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的防范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员教育
医疗安全的核心理念:
防范胜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一、当前医疗环境
中国医师协会对当前医疗纠纷现状的调查
医疗纠纷案例调查结果:
中国医师协会调查116家医院
平均每家医院医疗纠纷66起
平均打砸医院事件 5.42件
平均打伤医师5人
医师被杀事件1人次
赔偿金额10.81万元/平均每起
最高赔偿总金额超过百万元/单起
这组调查结果触目惊心,充分说明了医疗安全的重要性,客观的显示了医疗纠纷的巨大危害。
也充分说明了当前医务人员的执业环境是非常恶劣的。
危害的对象:社会、医院、医学发展、患方和医务人员.
二、避免医疗纠纷的三原则
(一)、以医疗质量为核心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水平、档次、形象、声誉和效益;
医疗质量是医院技术水平和医疗责任的综合体现;
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没有医疗质量就没有医疗安全,没有医疗安全就一定有医疗纠纷。
(二)、以预防为重点
预防医疗纠纷是医疗工作的系统工程,需要医务人员从细节、
环节和过程入手,严格遵守医疗规程,认真履行各项义务,全
面维护患方权益。
(三)、以加强教育培训为基础
教育培训的目的是使全体医务人员警钟长鸣,提高医疗安全和医疗风险意识,确保医疗工作依法、规范、科学有序,真正维护医院、医务人员和患方的合法权益。
三、医务人员应具备的五种意识
(一)、法规意识:依法执业;遵守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二)、质量意识合理检查、明确诊断、合理用药、科学治疗、确保疗效、保障安全、维护健康。
(三)、服务意识努力提供优质、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被动服务-满意服务-主动服务-感动服务
(四)、安全意识遵守诊疗常规,履行告知义务,完善签字手续,规范书写病历,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五)、效益意识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防范医疗纠纷的8项措施
一是严格依法行医二是提高医疗质量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四是遵守医疗规范
五是履行告知义务六是加强医患沟通
七是尊重患者选择八是强化行风建设
五、医疗纠纷增多的背景因素
1、是维权意识增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甚至出现过渡维权现象,稍有不足,便要求赔偿。
2、是健康意识增强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高生命价值和维护生命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强;对医疗的期望值过高,难以接受疾病自然转归和并发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不良后果,便千方百计向医院讨要说法,索要赔偿。
3、是经济意识增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配和再分配逐渐失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一些人心态失衡,医疗消费过程中,把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到医疗机构,千方百计的寻找医疗不足,甚至无理取闹,不择手段,目的就是要钱。
4、是社会舆论、媒体报道的负面影响
新闻媒体、电子网络的一些不实报道或夸张宣传,经常误导医疗消费群体---患者对疾病恢复不满意,一定是医疗上出了问题。
5、是医务人员的道德水准。
个别医务人员道德水准滑坡,不负责任、索要红包、药物回扣等等。
六、医疗纠纷的防范
(一)是严格依法行医
依法行医是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的有利武器。
1、高度的责任感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关键。
2、遵章守规、坚持原则是实现自我保护的重要保证。
3、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基础
4、认真写好病历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前提。
5、维权的意识和风险意识是实现自我保护的法宝。
实现自我保护:首先是法律意识;其次是权利意识;第三是义务意思。
只有依法保护自己,才能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
(二)是提高医疗质量
提供优质、可靠和安全的医疗服务是消除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三)是提高服务质量
主动、热情、周到、细致和满意的服务是消除医疗纠纷的重要因素。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满意服务→主动服务→感动服务,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四)是遵守医疗规范
遵守诊疗规范和操作常规是一切医疗行为的最基本要求。
1、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认真
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患者的合法权利。
2、定好自己的位置:明确职业范围,对疑难问题及时请教、汇报,不擅
自盲目处理。
出现问题及时报告,不隐瞒情节, 立即采取有效的
补救措施,把不良后果缩小到最低限度。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五)是履行告知义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履行必要的告知义务。
告知的意义:
首先从程序上尊重、保障患方权利,增加与患方沟通的机会,达成彼此的理解;其次是避免诉讼中出现法律风险,在合法化、人
性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1、履行告知义务的实质性内容
(1)对患者病情的告知。
(2)拟采取医疗措施的告知。
(3)医疗风险的告知。
(4)医疗费用等其他事宜的告知。
2、医方履行告知义务的途径
(1)直接告知患者本人。
(2)告知患者家属。
3.医方履行告知义务方式
(1)通过格式告知书形式告知。
(2)在医嘱中进行告知。
(3)谈话笔录方式告知
(六)是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患者的权利就是医生的义务,尊重患者权利是医生自我保护根本
一九九九年七月六日《健康报》上刊登的病人就医时有七种权力:(1)就医保障权,即病人因病到医院挂号后就具有了医疗保障权,医方不能无理由拒绝病人就医的权力。
医务人员以任何形式推诿病人都是不能容忍的。
(2)生命健康权即病人到医院后,医院要对病人的生命健康负责,如果由于我们的诊断和治疗失误,造成病人的生命健康受到了不应有的损失,那就要进行赔偿。
(3)知情同意权:即患者到医院治病,患方对病情有知晓的权力,对其治疗和处置具有认同的权力,也就是医院对病人的一切检查、治疗用药及手术都要经病人同意方能进行,否则就不能进行,病历对患者和家属不再保密,应允许病人和家属查阅病历的克观资料。
(4)隐私权:患者一些个人不需要告诉别人的秘密都属于个人隐私。
患者出于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和对疾病诊断的需要,把个人隐私告诉了医生,医生就应无条件的对患者保密,不能对其喧扬。
有些甚至不能告诉病人的父亲和爱人,否则要赔偿精神损失。
(5)受尊重权:即病人的人格不容侵犯,任何对患者不尊重的言语和行为都是绝对不容许的。
(6)与亲属联系权:患者因病情变化或遇到某些困难,有与亲属取得联系的权力,有电话必须让其使用,否则造成不良后果医院也是有责任的。
(7)获得赔偿权:即由于诊断和治疗失误,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失或自己的利益受到某种损害,医院就有责任对其损失或损害进行赔偿。
(七)是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是诊断、治疗所必需。
医患沟通无时无刻不存在于医患之间,沟通包括肢体和语言2种,
从问诊到终止治疗整个诊疗过程都离不开医患沟通。
良好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避免纠纷的基础。
沟通能力是医生的必备条件。
沟通是告知的有力补充。
技巧:倾听-接受-肯定-澄清-善于提问-鼓励。
医患沟通责任在医生
1、带有专业性,医生要起主导作用;
2、效果取决于医生的态度,要诚恳、和蔼,有帮助病人减轻痛苦
和促进康复的愿望和动机;
3、尊重、理解、关心、同情和帮助是沟通前提,也是医生职责;
4、良好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避免纠纷的基础。
5、沟通能力是医生的必备条件。
沟通是告知的补充。
沟通产生信任,信任促成和谐,和谐消除纠纷。
(八)是尊重患者选择
患方的选择是维系医生与患者间治疗与被治疗关系的核心,在法律和伦理上,只有患方才有权决定是否建立这种医患关系,也只有患方才可以随时随意地、合法地去终止这种关系。
对于重要的检查、治疗、药物的使用要向病人或家属进行交待,征得同意方可实施,同时必须履行监护人签字手续,这是医疗管理的法律规程,不可或缺。
(九)是规范病历管理和病历书写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档案资料,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
具有法律效力。
一个合格的医生最起码的要求就是按规定书写好自己经管病人的病历。
警示:
只看病,不处置,出现后果就是事故;
只处置,不记录,出现后果同样是事故。
病历是患者病情变化、转归及诊疗过程的客观反映;是医院临床医疗过程的法律文书,是医疗纠纷成败的重要法律凭证;
完整、客观、规范的书写病历,认真、准确、及时的记录病情变化和诊疗过程,是询证医学的基本要求,更是医疗机构在纷繁的医疗纠纷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本法宝。
要坚决避免和杜绝只说不干、只干不记或说的多、干的差、记录少的不良习惯
防范医疗纠纷要做到“六要”
1、解释要科学;
2、预后交待要清楚;
3、思想工作要动情;
4、术前谈话要认真;
5、签字手续要严格;
6、答复问题要迅速
防范医疗纠纷要做到“八谨慎”
1、言行举止谨慎;
2、检诊谨慎;
3、诊疗谨慎;
4、手术、麻醉谨慎;
5、重症抢救谨慎;
6、重点病人服务谨慎;
7、开展临床试验研究谨慎;8、出具医学证明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