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供电局电缆技能复习题库(判断题 450 题、单选题 500 题、多选题 50题、简答题 25 题、论述题 5 题)一、判断题(450题)1.工作班成员的安全责任是认真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互相关心施工安全,并监督《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
√ 2. 为保证配电系统正常或故障情况下可靠工作的这种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 3.在工作中遇雷、雨、大风或其它任何情况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时,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可根据情况,临时停止工作。
√ 4.阀型避雷器常用于配电变压器.电缆终端头.柱上开关与设备的防雷保护,也可用作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和放置电机的防雷保护等。
√ 5.安装冷缩中间接头时,不同品牌或型号的产品其电缆开剥尺寸相同。
×6.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 90℃。
√ 7.选择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时,应使设备的工作电流大于或等于负荷电流。
×8.高处作业应搭建合格的脚手架或采取其他防止坠落措施。
√ 9.在进行电缆附件安装前必须检查电缆是否受潮、进水,如果线芯出现进水现象,须停止安装。
(√)10. 绝缘电阻是最基本的绝缘性能指标。
√ 11.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一般在 50mA 以上称为致命电流。
√ 12.起吊物体必须绑牢,物体若有棱角或特别光滑的部分时,在棱角和滑面与绳子接触处应加以包垫。
√ 13.安装冷缩式中间接头时,电缆外半导电层开剥的长度越长,爬距越长,可靠性越高。
(×)14.使用中的氧气瓶和乙炔瓶应垂直放置并固定起来,两者距离不得少于 10 米。
√ 15. 安装冷缩护套管时应使护套管重叠在三相护指套各分支。
(√)16.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责任之一是工作时互相关心工作安全,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不被他人伤害。
√ 17.计划工作时间是指不包括设备停、送电操作及安全措施实施时间的设备检修时间。
√ 18.安装接头主体之前,先在金属压接管外绕包几层硅橡胶带,可以提高接头内部的密封性能,进而提高接头的可靠性。
(×)19.“三不放过”就是指事故责任者没接受教育不放过、事故原因没查清不放过、没有制订防范措施不放过。
√ 20. 做直流耐压试验,升压速度一般为 2-3KV/s。
×21.在兆欧表没有停止转动或被测设备没有放电之前,切勿用手去触及被测设备或兆欧表的接线柱。
√ 22. 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人员担任,开始试验前,试验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布置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 23.剥离绝缘层、半导体层时不得损伤导线,切口绝缘层与线芯宜有 50°倒角。
×24.使用装甲带时,必须一次将所有装甲带封口同时打开等待使用。
(×)25.配电线路通常有永久性故障和瞬时故障两种同性质的接地故障。
× 26.安全工器具保管员应对安全工器具保管环境满足条件定期进行检查,对进出库安全工器具的外观检查符合要求负责,对安全工器具在试验有校期及时送试负责。
√ 27.外半导电层断口处,主绝缘上的环切刀痕只是影响美观,不会成为故障的隐患。
×)28.试验现场应装设围栏,向外悬挂“有人工作,请勿合闸” 警告牌,并派人看守,勿使外人接近或误入试验现场。
√ 29.铜芯交联聚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阻燃电力电缆主要用于核电站、地铁、通信站、高层建筑、石油冶金、发电厂、军事设施、隧道等地方。
√ 30.国产高压电缆的线芯导体是采用绞合圆形紧压线芯,紧压系数应不小于 1.0。
× 31.国产高压电缆的线芯导体是采用绞合圆形紧压线芯,紧压系数应不小于 0.5。
× 32.双臂电桥测量仪,可以用于电缆线芯导体的电容测量。
×33.核相就是核定两个电源之间的线电压是否一致。
×34.对被测电路的影响而言,电压表的内阻大小均可。
×35.对被测电路的影响而言,电压表的内阻越大越好。
√ 36.双臂电桥测量仪,可以用于电缆线芯导体的电阻测量。
√ 37.使用卷扬机其中物品时,起吊时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小于 1 圈。
×38.使用卷扬机其中物品时,起吊时留在卷筒上的钢丝绳不得小于 5 圈。
√ 39.万能表使用前,应把选择钮旋到最高电阻档上。
√ 40.使用千斤顶时,千斤顶的顶部与物体的接触处应垫报纸,顶坏物体和防滑。
×41.万能表使用前,应把选择钮旋到最低电阻档上。
×42.游标卡尺按用途可分为普通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 2 种。
×43.游标卡尺按用途可分为普通游标卡尺和高度游标卡尺 2 种。
×44.电缆核相的作用是使电缆线路每相线芯两端连接的电气设备不同相,不符合电气设备的相位排列要求。
√ 45.国产高压电缆的线芯导体是采用绞合圆形紧压线芯,紧压系数应不小于 0.9。
√ 46.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可不密封。
×47.在以下情况下且敷设电缆较多时:地下管网较密的工厂区;城市道路狭窄且交通繁忙;道路重新挖掘困高,宜用直埋敷设。
×48.电缆线路原则上不允许过负荷。
只有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允许过负荷 20,持续 1 小时。
×49.电缆线路的载流量,除应考虑电缆本身的结构参数外,还应考虑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并列条数、环境温度和散热条件等因素。
√ 50.多芯电缆金属护套两端接地后,不需要装设保护器。
√ 51.非直接接地一端护套中的感应电压不应超过 120V。
×52.电缆隧道应有良好的通风措施,以使隧道温度不会太高。
√ 53.在多条并列敷设的电缆,要从中判断出哪一条是停电的电缆,可用感应法将电缆判别出来。
√ 54.实行交叉互联接地,有两种接地箱结构,一种是直接接地箱,另一种是交叉互联箱√ 55.交流单芯高压电缆可以单独穿入钢管中。
×56.氧气不能用来作为交联电缆真空去潮的干燥介质。
√ 57.建设工程验收工作一般包括主要设备和材料验收、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和质监验收共四个阶段。
√ 58.设备更动、竣工报告单是必须移交的电缆竣工档案资料。
√ 59.电缆外半导电层的开剥工艺直接影响电缆附件的安全运行,要求开剥端口圆整,不能有尖角毛刺或在电缆主绝缘上留下过深刀痕,且尺寸准确。
(√)60.电力电缆检修后,验收时如有的设备个别项目未达验收标准,而系统急需投入运行时,不需批准即可投运。
×61.电缆的接地电阻每三年测量一次,宜于雷雨季节后进行,测量结果应记入表格。
对于不合格的接地装置必须及时处理。
×62.电缆线路正常运行的长期允许载流量,应根据电缆导体的允许工作温度,电63.缆各部分的损耗和热阻,敷设方式,并列条数,环境温度以及散热条件等加以计算确定。
√ 64新建电缆工程的竣工档案资料中的工程施工原始记录包括电缆敷设现场记录、附属设施地网电阻测量记录、电缆终端、接头、交叉互联箱安装记录和交叉互联箱试验记录。
√ 65电缆线路运行维护主要包括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日常监督维护和异常情况的检修与处理消除电缆线路各种缺陷和故障的检查和修复工作。
√ 66脉冲波在电缆线路上传播时遇到波阻抗不匹配点,如断线、接地等,将产生电磁波反射,在短路时不会。
× 67在电缆线路中脉冲波的波速与电缆的绝缘介质以及导体的材料和截面无关。
× 68 电缆线芯的连接,铜芯采用压接,铝芯采用焊接。
× 69交联聚乙烯等挤包绝缘电缆的缺陷在直流电压下不容易被发现。
√ 70对于高电压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直流耐压试验不能反映整条线路的绝缘水平。
√ 71 开剥铠装层时不要在内护套上留下刀痕。
(√)72 10kV橡塑电缆交接及大修后,直流试验电压?35kV,试验时间为 5min。
× 73直流耐压试验前和试验后,都必须将被测试物体先经电阻对地放电,再直接对地放电。
√ 74 电缆支架要求表面光滑无毛刺。
√ 75利用电缆的保护钢管作接地线时,应先焊好接地线,再敷设电缆。
√ 76直埋敷设的电力电缆,埋深度不得小于 700mm,电缆的上下应各填不少于 100mm 的细沙。
√ 77测量电缆线路的直流电阻可以检查电缆导体的截面积和导电率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有局部断裂等缺陷。
√ 78电缆预防性泄漏电流试验时如果发现泄漏电流与上次试验值相比有很大变化,或泄漏电流不稳定,随试验电压的升高或加压时间的增加而急剧上升时,应查明原因。
× 79以安全载流计算出的导线截面,只考虑导线自身的安全,不考虑导线末端的电压降。
× 80 直流耐压试验与泄漏电流测试的方法是一致的,因此只需一种试验就行。
√ 81 操作手动液压钳时,应由两个人站在侧面进行手压,以免压力不足。
× 82 电缆的内护套,按材料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种。
√ 83电缆发生相间短路故障,用 1000V 或 1500V 兆欧表测量 A-B,B-C 和 C-A相间的绝缘电阻,以判断有无相间短路故障。
× 84电缆的绝缘电阻与电缆材料的电阻系数和电缆的结构尺寸有关,其测量值主要与电缆型号有关。
× 85 在一定的电压作用下,应力锥长度越短,则轴向应力越大。
√ 86 短路时(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 5s),电缆导体允许的最高温度为 150℃。
×87感应法可用于听测电缆埋设位置、深度及接头盒位置,有助于准确地找出电缆故障。
√ 88 移动电具的接地支线必须采用铜芯绝缘软线。
√ 89电缆护套一端接地的电缆线路如果与架空线相连,终端金属保护套的直接接地装置一般与保护器装在同一端。
× 90交流电压对绝缘的破坏性比直流电压大,大体上直流电压比交流电压高 2~2.4 倍,二者的作用被认为等效。
√ 91鉴定电缆故障性质要测每根电缆导体对地的绝缘电阻。
√ 92电缆绝缘的缺陷之一是绝缘中存在气泡或气隙,但在直流耐压试验中难于检查出来,并且在缺陷进一步发展之前不影响电缆的正常运行。
√ 93电缆在试验时发生击穿故障,其故障性质应为高阻接地或闪络性故障,应使用脉冲反射法进行故障定位。
× 94 电流表最大刻度为 600A(电流互感器变比为600/2A),表针指示电流为 300A,此时表针线圈通过的电流是 10A。
× 95电缆内衬层破损进水后,应进行铜屏蔽层电阻试验,不能进行导体电阻比试验。
× 96 附加应力锥法可以防止户内电缆终端头电晕放电。
√ 97交联聚乙烯电缆在直流耐压试验时不但不能有效发现绝缘缺陷,而且会加速绝缘老化。
√ 98影响电缆泄露电流测量值的因素有:微安表所处位置;试验电源电压变化的影响;表面泄露电流的影响;环境温度影响。
√ 99、具体负责电缆附件制作的人员必须按所核定的电缆种类和电压等级从事相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