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药研究与开发》复习题

《新药研究与开发》复习题

、选择题1. 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是(A )A 核糖体线粒体液泡三者均不对2. 药物广义上分为天然药物和(B )A 中药化学合成药物生物制品三者均是3.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称为(A 基因组基因基因片段三者均不对4.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的注册药品包括A 新药进口药品仿制药三者均是5.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科学,称为(A 细胞生物学生物技术分子生物学三者均是6. 前药一般在体外的活性(A 较小或无活性B较强无活性三者均是7. 药物的基本属性是(A安全有效可控性三者均是8. GCP 的中文全称是(BA《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C《药品非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三者均不对9. 网络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DA 疾病- 疾病网络B 疾病- 药物网络药物- 药物网络三者均是10. 文献检索方法中工具法不包括(BA 顺查法追溯法倒查法抽查法11. 检索方法中的顺查法查找的文献其时间顺序是A 由近到远B 没有规律由远到近三者均不对12. 依赖性试验一般分为(D )A 神经药理学试验B 躯体依赖性试验C精神依赖性试验三者均是13. 仿制药是指其他国家批准上市的药品,并且其A 已有国家标准B 未建立国家标准C正在建立国家标准三者均不对14. 前体药物可分为载体前体药物和(A )A 生物前体B 基因前体蛋白前提三者均是15. GLP 的中文全称是( A )16.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包括治疗用生物制品和(17. 药品标准物质包括( D )18. 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称为19.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的标定单位是(C 国家药检所20. 新药研究的选题须着眼于(21.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管理主线是(A 新药的生产注册B 新药的临床试验申请C 新药的注册管理D 三者均是 二、名词解释1. 基因组及基因组学 基因组:是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每个细胞内的基因总数即为基因组。

基因组学: 是研究生物基因组的组成以及组内各基因的精确结构、 相互关系、 表达调控的学 科。

2. 新药n 期临床试验及目的系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 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

3. 新药稳定性及内容 是评价新药经一定时间后质量变化的一种性质, 包括物理稳定性、 微 生物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三个方面。

4. 检索工具 是指用以报道、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

5. 检索文献 是记录知识一切载体的统称,狭义的文献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综和, 广义的文献则包括文字、图像、符号、音符、视频、编码等形式。

6. 科技查新 简称查新,是指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的需要查证科学技术内容的新颖性, 并做出结论。

A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C 《药品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三者均不对A 生物疫苗B 单克隆抗体预防用生物制品D 三者均是A 标准品对照品 对照药材 三者均是A 药品注册B 新药注册申请药物注册 三者均不对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三者均可A 唯一性 新颖性优越性 三者均是7. 药品注册是指依照法定程序,由国家药监部门对拟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申请的审批过程。

8. 新药注册申请指未曾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药品的注册申请。

9. 基因工程及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工程:基因工程也称重组DNA遗传工程、基因克隆等,它是将目的基因导入病毒、质粒或其他载体分子上,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使之参与到原先没有这些基因的宿主细胞中而持续稳定地繁殖,通过工程化为人类提供产品及服务的技术。

基因工程药物:是先确定对某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蛋白质,多为人体固有的内源性物质,然后将该蛋白质对应的基因提取出来,经过基因重组和分子克隆等操作将该基因连接到一定的载体上,然后将重组的载体转入可以高效表达的宿主细胞中去,大规模生产具有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蛋白质,即基因工程药物。

10. 进口药品、仿制药、新药进口药品:是指境外生产的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仿制药:是指其他国家批准上市的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1. 不良反应是药物在正常用法用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不符合给机体造成不适或伤害性的反应。

12. 新药临床试验是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的药物系统性研究,以证实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13. 生物等效性: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的剂量,反映其吸收速率和程度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三、简答题1. 新药工艺研究过程中重结晶溶剂应具备的条件理想的重结晶溶剂:a.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b.在较高的温度时能溶解多量的被提纯物质,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能溶解很少量 c.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d。

容易挥发,易于结晶分离e. 能给出较好的结晶。

2. 临床试验应遵循的原则。

必须始终遵循对照、随机和重复的基本原则,以避免临床试验中偏倚的产生。

3.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中规定新药注册申请所需提交的资料分为哪几类。

通常分为综述资料、药学研究资料、药理毒理研究资料和临床研究资料四部分,但具体到每类新药分为:1. 中药、天然药物申报资料2. 化学药品申报资料3. 治疗用生物制品申报资料4. 预防用生物制品申报资料4.. 新药研究的特点。

1. 多学科交叉渗透2. 多角度、深层次3. 周期长,成功率低4. 研究投入巨大5. 新药的质量研究包括哪些?包括质量标准研究、标准物质研究、药品质量稳定性研究。

6. 新药研究过程中,需进行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毒代动力学试验是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之一,试述毒代动力学试验研究的作用。

1. 评价药物在不同种属、性别、年龄、身体状态下的毒性反应,为临床前毒理学研究动物种属和给药提供参考方案和选择。

2. 描述毒理学研究试验中药物的全身暴露与剂量和时间的关系。

3 描述重复试验给药的暴露延长对代谢过程的影响,4 解释毒理学试验中的毒理学发现成分改变5 分析动物毒性表现对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价值,为后续安全性评价提供信息7.. 什么是新药研究的风险及风险有哪些?是指在新药的发现开发、工艺放大、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过程中,由于研究的难度、各种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研究主体综合创新能力的制约,导致项目失败或未达到预期效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其他严重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危险。

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生产风险、财务风险等多个方面。

8. 新药研究选题应遵循的原则必须着眼于唯一性、新颖性和优越性。

1 市场原则2 领先原则3 竞争原则4 短平快原则5 保护原则6 差异化原则。

9. 新药研究情报调研的过程。

1.确定调研课题2. 制订调研计划3. 搜集与积累资料4. 鉴别与整理资料5. 分析与综合资料6. 撰写调研报告。

10. 新药临床前研究的安全性评价内容。

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亦即毒理学试验研究,是指在实验室(体外或动物)条件下进行的各种毒性试验,包括急性毒性试验、长期毒性试验、生殖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

致癌毒性试验、局部毒性试验、免疫原性试验、依赖性试验、毒代动力学试验及评价药物安全性有关的其他试验。

11. 目前新药研究的方式。

1.突破性新药的发现与开发2. 模仿性新药研制3.已知药物延伸性开发4. 生物技术药物开发5. 复方药物或协同药物组合6. 现有药物的剂型开发12. 新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分类。

临床表现: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继发反应、特异质反应、过度反应、首剂效应、停药综合征、药物依赖性及致畸、致癌致突变等分类:按药物的不良反应的类型分为:A型不良反应,B型不良反应,C型不良反应按药品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轻度不良反应,中毒不良反应,中毒不良反应13. 先导化合物筛选中,进行彻底筛选的化合物满足的条件1.化学方面研究得较少2. 容易得到3. 可以进行大量的结构变化4. 具备多个具有挑战性的化学问题5 预见能够得到活性化合物。

14. 药物虚拟筛选的常用方法。

1.基于分子对接的虚拟筛选2.基于药效团的虚拟筛选3.基于定量构效关系的虚拟筛选4.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虚拟筛选。

15. 新药研究过程中稳定性研究常用实验方法。

1.影响因素试验:a.高温试验b高湿试验c强光照射试验2.加速试验3.长期试验4.药品上市后的稳定性考察。

16. 药效团模型法是新药设计方法之一,药效团模型法的概念及药效团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骤。

概念:是对一系列活性化合物做3D-QSAF分析研究,并结合构象分析总结出一些对活性至关重要的原子和基团以及空间关系,反推出与之结合的受体的立体形状、结构和性质。

推测出靶点的信息,得到虚拟受体模型,再依次来设计新的配基分子。

建立的基本步骤:1. 活性化合物的选择及药效特征元素的定义,即收集一系列结构多样化、旋转自由度低、与靶点受体具有高亲和性的配体,选定药效团特征元素 2. 对该系列的每个化合物进行构象分析,得到某一能量范围内的构象3. 将系列化合物构象进行叠合以得到共同的药效团模型,确定所有高亲和性化合物的三维药效团,叠加时以药效特征元素作为分子间叠合的叠合点4. 经分子叠加得到的药效团模型不一定是最优的,需要根据试验或计算结果对药效团模型加以修饰。

17. 药效团模型法是新药设计方法之一,药效团模型法的概念及药效团模型建立的方法建立的方法:1. 在受体结构未知或者作用机制不明确的情况下,对一系列化合物进行结构-活性研究,并结合构象分析、分子叠合等手段建立相应的药效团模型 2. 在受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分析受体的作用位点以及药物与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式,根据预测的复合物结构或相互作用信息来推知可能的药效团模型。

18. 新药研究选题的信息来源。

1.研究文献2.专利、行政状态等知识产权信息3.药品说明书和药品质量标准4.市场情报19. 满足高通量药物筛选应具备的条件。

1.筛选疾病基因或其表达的蛋白,需要有完备的基因或蛋白库2.需要将检测指标转化为简便、灵敏、稳定的客观检测信号,如荧光、化学发光。

放射性核素等3.需有制作快速检测微量样本的仪器,保证高通量筛选的信息能够快速准确读出4.针对短时间获得的庞大的实验数据,必须有相应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5.研制有自动化加样和取样系统以保证完成上千次操作6.还需要有数十万至上百万化合物库进行筛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