠很容易跟氧气反应,所以贮存金属钠时,用液体石蜡包裹的作用是隔绝金属钠与氧气接触;(2) 因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纯碱和一种气体氧化物,所以金属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2232Na +2CO Na CO +CO 点燃;⑶钠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铷【Rb 】化学性质与金属钠很相似,根据,可见无色溶液A 中含有OH -;为了验证OH -的存在,可以设计方案1.加入酚酞溶液/石蕊溶液如果出现酚酞溶液变红/石蕊溶液变蓝,则说明溶液中含OH -,猜想正确;方案2,加入MgCl 2溶液,因为MgCl 2+2NaOH=Mg(OH)2↓+2NaCl ,所以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OH -,猜想正确;方案3,取少量溶液A 于试管中,滴入CuSO 4溶液,振荡观察,因为CuSO 4+2NaOH=Cu(OH)2↓+Na 2SO 4,所以如果出现蓝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含OH -,猜想正确。

【点睛】本题是一道根据提供信息完成任务的题型,读懂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对于氢氧根离子的鉴定方法有多种。

3.CaCO 3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为测定不同 煅烧温度对CaO 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分,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 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可知:CaO 与水反应会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上述温度中,______℃煅烧所得 CaO 活性最高.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

(2)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 Ca(OH)2,还含有少量 MgO 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 CaCO 3的流程如下:①如图为 NH 4Cl 浓度对钙、镁浸出率的响( =100% 进入溶液的某元素的质量固体中该元素的总质量浸出率)。

可知:较适宜的 NH 4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流程中大方框内部分若改用___溶液(填化学式),可一步得到与原流程完全 相同的生成物。

③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

【答案】CaCO3高温CaO+CO2↑放出 900 煅烧时间相同 10%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NH4)2CO3 NH4Cl(NH3)【解析】【详解】(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反应原理是碳酸钙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高温CaO+CO2↑。

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分,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可知:CaO与水反应会放出热量;由图中信息可知,上述温度中,900℃煅烧所得 CaO 活性最高.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煅烧时间相同;(2) ①通过分析图象中氯化铵浸出钙离子的质量分数可知,较适宜的NH4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所以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②图中的流程分析可知,氨水、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铵,故氨水、水、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铵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所以流程中虚线内部分若改用NH4HCO3溶液;③除了氨气可以循环使用,NH4Cl可以循环使用。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洁厕剂的主要成分一般是酸、表面活性剂、香精、缓蚀剂等,其中酸是最重要的原料.其中主要应用的酸为无机酸,有机酸则很少使用.无机酸盐中多采用盐酸、磷酸、甲酸、氨基磺酸及其它低分子有机酸.而多数洁厕灵以盐酸为其主要原料.盐酸主要成分为HCl,相对分子质量36.46.盐酸为不同浓度的氯化氢水溶液,呈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和强腐蚀性.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等.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HNO3)的氯化银.氯化银难溶于水,产生白色的凝乳状沉淀.洁厕剂不能与其他洗涤用品同时使用,尤其不能与84消毒液混用.因为洁厕灵是酸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盐酸(HCl);84消毒液是碱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二者结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损害身体健康.使用洁厕灵时应尽量避免接触皮肤.洁厕灵不宜用于非瓷表面,如水泥地面、大理石及铝制品,也不能与其他碱性洗涤用品(如厨房清洁剂、肥皂等)同时使用,否则将失效.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氢水溶液的物理性质_____.(2)为什么洁厕灵与84消毒液的用途不同?_____.(3)写出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稀硝酸和氯化银的化学方程式_____.(4)84消毒液是碱性洗涤剂,请再举出一种试剂显碱性_____.(5)根据洁厕灵的特点,推测将洁厕剂洒到了皮肤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_____.【答案】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的性质不同,性质决定用途; HCl+AgNO3═HNO3+AgCl↓ 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等合理即可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适量肥皂水【解析】【详解】(1)氯化氢水溶液的物理性质: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2)因为洁厕灵是酸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盐酸(HCl);84消毒液是碱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它们的主要成分的性质不同,故用途不同;(3)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稀硝酸和氯化银,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HNO3+AgCl↓;(4)NaOH溶液呈碱性;(5)洁厕灵呈酸性,洒到了皮肤上应该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适量肥皂水.故答案为(1)透明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醚和油;(2)因为它们的主要成分的性质不同.性质决定用途;(3)HCl+AgNO3═HNO3+AgCl↓;(4)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等合理即可;(5)用大量水冲洗,并涂上适量肥皂水.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镉(Cd)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五周期IIB族,原子序数是48;镉(Cd)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能导电、导热,有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铁、锡之间,镉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价。

水体中的镉元素通常以氯化镉的形式存在,氯化镉易溶于水,氢氧化镉、碳酸鎘均难溶于水。

镉一直稳定地存在于大自然中,与人类相安无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