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与幸福同行

课堂与幸福同行

课堂与幸福同行
----南梁父中心小学幸福课堂纪实
乔建超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幸福中国”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幸福中国的大计以幸福教育为本,幸福教育的基石是幸福学校的构建,创建幸福学校标志着教育观以知识为本向以人为本发生根本转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幸福学校的基本立足点在于幸福课堂的构建;课堂教学是实施幸福教育的主战场,理应追求课堂教学的“幸福度”,让身处其中的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感。

当前,我县正大力推进幸福教育工程,制定了《宁阳县幸福教育工程推进方案》,提出了“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家长信任、社会满意”的总体目标,尤其在“基于幸福教育的教育管理创新推进计划”中,明确提出了深度推进“三环节”教学改革和“1711”改革创新项目,努力打造幸福课堂的目标。

下面对我校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教育必须向“幸福”还原,向学生的幸福还原,也要向教师的幸福还原。

如何还原,我们的做法是以“三环节“教学为主,构建一种人性化现代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应具有以下特质:
一、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中体验成就感。

成就感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成就感的满足会使一个人发挥出最大的、最持久的潜力,这种“内在精神的满足”是幸福的最高境界。

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就必须彻底切断学生对教师的心理依赖,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到课堂教学的首要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就感。

学生利用教师设计的预习提纲,通过课前预习、自主学习,体验成就感。

1、规范预习提纲设计。

预习提纲按照“分块制定、集体研讨、优化改进、学校审批”的原则实施,确保了预习提纲质量。

预习提纲包括预习课题、目标、重点、任务、诊断、质疑六项。

2、保证预习时间。

各学科至少提前一天把预习提纲发给学生,由学生利用自习或课余时间,自主完成预习任务。

每学科的预习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3、落实信息收集。

学校统一印制了“学生预习检查记录表和反馈表”,按照“小组收集、教师抽查”的形式进行。

“学生预习检查记录表”由课代表在课前交与任课教师,任课教师根据“收集表”中的问题,及时进行二次备课。

预习信息的有效应用,实现了“以学定教”的目标。

二、为学生创设合作交流、共同成长的机制。

在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彼此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听取、分析、同化别人的想法,不知不觉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在交流中展示自
己,体验成功的幸福。

1、合作交流
交流是互通信息重要渠道。

通过有效的小组交流活动,使学生充分的分享预习成果,取长补短、体验幸福。

质疑争辩就是通过学习小组组长组织组内学生开展交流展示活动,使学生在对新的认知上产生思想碰撞,激发智慧的活花。

它可以通过听、说、辩、析、帮等形式,充分刺激学生的大脑,加强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深化理解。

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2、快乐展示
展示就是提升。

学生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预习的效果通过口头展示、书面展示、表演肢体语言展示、实物模型展示等方式,对学到的新知识表达出来,以达到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目的。

展示中教师要多指导学生,把自己当做课堂互动的一员,对学生的展示适当给予评价。

同时,还要悉心营造学生展示的氛围,让学生进入展示的状态,使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3、精彩点拨
“点拨”是教师敏感地洞悉学生思维、情绪的态势,发现学生知识的缺陷或思维的瓶颈,迅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措施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体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幸福感。

4、限时作业
完成限时作业的过程,就是体验成功的过程。

通过一堂课的学习、
交流,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限时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成功,这种获得成功的幸福感势必会充实在学生整个的学习生活中,为学生带来是期待再一次体验这种成功。

三、让相互尊重和相互赏识充满课堂。

自尊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每个学生和教师都希望受到别人的欣赏与尊重。

幸福课堂就要创设师生相互尊重相互赏识的氛围。

要让相互尊重相互赏识的观念与行为融入课堂的交流、展示、评价等课堂教学行为中,让师生感受被人承认、被人关爱、受人尊敬的幸福感。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教师要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制定评价标准,帮助每个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同时要贯彻“以学定教”的教育原则,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思维水平的差异分配不同的教学任务,让每一个同学都体现验成功与幸福。

总之,打造幸福的课堂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

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的开放性教学。

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

唯此,才能使学生真正快乐地学习。

以上是我校落实“幸福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做法,工作中还存有一些问题与不足,下一步,我们决心在上级领导的指导、帮助下,
虚心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做法,持之以恒的抓好这项工作,争取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