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及答案一、填空(50分)1、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一个国家农业的内涵和外延是发展的。
请列出至少三个反映了这一发展的概念:白色农业(生物工程农业)、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绿色农业(陆地或露地农业)。
(3分)(还有:农村传统副业独立成为农村农林牧渔服务业;旅游(观光)农业)2、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特点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
(2分)3、我国口询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俗称家庭承包制。
按照国家的现行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
(3分)4、世纪之交,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主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当前最突出的矛盾是农产品供给结构过剩,决定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中心是进行战略性的结构调整。
(4分)5、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流通实行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的政策。
1983年以来国家对粮食实行合同订购,是农民必须尽的义务。
经历了数次改革,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指按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购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三项政策、改革国有粮食企业政企不分的弊端。
(6分)6、90年代,农业产业化的提出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主要有三个: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盾、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
农业产业化意在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7分)一、从根本上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山农业所生产产品的特殊使用价值决定的,即农产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生活资料,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衣食之源);农业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分工(其他物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上述两点)不以国家和地区为转移,是一个普遍规律。
二、农业在发展经济学中有四大贡献:产品贡献、市场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
农业的“新”贡献有:生态贡献、安全贡献、政治贡献、文化贡献。
2、为什么说把农业结构调整归结为调减粮食作物是错误的,(10分)答:必须指出,从我国的经验教训看,每当农产品供给充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库存增多时,人们往往容易产生盲□乐观情绪,轻率地认为农业已经过关,出现忽视农业的倾向,山此而来导致丰收之后出现农业大幅度滑坡和徘徊。
1993年起,我国粮食连续5年大丰收,主要得益于3个方面/原因:一是1993年出台的一系列新的农业政策;二是一大批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普及,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三是气候条件比较有利。
这三方面原因中有些因素是不可能经常存在的。
我国当前的粮食过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结构性、地区性和低水平性质,表现为:1、阶段性过剩:主要指口前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处于向购买住房、购买养老保险、增加子女教育投入等方面转变,食品消费处于低迷时期,而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还落后于城镇;2、结构性过剩:相对于消费者的需求,粮食品种和质量不适应,其产量达到1亿吨是粮食总产量的20%;3、地区性过剩:指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惜况差异很大,年年都有粮食歉收地区;4、低水平,指我国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还不高,还有儿千万人尚未彻底解决温饱,农产品的供大于求,是低消费水平的过剩。
3、你对学习本门课程最大的体会和收获是什么,有何建设性的意见,(10分)答:通过对农业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体会到农业经济学对实际问题的探讨和研究,超过了其他的一些理论型的经济学学科,着眼于实际是农业经济学的特色之一。
认识了中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供给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城市化、农民收入与农民负担,WTO与中国农业保护、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
意见:本学期学习的农业经济学内容具体,立足于中国农业的现实,但缺乏系统化、一般的理论知识,以及比较缺少对其他国家的农业状况的介绍。
三、论述(20分)比较至少两种农业产业化具体经营形式,讨论它们对于当前农业产业化实践的指导意义。
答:农业产业化具体经营形式:1、“公司+农户”指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收购农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并以不同方式把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农户。
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品交售给公司,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营的部分利润。
2、“专业批发商+农户”:农户根据农产品批发商提供的市场信息安排生产,并与批发商达成购销协议,“农产品批发商+农户”这种经营组织的运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批发市场的发育水平。
指导意义: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形式要“百花齐放”,切忌“一刀切”,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各地情况千差万别,需要因地制宜,每一种组织形式都很容易找到它发展的空间和位置。
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具有组织制度和利益机制的优势。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03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科目:农业经济学评卷人:傅晨一、填空(30分)1、H前我国农业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按照国家的现行政策规定,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
(3分)2、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根本创新之一是:家庭承包制;主要缺陷之一是:产权安排并不十分完善。
(2分)3、在我国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你列出3种应当积极发展的市场主导的土地流转形式:出租、转包、转让;2种IJ前不提倡的政府主导的流转形式:两田制,反租倒包。
(5分)4、世纪之交,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供给结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2分)5、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一体化的经营。
(3分)6、列出3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公司+农户”,“社区合作社+ 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
(3分)(还有:“专业批发商+农户”)7、在我国农村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请你列出国际合作社联盟合作社基本原则("罗虚代尔原则”)的至少3点内容:门户开放(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民主管理(一人一票),按交易额分配盈余。
(3分)(四是股本利息应受限制; 五是政治和宗教中立;六是现金交易;七是促进社员教育)8、改革初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模式。
这个模式有历史合理性,但主要弊端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分)9、农业保护政策要达到多种口标。
请列出其中的2个:供给H标,收入口标。
(2分)(还有:环境目标)10、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农业保护的政策可分为黄箱政策和绿箱政策。
请分别列出两类政策的一个具体例子:(黄箱政策)价格支持;(绿箱政策)农业科研。
(2分)A. 3亿吨B. 4亿吨C. 5亿吨D. 6亿吨3、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口前,我国的城市化比率(B)。
A.大约30%B.大约40%C.大约50%D.大约60%4、改革以来,非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渐上升。
目前,非农业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D)。
A.大约占20%B.大约占30%C.大约占40%D.大约占50%5>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LI前大约达到(C)。
A. 1倍B.2倍C. 3倍D. 4倍6、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以亿计。
目前,农村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⑻。
A.大约占40%B.大约占50%C.大约占60%D.大约占70%二、多项选择(3*5=15分)1、人民公社制度是改革前我国农村实行的基本制度,这个制度失败是因为(ABC)的弊病。
A.产权制度B.工分制度C.激励机制D.入社制度2、在土地承包制度再创新的过程中,一些实践后来走入误区,被国家明令禁止,如:(AC)A.两田制B.股份制C.反租倒包D.合作制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农业保护的政策可分为:(ABD)A.黃箱政策B.绿箱政策C.黑箱政策D.蓝箱政策4、农业是合作社制度流行的领域,下面哪些实例属于合作社,(BC)A.公司+农户B•农民专业技术协会C.日本农协D.温氏集团5、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指(ABC)A. “零值劳动力”B.边际生产力小于“最低生存费用”的劳动力C.伪装失业的劳动力D.边际生产力大于“最低生存费用”的劳动力三、填空(25分)1、目前我国农业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分)2、在现行土地制度下,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请你列出3种应当积极发展的土地流转形式:出租,转包,转让。
(3分)3、世纪之交,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格局呈现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农产品供给结构矛盾。
(1分)4、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目的是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一体化的经营。
(3分)5、列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3种主要组织形式:“公司+农户”,“社区合作社+ 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
(3分)(还有:“专业批发商+农户”)6、改革初期,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模式。
这个模式有历史合理性,但主要弊端是农村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农村工业化,割裂了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2分)7、从生产与非生产角度划分,我国农民的生产性收入是指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2分)8、农业保护政策要达到多种U标。
请列出其中的2个:供给U标,收入目标。
(2分)(还有:环境目标)9、请分别列出黃箱政策和绿箱政策两类政策的一个具体例子:(黄箱政策)价格支持;(绿箱政策)农业科研。
(2分)10、请列出世界贸易组织推进农产品贸易自山化的2个主要规定:市场准入,削减国内支持。
(3分)(还有:削减出口补贴;合理的卫生检疫)11、按照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3分)四、解释(3*5=15分)1、绿箱政策和黄箱政策。
答:“绿箱政策”指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不具有扭曲作用的补贴,主要包括一般性的政府服务;食物安全LI的的公共储备;国内食品援助讣划;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支持;自然灾害救济制度;结构性调整计划;援助讣划;环境规划计划等。
“黄箱政策”是对农产品贸易具有扭曲作用的补贴,属于这类方式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价格支持、投入补贴、出口补贴等。
2、合作社原则(至少谈到4点)。
答:1、入社自愿,任何人只要以得到合作社提供的服务为目的,都可以加入;2、无论社员的入社股金多少,实行“一人一票”的民主决策与管理;3、对股份资金支付红利应严格加以限制;6、积极开展合作社在地区、国家和国际之间的合作。