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评审管理办法

设计评审管理办法

Q/KJW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企业标准
Q/KJWXG03016012019
代替:无
设计评审管理办法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目的 (1)
2 范围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设计评审 (1)
4 职责和权限 (1)
4.1 项目管理部 (1)
4.2 设计部门 (1)
4.3 相关部门 (1)
5 基本要求 (1)
5.1 评审类型 (1)
5.2 评审方式 (2)
6 工作程序 (2)
6.1 评审申请 (2)
6.2 评审准备 (2)
6.3 评审 (3)
6.4 问题汇总 (4)
6.5 评审报告 (4)
6.6 向高层领导报告 (5)
6.7 对策的实施及跟踪验证 (5)
6.8 归档 (5)
7 相关支持性文件 (5)
8 记录 (5)
9 流程图 (6)
评审申请单 (7)
评审意见表 (7)
评审通知 (8)
设计评审问题汇总表 (9)
评审报告 (10)
文件更改状态记录 (11)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XXXXXX公司发展要求而制定的,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编写规则进行起草。

本标准由XXXXXX公司研发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XXXXXX公司标准化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XXXXXX公司研发技术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
本标准会签人:相关部门
本标准审核人:部门领导签字
本标准批准人:公司领导签字
设计评审管理办法
1 目的
规范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设计评审的定义、职责和权限、基本要求、工作程序,提高设计评审的有效性和效率。

2 范围
适用于技术研发部门组织全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设计评审,局部开发和改进设计的评审及其它评审可参照执行。

3 术语和定义
3.1 设计评审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某些阶段有计划安排的、有严格组织的、由具有一定资格的人员依一定规范进行的对产品开发设计方案、数模、图样、技术规范等文件做全面、系统、严格的评议、审定,并为确定达到目标规定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

设计评审是通过一系列的验证活动发现问题和识别风险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监视项目进展及向管理者报告的机制。

4 职责和权限
4.1 项目管理部
负责组织评审,进行评审的准备及通知评审人员,向管理者报告评审的结果。

4.2 设计部门
负责提交评审申请及资料,整理评审的问题,编制评审报告并制定对策及实施。

4.3 相关部门
参与评审,结合自身专业提出意见。

5 基本要求
5.1 评审类型
——按产品设计阶段,设计评审可分为:产品策划阶段、产品设计开发阶段、量产准备阶段、量产维持阶段;
——按产品功能级别可分为:零部件级、系统级、产品级;
——按评审策划情况可分为:计划内评审和临时(专题)评审。

5.2 评审方式
5.2.1 会议式评审
形成的文件和记录:评审意见表、评审报告。

5.2.2 传阅签署式评审
将被评审的图样、文件按签署顺序传递,各级人员签署意见。

6 工作程序
6.1 评审申请
6.1.1 计划内评审
根据项目计划要求,由项目管理部按照产品开发评审节点安排进行评审。

6.1.2 临时/专题评审
根据工作需要,相关部门可随时策划并向项目管理部发起评审申请。

6.1.3 准备工作
评审发起人提出评审申请,并填写《评审申请单》,在评审前,应在评审申请相应栏内填写评审内容和评审要点,并汇总设计评审资料提交项目管理部评审组织者,设计评审资料应包含:
a)被评审对象及其验收标准;
b)表明被评审对象设计正确的验证文件和其它有关文件,如设计分析报告、设计计算书、试验报
告、DFMEA 等;
c)明确评审要点,如本次被评审文件满足任务书或项目要求(设计目标、规范、标准等)的情况,
逐一列出所有的指标要求及满足情况和验证方法(如:控制计划)及支持性文件(如:DFMEA)。

重大系统级和产品级设计评审前,评审发起人应拟定评审大纲或评审程序。

重大系统级和产品级设计评审前,评审发起人在评审会前3~7个工作日通知项目管理部评审组织者。

零部件级评审和临时(专题)评审,评审发起人在评审前至少 2 个工作日通知通知项目管理部评审组织者。

6.2 评审准备
项目管理部门根据《评审申请单》上会议(人数)要求,确定评审议程、明确评审组成员责任分工。

安排评审的时间、地点、投影仪等事项。

并根据参加评审的部门/人员准备好《评审意见表》。

通知评审人员,项目管理部门确定评审的时间和地点后,及时通知项目组及相关参加评审的人员。

应将评审申请单及相关要求附件等至少在评审前一天发给评审的人员。

6.3 评审
6.3.1 参加设计和开发评审人员,必须具有本专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及诊断问题、提出建设性建议和意见的能力,并具有公正性和客观性。

对评审人员资质要求如下:
——零部件级评审:主管科长
——系统级:主管部长,必要时可聘请专家或相关方。

——产品级:平台技术总师、主管副院长、相关专业部长、项目经理,必要时可聘请专家或相关方。

6.3.2 评审时,项目管理部门将准备好的纸版《评审意见表》发给每一位评审人员,评审人员在《评审意见表》上记录评审意见。

评审组成员基本工作内容如下:
——确定评审重点和检查的内容。

——审阅有关的评审资料,检查上一次设计评审结论有关问题落实情况。

——评价设计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

——发现设计薄弱环节和缺陷,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评审团队成员侧重的评审内容见下表。

6.3.3 产品开发关键阶段的评审及参加专业人员
6.4 问题汇总
评审结束后,项目组将评审人员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分析、汇总,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确定具体的负责人及完成日期,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将问题分为三类:
——A类问题:造成方案更改、产品缺陷的问题,成本巨大损失、严重影响周期;
——B类问题:造成系统更改或零部件更改问题,成本有所损失,影响周期;
——C类问题:除A、B类问题之外的问题;
6.5 评审报告
6.5.1 项目组编制《评审报告》,由项目组科长审核,项目组总监批准,批准后提交给项目管理部门。

评审报告中应有指导性的评审结论。

要求:
——评审意见能够支持评审结论;
——评审中发现的问题,连同改进对策、完成时间和再确认(审批)要求明确记录在“评审问题汇
总表”栏内;
——评审中产生不同意见时,经充分讨论后将多数人同意的意见记录在的“评审问题汇总表”栏内,
将未采用的意见及未采纳的理由记录在评审报告中的“评审问题汇总表”内。

6.5.2 评审结论为“不合格”的,由相应责任人负责按评审意见修改,重新组织评审。

6.5.3 评审结论为“有条件合格”的,由相应责任人负责按评审意见修改,由评审意见内确定的审核、批准人员确认修改完成并签批通过。

6.6 向高层领导报告
项目管理部门将项目组编制的《评审报告》报送主管副院长并抄送给相关部门。

6.7 对策的实施及跟踪验证
6.7.1 评审提出部门按照编制的《设计评审问题汇总表》中制定的对策实施。

6.7.2 项目经理需对设计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及措施进行跟踪,纳入项目问题跟踪表,对策实施完成后,项目组负责与问题提出人进行沟通,并在《设计评审问题汇总表》上“完成效果确认”栏确认。

6.8 归档
在项目结束后,研发设计部门将《评审申请单》、《评审意见表》、《评审报告》随技术文件一同
归档到标准化资料管理科存档。

相关文件的编号按照《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原则》执行。

7 相关支持性文件
8 记录
9 流程图
Q/KJWXG0301601201901
评审意见表
表单号:Q/KJWXG0301601201902识别号:
评审通知
Q/KJWXG03016012019 Q/KJWXG0301601201903
部门:编制:审核:批准:
Q/KJWXG03016012019 设计评审问题汇总表
9
评审报告
部门:编制:审核:批准:
文件更改状态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