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地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作者:————————————————————————————————日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一、等高线图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相等。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在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而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
6、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重直相交,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成为“V”字形。
7、示坡线表示坡降方向,它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二、判读方法(一)判读等高线的数值。
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温度差。
读出任何两点的海拔高度,计算出这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它的气温差(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0.6℃)。
2、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等高线重叠或相交的地方,表示为陡崖。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d≤h<(n+1)d其中n为两地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3、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的高度。
如不在正常范围内,则判别规律为“低于低值,高于高值”,即如果闭合等高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低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低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盆地;如果闭合等值线海拔与两侧等高线中较高的海拔相等,则闭合区域内海拔高于这条等高线的海拔,此地可能为小山峰。
4、计算两点相对高度的范围。
(1)确定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
(2)确定最大可能值和最小可能值。
(二)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确定水库河坝址的位置。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重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坝址应选在河流流出的洼地或小盆地的最窄处。
2、确定公路、铁路线路。
一般选择坡度较缓,线路平稳,距离较短,弯路较少上的线路为好。
一般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二条等高线;尽量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避免通过沼泽、断崖。
3、农业区位选择。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布局原则。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
4、工业区位选择。
工业区宜建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形区,且水源充足、接近资源的地区。
若是电子、半导体、感光器材厂等需要建在空气清洁、环境优美的地点。
5、水系的水文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方向弯曲,即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1、下列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2.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 b、c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b点能看到m点C. m、n为空中索道 D.a地可能形成瀑布3.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常绿阔叶林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9题。
7.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西北向东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C.东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8.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
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A.1处 B.2处 C.3处 D.4处9.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W B.X C.Y D.Z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0~11题。
10.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11.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a B.b C.c D.d8m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
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
据此完成14--15题。
14、甲图中AB段河流()A、由西北流向东南B、由东南流向西北C、水位A处低于B处D、不能确定15、关于乙图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①E岸河床较缓,F河床较陡②E岸河床较陡,F河床较缓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图中P~Q两地间有一座桥梁,该桥和其下溪谷的高差最接近()A.10米B.40米C.80米D.110米21.当地环保部门在桥下采样检测水质量,发现高浓度的农药残留。
这些农药最有可能来自下列哪一个地区()A.甲B.乙C.丙D.丁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AB为空中索道,回答31~32题。
31、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A、东北B、西南C、正北D、正南32、图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A、甲、乙B、丙、丁C、丙、甲D、乙、丁33.图中陡崖相对高度为()A.40米 B.60米 C.0米 D.80米47、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50米B.55米C.60米D.65米48、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读图,完成1~3题:1. 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北向东南B. 自东南向西北C. 自东北向西南D. 自西南向东北2.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A. 59米B. 99米C. 199米D. 259米3.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A. 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B. 丙坡种植果树CC. 乙坡植树种草D. 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读下面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 b,读图回答第1-3题:1、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若b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①200<M<300 ②300<M<400 ③100<N<200 ④200<N<300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则M、N处的地形可能()①同为洼地②同为小丘③同为缓坡④一处为小丘,一处为洼地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7.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图中城镇与H地的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 )A.199<h<200 B.289<h<290 C.299<h<300 D.300<h<30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
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
读图回答8~9题。
1.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A. 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 ②地坡度最陡C. ③地分布有茶园D. 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2.该地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A.450米B.500米C.550米D.600米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完成10-11题。
10.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北,再向东北B先向南,再向东南C先向东北,再向西北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50米B199米C278米D400米11.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14题。
12.靠近水源、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B②C③D④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城镇B站在M山顶可以通视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河流干流从西北流向东南D由⑤居民点取近道攀登M 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14.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 368米B488米C 678米D708米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15.16题。
15.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16.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自2011年7月开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远的洪涝灾害,多个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的硬盘生产厂家在此灾害中遭受不同程度损毁,导致当年硬盘价格上涨。
完成17.18题。
17.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④北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8.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硬盘生产工厂,主要原因是该国A.软件产业发达B.国内市场广阔C.运输条件优越D.劳动力价格较低20100200国界线水域河流500等高线10°20°100°105°图4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10-11题10.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11.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